剜艾田頭采嫩莖,端陽艾葉招百福。民間覺得艾草也可以辟邪驅瘴,因此每至端午之際,除了吃粽子、賽龍舟、佩戴香囊和掛五彩繩之外,還有一個重要歷史習俗就是門前懸掛艾草,寓意招百福、祛百病。
然而跟艾草相似的植物有很多,經常有人采錯。就連市場上一些售賣成捆“艾草”的小販,也有很多不是艾草的。其中,和艾草最相似的是艾蒿,艾蒿也是一種中藥材,很多人區(qū)分不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總結一些辨別***。
艾草和蒿草都屬于菊科植物,艾草學名為艾蒿,而蒿草的學名叫蔞蒿。他們名字相似,且都生活在田埂、溝渠等土壤肥沃的地方。可以從以下三點進行區(qū)分:
1、看高度
艾草高,艾蒿矮。艾草的生長周期長,從3月到5月是旺盛期,所以植株高大、一般在80-250厘米之間。桿有棱,主干直徑較粗,頸部呈淡綠色,最大直徑可以達到1.5厘米左右。而艾蒿生長周期比較短,一般到清明之后葉子就開始變老,所以高度相對較低,桿無棱,主干也比較細小,莖部呈暗紅色,長勢最好的蒿草,高度也不過10厘米左右。
艾草
艾蒿
2、看葉子
最簡單的***就是看顏色,艾草的葉子是青灰色,也可以說是灰綠色。艾蒿的葉子是灰白色,會有明顯的泛白。從葉子形態(tài)來看:艾草葉片寬大肥厚,葉面平整,褶子少,背面分布有白色蛛絲狀小絨毛,葉片周邊鋸齒小而密。而艾蒿葉片細長單薄,葉面褶多,葉片周圍紋路呈鋸齒狀,紋路較深。
艾草
艾蒿
3、聞氣味
兩種植物都帶有香味,但是艾香程度不同。艾草的香味偏濃烈,有點像清涼油的味道。而艾草的香味偏淡一些,就是普通的青草香,有時候還會帶有淡淡的微臭味兒。
艾草的外部特征可能根據其所生長的地理環(huán)境不同而有細微差別,但大致來講,不會差得太多。端午插艾招百福,艾草艾蒿不要再傻傻分不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