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817:31
城市的高樓大廈之下,究竟有著多少隱秘的角落?
那些被統稱為“困境兒童”的孩子,因為各種錯綜復雜的原因陷入困境,他們的童年缺少愛,沒有光。
在上海,困境兒童的人數也是一個隱秘的數字,未曾公開。但記者在長寧區民政局困境兒童***冊上看到,僅長寧區,困境兒童就有302名。
【第一幕:恨意·我要從山上把你推下去】
“平時你不是兇得很嗎?平時你不是很兇嗎?”說這些話的時候,12歲男孩小濤的語氣是挑釁的。
“再破壞東西,我照樣打你,你信不信。下次再這樣把我所有東西砸掉,把奔馳車的油漆鏟掉,再用批灰刀弄的話,我照樣會打你?!贝蟛谝巫由?,雙手環抱胸前。
上海老式居民區里傳來爭吵聲。未成年人小濤和他的監護人大伯,因為管教問題,僵持了一個多小時。大伯要求小濤不再破壞東西,孩子不服管教。這樣的場面,在大伯趙啟明拿到小濤監護權的這5個月里,隔三差五就會上演。他們的關系,絲毫沒有好轉的跡象。
“一直說要殺掉大伯,對他大伯就是有一種恨意在,莫名的恨。”在公眾場合,小濤從不避諱他對大伯的厭惡和恨意,而面對大伯本人,他更是“直截了當”。
“(小濤)威脅我說起來,我帶你去旅游,爬山去,到時候我把你從山上推下去。他還會說,我們去游泳,把你淹死?!睂τ谶@樣的威脅,趙啟明早已習慣,也并不放在心上。
【第二幕·灰暗·隱秘的童年】
12歲的小濤為什么那么恨大伯?孩子灰暗的童年,也許能給出一部分的答案。
2008年,小濤出生,但他的母親也是一個16歲的“孩子”。小濤的父母是在大伯廠里上班的時候相識的,兩人非婚生子有了小濤。但在生下孩子不久后,母親便因為父親懶惰、不求上進離開了,此后小濤一直跟隨父親生活。
童年留給小濤的都是一些模糊的碎片記憶。比如,他和父親搬了很多次的家,最后一處住所就是這個老式小區里的一個簡陋單間,常年照不到陽光。小濤記得家里的氣味是腐敗的,痰盂里是父子倆的排泄物,等到滿了才會去倒。吃剩的東西到處亂丟,因此經常招蟑螂,甚至還有老鼠。
比如,父親最喜歡去的地方是棋牌室,一待就是一整天,甚至記不得給他吃飯,因此小濤經常一餓就是幾天。所以小濤從很小就有胃病,最嚴重的一次甚至胃穿孔。
再比如,有一次下雨天,他在大理石的地面摔倒,磕到了腦袋,流了血,父親問他疼不疼,小濤說當時就覺得很溫暖。
小濤的童年,沒有愛,更沒有光,他就在大街小巷晃蕩著,獨自長大,最終長成了外界定義里的“壞孩子”。
“事實孤兒,遭受過一些虐待,父親不給他飯吃,就是不管他,還把他遺棄掉之類的,發生過幾次這樣的現象。”王超是小濤所在社區的居委會民政干部,第一次知道小濤,就是因為父親將他丟棄在警察局門口。
但在孩子心里,相依為命的父親依然是他最愛的人。當小濤回憶起那個被他稱為“長毛叔叔”的父親時,他依然用三個“很好”給出了評價。
【第三幕:獨居·住在隔板間的孩子】
2020年1月23日,為遏制新冠疫情進一步蔓延,武漢封城,至此全國進入到對抗疫情的警戒狀態中,但此時能和小濤一起抵御病毒的人,卻在這場“大戰”來臨前,先離開了。
“小濤父親是因為身體原因,突發疾病,在家中猝死的?!备赣H離開時,小濤就在身邊。
事情發生后,經過各方努力,終于找到了小濤的母親。此時,小濤的母親已經在外省市成家,有了新的丈夫和新的孩子,而新家庭對于她的這段過往并不知曉。由于擔心影響到現在的生活,小濤母親表示沒有辦法履行監護職責,放棄了監護權。各方權衡之下,最終小濤的監護權判給了大伯趙啟明。
就這樣,小濤和大伯,陌生的雙方突然進入了彼此的生活。
其實,小濤父親去世后,大伯第一時間就將小濤接回了家中,“父慈子孝”的場面僅僅持續了3天,他們就因為生活習慣的巨大差異,鬧得不可開交。
“我說以后我們住在一起,你要把個人衛生弄好。然后我再說說他,他就跟我說,當心我把露露,露露是我女兒,只有4歲,他說把露露丟下去。那我一聽我就怕了?!弊罱K因為這句話,12歲的小濤搬離了大伯家,住進了大伯名下理發店一樓的隔板間里,獨自生活。而大伯作為監護人,日常主要通過攝像頭和手機進行監護。
獨自生活的一個月里,小濤仍然經常因為不服大伯管教,情緒失控。洗發店的玻璃、綠植都被他破壞過,而房間內的監控攝像頭,總共換了7個。
“我現在才知道我爸為什么不讓我跟著大伯,他說大伯有點不好。我現在和他生活一起了才知道他這么坑??偸呛臀艺f扣飯錢,扣飯錢。然后還有損害我利益的事情,做了一大堆?!睆男o人管教的小濤,無法忍受大伯突如其來的管教。
大伯在管教中使用“做錯事,扣飯錢”的方式,令小濤反感。而對于大伯曾經在管教中,甩了他兩個巴掌的場景,他至今難忘。
記者:你理想的監護人,或者遇到的大人,應該是什么樣子的?
