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結構畸形的篩查超聲為首選
超聲檢查具有無創、快速、實時、廉價、準確的特點,與其他復雜的影像學檢查比較有其不可替代的優勢。但是超聲檢查也有不足:難以穿越胎兒顱骨,視野偏小,對于存在母親肥胖、母體子宮肌瘤、羊水過少、多胎等情況時,檢查結果常不滿意,而且超聲檢查受胎兒***影響,常需較長時間或進行多次檢查。另外,超聲診斷或多或少受到操作者技術水平的限制。
胎兒磁共振(MRI)是產科超聲檢查非常重要的補充手段
1983年,Smith等首次報道胎兒MRI檢查,近年來胎兒磁共振發展迅速,全國多家醫院陸續開展。隨著胎兒宮內手術及產房新生兒外科手術的發展,對胎兒影像學檢查提出更高的要求。胎兒MRI可以對超聲檢查存有疑問的寶寶做進一步針對性的診斷,能夠在胎兒期對疾病做出及時正確的診斷和分類,幫助制定合適的后續手術方案,另外胎兒MRI還能幫助母親選擇分娩方式。
孕期進行MRI檢查安全嗎?
由于存在電離輻射,一般不建議在孕期進行X線檢查和CT檢查,但是會建議進行MRI檢查。因為無論是從成像原理,還是從循證醫學的證據來講,MRI對于胎兒來講都是安全的,不會對胎兒發育產生不良影響。
胎兒MRI的優勢
不存在電離輻射;軟組織分辨率高;視野大,可以任意切面掃描,顯示胎兒全貌;受母親情況影響小;不受胎兒骨骼及羊水量影響;對胎兒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羊水過少相關疾病和胸部疾病診斷方面有很高的準確性,在其他部位圖像有良好的直觀性和分辯率,并能量化評價肺發育不良。對于雙胎及孕周較大時影像顯示明顯優于超聲檢查,特別是孕晚期胎頭入盆或胎兒顱骨骨化時;胎兒MRI可進行任意切面掃描,精確地進行各種測量,對于胎兒疾病的定性較好,還可進行功能成像如磁共振波譜成像(MRS);MR圖像受檢查操作者技術水平影響較小,便于保存和會診。
胎兒MRI的推薦檢查指征
1.首選指征和診斷價值最大的是胎兒中樞神經系統異常:如腦發育不良、側腦室或后顱窩明顯增寬、Dandy-Walker畸形、胼胝體發育不良、Chiari畸形、腦出血、腦腫瘤、腦積水、無腦兒、前腦無裂畸形、神經管閉合不全、腦脊膜膨出等。值得一提的是,當胎兒胼胝體發育不良或胼胝體缺如時,超聲往往提示雙側側腦室增寬,而無法辨別胼胝體是否存在,此時胎兒MRI可以協助確診側腦室增寬是否由胼胝體發育不良引起,或者是單純側腦室稍增寬而無腦實質發育異常,這對于妊娠結局至關重要。
2.胎兒頜面部畸形:如唇裂、腭裂、眼眶發育不良或眼球缺失等,可以通過胎兒MRI進行進一步的確認和補充,同時可以發現是否合并其他相關畸形。
3.胎兒胸部腫瘤性病變:超聲提示胎兒肺部回聲增強,最常見的是胎兒肺囊腺瘤樣畸形(CCAM)或隔離肺,二者都屬于良性病變但常常不易區分。胎兒MRI可以通過各個斷面掃描,判斷異常病灶內的血供來源,從而可以明確病變性質,因為某些CCAM具有自限性,即出生后自行消失,無需治療。而隔離肺分為肺內型和肺外型,出生后可以進行手術治療。
4.胎兒腹部腫瘤性病變:這種情況往往很難定性,胎兒MRI可以明確病灶來源,從而進一步明確病變性質。比如肝臟血管內皮瘤,腎臟中胚葉腎瘤等等,囊性病變包括膽總管囊腫、消化道重復畸形,(女性)卵巢良性囊腫等。
5.胎兒泌尿生殖系統異常:超聲發現胎兒腎盂分離,MRI可以進一步明確胎兒腎積水原因,如腎盂輸尿管連接處梗阻(UPJO)、膀胱流出道梗阻、輸尿管異位開口等。胎兒腎臟發育不良如馬蹄腎、異位腎、多囊性發育不良腎(MCDK)、嬰兒型多囊腎等,可以通過MRI進一步判斷腎臟功能。如果超聲在腎臟區域未見到腎臟回聲,胎兒MRI可以通過不同斷面掃描及彌散功能成像來判斷是胎兒腎臟發育不良還是(盆腔)異位腎等。
6.胎兒胃腸道異常:可以通過MRI檢查來進一步明確診斷,確認進一步處理方案。這些異常主要包括先天性食道閉鎖、十二指腸閉鎖、小腸與結腸梗阻或閉鎖、***閉鎖、胎糞性腹膜炎等。
7.胎兒四肢的異常:胎兒MRI可以幫助進一步甄別這些異常,比如確認是馬蹄內翻足還是僅僅暫時性內翻狀態,肢體缺如或發育不良,多指/趾或少指/趾畸形,胎兒MRI可以明確肢體附近囊性灶是羊膜束帶引起的水腫還是軟組織淋巴管瘤。如果發現胎兒雙下肢顯示不清或融合,胎兒MRI可以協助判斷是寶寶調皮地變換姿勢還是人體魚序列征。
8.胎兒脊柱異常:如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半椎體、脊髓栓系、骶尾部畸胎瘤等,胎兒MRI可以一目了然,有理有據。
9.胎兒心臟異常:MRI診斷胎兒心臟異常比較復雜,最好到心臟專科比較好的兒科專科醫院檢查。
10.雙(多)胎:IVF治療往往收獲雙胎或三胎,問題也隨之而來。比如雙胎輸血綜合征(TTTS)、雙胎反向動脈灌注序列綜合征、雙胎/多胎之一死亡,胎兒MRI可以幫助監測宮內胎兒生長發育情況,觀察存活胎兒中樞神經系統是否異常,減胎減掉哪一個等。
11.其他需要進行胎兒MRI檢查的情況:如孕婦過度肥胖、羊水過多/少、存在復雜畸形時,孕晚期胎頭入盆、胎兒顱骨骨化、前置胎盤,胎盤早剝(出血)、胎盤植入、瘢痕妊娠、孕婦子宮畸形、胎兒宮內生長受限、胎兒腹裂及臍膨出等。
目前,胎兒MRI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已成為產科超聲檢查的重要補充手段,并能提供超聲不能發現的額外信息。胎兒MRI檢查時噪聲較大,子宮內的寶寶往往會在檢查有比較明顯的胎動。胎兒MR檢查時,孕婦一般不使用鎮靜劑及對比劑,應當盡量避免懷孕3個月(孕早期)內掃描,孕4個月后胎兒MRI圖像容易理解。
結論:超聲是胎兒畸形的首選篩查手段,對于部分器官和系統的異常(特別是中樞神經系統),胎兒MRI可以幫助進行進一步的確診。
微信公號:段濤大夫
新浪微博:@段濤醫生
本文已設“原創”,可以轉發,不允許編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