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義群
網友“深圳老鵬”在家鄉的公眾號“最憶是巢州”上,一口氣發表了數十篇關于家鄉美食的佳作,文筆清新自然、情真意切,如:《爛腌菜蒸豆腐,巢湖菜中的戰斗機》《泥鰍掛面,你這個妖精》《巢湖小罐煨湯,婚姻的味道》《夏天的巢湖小菜瓜,你在家鄉還好嗎?》等。正如網友“晨曦”的留言所說:你就是我們巢北的一棵樹,哪有你這么會寫的呢?引經據典,深入淺出,道理明白,事情清楚。你是教授一級的吧?我為我們的家鄉感到驕傲!確實,“深圳老鵬”用他的筆寫出了故鄉的味道,兒時的記憶。
我對家鄉的名菜銀魚炒雞蛋,情有獨鐘,一直期待著能看到“深圳老鵬”的大作,卻未能如愿,今天斗膽提筆,幻想著自己也能像“深圳老鵬”一樣,信手拈來,下筆如有神……
巢湖,地大物博,懷抱著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故此得名。如果將家鄉的巢湖特色菜比作是一頂皇冠,那銀魚炒雞蛋必將是那皇冠上最閃亮的一顆明珠。
大家都知道太湖銀魚,可是作為一種肉質鮮美的淡水魚類,巢湖也是不可多得的銀魚產地。巢湖人喜歡將銀魚和雞蛋放在一起炒,極具營養價值而且口感十足,是鮮和嫩的組合。銀魚吃起來和雞蛋口感相似,可是又自帶魚類的鮮美,在家人團聚之際,做上一道銀魚炒雞蛋,既富含了巢湖特色又是一道爽口的小炒。
胃是有記憶的。我深信,眼睛看到的未必都是真的,寫在胃里的記憶比眼睛看得更真實。胃的記憶,常常跟某個人、某個場景、某段歲月聯系在一起。
小時候,母親總會在銀魚上市的時候,隔三差五地給全家“加餐”。銀魚炒蛋做法簡單,又可將銀魚的鮮美完全發揮出來。銀魚炒蛋顧名思義就是用銀魚和蛋炒,再加上一點綠綠的蔥末,一盤既好吃又好看的銀魚炒蛋就做好了。
銀魚白而發亮,雞蛋金光閃閃,綠油油的蔥末撒落其間,散發著誘人的香氣。讓你迫不及待地想吃上一口。
用筷子夾一塊,這一塊蔥末在蛋上,蛋里包著銀魚,一口下去既有蔥末的香味,也有蛋的甜味,還有銀魚的鮮味,三種味道融為一體,令人回味無窮,讓你吃了一口還想再吃一口,舍不得放下筷子。那種幸福簡直如在天堂。
童年時期,母親送給你的腸胃一份食物編碼,無論你漂泊到哪里,都會帶著它,等待味覺喚醒胃里記憶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我的胃便記住了母親的銀魚炒雞蛋的味道,記住了這種味道的故事,還養成了酷愛這道菜的習慣,以至于什么時候想念它了,就去菜市場找冰鮮銀魚,回來自己下廚去做。雖然現在的冰鮮銀魚比不上家鄉巢湖現捕的銀魚,但吃起來從嘴到食道到胃,仍有說不出的熨帖。
生命是有限的,腸胃是有限的,但是,胃的記憶力強大,記憶的是人的一生,拿出來翻曬一下,會從中得到一些啟示。因為你與饑腸轆轆疏離得久了,對一蔬一飯的神圣感就淡薄了,有時或許會以輕浮、淺薄的心態對待吃,那只能越吃越饞,甚至會吃得有些離譜。
胃是有記憶的。這些年,山珍也吃了,海味也吃了,沒有留下多少特別的記憶。倒是家鄉的銀魚炒雞蛋,讓我記憶至今,不曾忘懷。感謝家鄉巢湖的生活所賜,食物裹著回憶的輕紗,才會這么的撩撥人;生活若有值得回憶的過往,這輩子才算過得認真。
最憶是巢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