小濤:對我特別好的那種,真心對我好的那種。
記者:你覺得大伯不是真心對你好?
小濤:是的。
也許在成人世界的邏輯里,大伯能夠接下這個“燙手”的重擔,并且花時間管教,花金錢滿足小濤的衣食住行,已經“仁至義盡”。但在孩子的邏輯里,大伯依然是他不喜歡的“監護人”。
小濤和大伯之間的裂痕,一時間難以消除。但作為監護人和被監護人,如果矛盾日益激化,孩子終究無法得到有效的照管。目前小濤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暴力傾向,如果不及時加以干預,任其愈演愈烈,甚至可能成為社會的不安定因素。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小濤的生活該如何回歸正軌呢?
【第四幕:光束·90后的兒童主任】
“他(小濤)不喜歡吃這種桶的,一定要袋裝原味薯片。我們也不要一次性買這么多,分幾次買,不然他飯不吃了?!敝芰?,上海的氣溫突破了35度。居委會民政干部王超帶上零食,頂著高溫,“加班”去看小濤。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王超的另外一重身份:兒童主任。
“小濤叫我王超哥哥,其實他并沒有把我當做他意義上的大人,我們在他面前也是小朋友。”王超和小濤相處的秘訣就是在“成人”和“孩子”兩種面孔之間,來回切換。王超是個“90后”,從2019年開始擔任兒童主任至今。作為兒童主任,王超的主要工作就是排摸社區內的困境兒童,做好政策上的對接,提供及時的資金救助和心理幫扶。王超對于小濤的關心,其實早就超出了文件中規定的工作范圍。
“這個給你帶的薯片,還有上次你說的牙刷牙膏,也幫你準備了一下。等會要看著你刷一次牙?!笨粗K亂不堪的住所,王超擼起袖子幫他整理。
在王超身邊,這個暴躁的12歲男孩像是變了一個人。打掃期間,小濤也會搭把手,幫忙丟垃圾??吹酵醭瑵M頭大汗,小濤遞上紙巾。而之前大伯怎么勸都不肯刷牙的小濤,今天竟然也乖乖地刷了牙。
王超和小濤之間,從陌生,到熟悉,再到產生信任,也是經過了整整兩年的相處和積累。
“那個時候,爸爸打了我一巴掌,然后我就趕緊跑了,然后王超哥哥他們追上來了,然后就差不多這樣子認識了?!毙龑ν醭牡谝挥∠?,就是解救他的大哥哥。
從那以后,小濤經常跑去居委會玩,王超也真的像哥哥一樣,和他分享零食,給他買衣服、買襪子?!拔腋f以后居委會就是你的新家了,讓他覺得心理上這里是個歸宿?!?/p>
有時候,小濤也喜歡用文字游戲“?!蓖醭?。比如,小濤會問王超有沒有綠豆糕,王超回答沒有,然后小濤就笑得前俯后仰,解釋說:“你怎么那么矮,都沒有綠豆高?!?/p>
笑話很冷,但卻是小濤生活里難得的溫暖。
“我只能說是大伯和小朋友之間溝通的橋梁。”王超心里明白,他的首要職責是恢復小濤和大伯之間的關系,畢竟大伯才是孩子真正的監護人。關系修復,孩子才能回到家庭,正常地長大。
【第五幕·搬家·不受控的孩子】
“鑰匙在我這里,大伯不陪你去,我們陪你去?!?/p>
考慮到小濤現在的居住環境太差,大家決定要給他在小區里重新租一個單間。跑了好幾趟,房子終于定了下來,小濤卻始終不肯配合搬家。
“大伯你離我遠一點,不然我不去了。保持9米以上。”原來是因為大伯要求小濤在搬入新家后,在開學前,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小濤抵觸。終于在王超的勸說下,小濤同意先上門看看。
