2017年5月3日,連續熱了幾天之后,西安迎來了降水降溫天氣。雨中,錦業一路綠化帶里的蝸牛從休眠中醒來,傾巢而動,大量蝸牛四處爬行。
蝸牛屬于柄眼目,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大蝸牛科。每年5~11月間是蝸牛活動季節,冬季氣溫下降和夏季干旱酷熱時,蝸牛進入休眠狀態。
蝸牛具畏光性,晝伏夜出,白天多潛伏于雜草叢生、樹木蔥郁、農作物繁茂的陰暗潮濕環境,以及腐殖質多而疏松的土壤里或藏在枯枝、落葉層和洞穴中。
蝸牛喜潮濕但怕水淹,水淹可使蝸牛窒息。所以,天晴時蝸牛一般會躲到潮濕處,晚上才出來活動,而下雨后地面到處都是潮濕的,它們就可以自由活動而不怕曬干了,同時,也是避免被水淹。
不知是什么原因,錦業一路這一片綠化帶里的蝸牛非常多,甚至可以用密集來形容。
蝸牛這么多,估計是因為環境適宜蝸牛生活,同時也和蝸牛的繁殖率高有關。
蝸牛雌雄同體,異體交配,雌雄均產卵。條件適宜條件下,每只蝸牛每年可產卵6~7次,每次平均可產卵200粒。小蝸牛一孵出,就會爬動和取食,不要母體照顧。這樣的繁殖效率,就難怪這一片的蝸牛這么多了。
這么多的蝸牛,不但在草叢里活動有的還爬到了人行道上。
很多蝸牛翻過道沿石,爬到了人行道上。
由于蝸牛小,加之下雨落葉很多,行人往往注意不到蝸牛,人行道上被踩死的蝸牛也不少。
蝸牛雖然小而且是害蟲,但畢竟是生命啊,希望大家在下雨的時候,遇到蝸牛多的地方,能繞一繞。(更多原創精彩圖片,請關注頭條號:平凡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