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心五是近代武術(shù)名家之一,雖然在民間的名氣比不上霍元甲、葉問、黃飛鴻,但在武術(shù)界向被眾武術(shù)名家所尊崇。
在杜心五的有生之年,曾獲得過“神腿大俠”、“南北大俠”、“關(guān)東大俠”、“東方大俠”、“自然大俠”、“革命大俠”等諸多稱號。
南懷瑾在《<少年寺與少年拳棒闡宗>前介詞》稱贊他是“武功第一”、“五方的領(lǐng)袖、江湖第一人”、“在修道界的成就與在武術(shù)界相同”。
現(xiàn)在,臺灣出版界譽(yù)他為“百代一人之武林圣手”;美國精武會稱他為“近現(xiàn)代中國最偉大的技擊家”。
但是,杜心五的名字常常被人寫錯成“杜心武”。
和杜心五有過深交的湖南國術(shù)館教官萬天石曾專門撰文辨誣,強(qiáng)調(diào)是“心五”而非“心武”。
他煞有介事地說了一則軼事:杜心五出生當(dāng)夜,杜家大院紅光萬丈,耀照天際,鄰家有人起來夜尿,疑心失火,大聲呼救。村人俱起,紛紛挑水、抬水奔往杜家大院,但聽一聲嬰兒啼哭,紅光盡逝。原來是杜家添丁有喜。眾人又驚又疑,說這嬰兒必是星宿下凡。杜父當(dāng)即為新生兒命名“聚奎”,字“星五”,意為“五星聚奎”。這個“聚奎”長大成人,認(rèn)為有愧于此名,遂改名為“慎愧”,字“心五”,意為:“五心慎愧。”
老實(shí)說,老覃看到萬天石先生這一段描述,真被雷到了。
這萬天石先生寫杜心五出生的情形,用的不就是史家在《五代史》里面寫朱溫、錢镠出生的手法嗎?
幸好,老覃早知道了杜心五只是一個武術(shù)宗師,否則,還要以為他想寫一個近代開國皇帝降生呢。
要老覃說,要說明杜心五字為“心五”而非“心武”,根本就不必編造這樣一大段神話來唬弄讀者。
杜心五文武雙全,現(xiàn)在,還留下有不少他與名人酬酢時互贈的一些書畫,他所落的款、印,都是“杜心五”。
另外,國畫大師徐悲鴻親手所繪的《杜心五小像》上面寫的也是“杜心五先生·悲鴻”字樣。
杜心五的武藝有多強(qiáng)呢?
杜心五的徒弟萬籟聲在《萬籟聲回憶錄》說,杜心五掌可斷石,腳可開碑,曾經(jīng)手撕牛皮、力舉石獅,甚至單用兩指即可夾斷長劍。此外,杜心五的速度、暗器和輕功更是舉世無雙,可以赤足追馬,也可以手擒飛鳥,能平地躍起丈余,踏雪無痕,飛檐走壁,一手飛蝗石玩得出神入化,百發(fā)百中。
關(guān)于杜心五的徒弟萬籟聲,老覃以前在一個《武術(shù)大師萬籟聲的功夫到底怎樣?》的問答里說了,萬籟聲在武林界中賴以成名和倚重的,不是他的功夫,而是他的文筆。他先后拜過趙鑫洲、劉百川、楊畏之、鄧芷靈、王顯齋、王榮標(biāo)等十幾個人為師,杜心五只是其中一位。而且,他與杜心五相處的時間不長,也就一年多一點(diǎn)。但杜心五名氣大,是自然門宗師,即他畢生就以杜心五弟子自居,多次稱“余之得窺內(nèi)家藩籬,兼聆禪解,杜師之賜也”,從而被武術(shù)界尊為了自然門第三代宗師。
1928年10月11日,中央國術(shù)館在南京舉辦第一次國術(shù)大賽,當(dāng)時共有235人參賽,比賽結(jié)果被分成四個檔次:最優(yōu)等17人,優(yōu)等37人,中等82人,預(yù)試99人。
萬籟聲參加了比賽,名列中等。
1929年,國民***在杭州舉辦國術(shù)演藝大賽,萬籟聲也參加了,但早早就被淘汰了。
1930年,全國第二次國術(shù)大賽在上海舉辦,萬籟聲也參加了,同樣在初賽階段被淘汰。
話說回來,萬籟聲自承杜心五的弟子,那么,在他的筆下,杜心五自然是武功超神入化,舉世無雙了。
在《萬籟聲回憶錄》里,萬籟聲還寫了許多杜心五除暴安良的事跡,寫得繪聲繪色,有如親睹,仿佛王度廬、朱貞木寫武俠小說,可信度不高。
其實(shí),杜心五也參加了國民***在杭州舉辦國術(shù)演藝大賽,但是作為表演嘉賓出席的。
萬天石在《武林怪杰》里活靈活現(xiàn)地寫了杜心五的表演經(jīng)過:他在臺中央走圓圈,一邊走,一邊表演自然門拳,步子越來越快,后來不見人形,只見影如閃電,現(xiàn)場觀看者全驚呆了。
萬天石和向愷然一樣,喜歡寫武林掌故和武林軼聞,早在1984年風(fēng)行一時的小人書《神腿杜心五》就是根據(jù)他刊登在《體育文史》1983年第1期的同名作品改編而成的。
由于《神腿杜心五》所講述的故事太過離奇,而故事里杜心五展示的武功太不可思議,比如寫杜心五一躍而上兩丈左右高的圍墻之類,該刊編者表示懷疑,專門向萬天石本人進(jìn)行核實(shí),并根據(jù)萬天石的回信刊登了一篇《編后附記》。
《編后附記》里面介紹說,萬天石在回信中自稱他在1932年與杜心五結(jié)識,長期來往,感情很深。然后言之鑿鑿地說《神腿杜心五》所寫事略,全部來自杜心五本人的口述。至于“一躍而上兩丈左右高的圍墻”,他舉了一事佐證:1935年秋,******湖南省主席何健舉辦家宴,宴請杜心五,他與向愷然作陪。席間,杜心五表演輕功助興,一躍而上用三張吃飯桌子疊摞起來的桌子頂層,并在上面表演自然門拳法。
話說回來,杜心五在1929年國術(shù)演藝大賽的表演,梁漱溟在《重印孫著<拳意述真>序言)》里也有提到,似乎可作佐證。
遺憾的是,梁漱溟在文中委婉地交待了,他與杜心五的交往,大約是從1919年開始的,但杜先生從不與自己談拳術(shù)武藝而專志于探討道家功夫,自己所知杜先生的武功造詣高之說全部來自于傳說。
所以,杜心五的輕身之功是否能一躍而上兩丈高墻,是否能越走越快以至于快成一道閃電,只能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由各人自己來理解了。
老覃只能提示一下:1丈=3.3333333333333米。
現(xiàn)在的男子世界跳高紀(jì)錄為古巴的索托馬約爾創(chuàng)造的2.45米;100米短跑世界紀(jì)錄為博爾特創(chuàng)造的9秒58。
杜心五的武功如此駭人聽聞,那么,他是怎么練成的呢?又得到了哪些高人的指點(diǎn)呢?
萬籟聲《武術(shù)匯宗》中說:“徐師祖?zhèn)黛抖艓熜奈澹艅t傳於余。”
關(guān)于這位徐師祖,萬籟聲說得神乎其神,說其“身長不滿三尺”,能御氣乘風(fēng),能踩水而行,一夜之間常飛步往返于湘川大山之間,真可謂天盤功夫。
萬天石的《神腿杜心五》和梁漱溟的《重印孫著<拳意述真>序言)》里也有“徐矮子傳藝杜心五”之說。
不過,萬天石的《神腿杜心五》說徐矮子是由一個從河南嵩山少林寺來的王拳師推薦給杜心五的;而梁漱溟的《重印孫著<拳意述真>序言)》說的是杜心五走鏢于滇黔山區(qū)間偶然結(jié)識的。
當(dāng)然,不管是哪種說法,都有徐矮子數(shù)度以高深武功狂虐杜心五的情節(jié),而且,這個徐矮子都具備兩個特點(diǎn):一、奇矮;二、年紀(jì)大。
順帶說一下,老覃以前在《武術(shù)大師萬籟聲的功夫到底怎樣?》的問答里說萬籟聲的功夫不算上乘,因此遭到了不少狂噴。為此,老覃不得不另外做了一期視頻作了說明,并在該視頻里插上了一段萬籟聲練功的錄像,沒想到還是遭到噴。他們振振有詞地說:“沒看到萬老年紀(jì)那么大了嗎?他的動作緩慢,他的動作無力,都是正常的嘛。”
老覃的本意,并不是讓他們觀賞萬老動作的緩慢和無力,而是想讓他們看清楚,萬老的拳術(shù)里哪些是殺人技,哪些是廣播體操級別的動作。
本來,在很多“武迷”的心目中,武林高手都是年紀(jì)越大,武功越高強(qiáng)的。
老覃前天和昨天分別寫了《八卦宗師董海川是怎么沒了蛋蛋的?眾弟子說法不一,內(nèi)情頗堪玩味》和《楊露禪:并未到陳家溝偷拳,徒孫曾打敗俄國力士,曾孫為武林名宿》,著重辨明了66歲的楊露禪和68歲的董海川不可能有那一場傳說中的“顛峰較量”,原因是兩人都年近古稀,身子骨不適合打斗了。“武迷”就出來噴,說什么“武林高手都是年紀(jì)越大,武功越高強(qiáng)的”。
但是,到了萬老這兒,他們又承認(rèn)萬老年老不能打了。
還有,老覃說楊露禪和董海川的實(shí)戰(zhàn)能力肯定比不上同期的武舉人,不然,他們?nèi)タ紓€武官,走上仕途,不香嗎?
“武迷”們跳出來說:“楊露禪和董海川都是世外高人,怎么會與官府同流合污?”
但是,回頭,又有“武迷”得意洋洋地夸稱楊露禪和董海川都是王府的武術(shù)教練和保鏢,并以此為榮。
只能說,這些人,都是用雙重標(biāo)準(zhǔn)來想問題的,沒辦法。
徐矮子身高不足三尺,那就是沒有一米高,體重必不過50斤,如果真要參加搏擊大賽,“武迷”肯定會斤斤計(jì)較對手的身高和體重;而如果放在野史傳聞里,卻又可以被非常合理地說成了四兩撥千斤,奇妙得很。
話說回來,江湖奇人徐矮子有這樣通天徹地之能,但查同時代的所有檔案資料以及時人筆記,都無一字有關(guān)于他,似乎,他的人生使命就是授藝給杜心五,即他的一生是為杜心五而來的,非常不合常理。
最后說一個有意思的事:向愷然有提到,杜心五所習(xí)的拳術(shù),名字叫“鬼頭手”,因名字不雅,杜心五后來將之改名為“自然拳”。
向愷然還說,杜心五的徒弟散步在全國各地,其中萬籟聲和其女婿陶良鶴“都能傳授他的***”。
不過,向愷然也說了,這兩個人的本事是否趕上了杜心五,自己也摸不準(zhǔn)。
也就是說,向愷然認(rèn)為,萬籟聲和陶良鶴的本事和杜心五其實(shí)是差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