“以后大伯不太來,我以后經常來,多來?!?/p>
“大伯不要來。”
“你現在未成年,大伯不能不來,必須要來?!?/p>
剛要達到新住處,小濤卻又突然逃走。大家只能先把新住所整理出來,以便在小濤同意后盡快入住。
像突然逃走這樣的突發狀況,在小濤身上經常發生。王超覺得即便自己有足夠的耐心、愛心,但因為缺少兒童心理方面的***知識,他也常常感到力不從心。
而正當大家準備離開的時候,小濤卻又突然回來。
大伯試探性地詢問小濤是否對新住處滿意,小濤說:“不滿意,一點也不好?!?/p>
然后,他坐在新房間的沙發椅上,拿起桌上的一把剪刀,用威脅口氣說道:“這個是我上次買的那把嗎?這個能扎人嗎?我正準備拿東西扎大伯?!?/p>
氣氛一下子變得緊張,小濤的表現讓王超很失望。這一個多月以來,王超幾乎犧牲了自己大半的休息時間陪伴和勸說小超,就是希望能夠緩和他和大伯之間的關系。然而小濤這樣的表現,讓他覺得努力似乎沒有成果。
“小濤,你能不能稍微有點轉變。你之前跟我說過,你好孤獨,現在你開學后上初中,換了學校,有認識新朋友的機會,你可以用全新的面貌跟他們交朋友,你自己為什么要放棄呢?我們不要求你明天就完全改變,你先刷一次牙,然后過兩天再洗一次澡,一點點來。我們大家都在幫你推進,你大伯也是為你著想?!甭犃送醭膭裾f,小濤不說話,許久之后,他開口表示自己愿意試試看,還對錄像的記者說,如果不信,你們可以錄下來。
“拉鉤,明天就是一個好的開始?!蓖醭拇嬖冢拖袷钦澈蟿┮粯樱彳浀剡B接起了兒童和家長。第一階段的搬家難題總算解決了,王超松了一口氣。
【第六幕·臨時照護點·10個照護點,兩年內僅1個啟用過1次】
在上海,在全國,都有不少像小濤這樣的困境兒童。在隱秘角落里,他們有些因為自身的重大疾病而陷入困境,有些因為單親加之貧困而陷入困境,也有些因為父母入獄而陷入困境。種種錯綜復雜的原因之下,僅長寧區,***在冊的困境兒童就有302名。
2019年,民政部、教育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的意見》,要求居委會一級設立“兒童主任”。今年兒童節,上海市又進一步下發了完善困境兒童保障的工作通知。這些兒童主任,他們大多就像王超一樣,由居委會的民政干部兼任。而他們的存在,成為照進隱秘角落的,一道道亮光。
“我叫梁敏,是一名70后的兒童主任。有個小孩,去年就應該參加中考,但因為一直拿不到戶口本,然后他母親覺得不讀就不讀了,然后在學校里面休學了一年,很可惜?!?/p>
“我叫童玲玉,一名80后的兒童主任。有一個小女孩,當母親生病過世了以后,她從小公主變成了一個灰姑娘,心理承受能力是一個很大的沖擊。”
“小孩品學兼優,一直以為他爸爸是出國工作了。然后今年年初,爺爺去世才知道父親在獄中服刑,崩潰了,好長一段時間不去上學。”
兒童主任,雖然他們都有著相同的名字,但面對的困境兒童,都是千差萬別的個例。從困境原因、家庭環境,到孩子的性格、心理狀態,都不盡相同。為此,兒童主任都會為困境兒童設立一人一檔,以便更好地進行案例跟蹤。
“每一個小朋友我們都給他建立詳細的信息數據采集表,包括他的各種情況,最后我們對他幫扶的建議。有些是不需要我們特別介入的,有些需要我們心理方面,或者教育方面、醫療方面介入或者幫困之類的?!蓖醭爡^內共有8位困境兒童,小濤是其中狀況最復雜的,雖然目前王超已經為他申請了每月1900元的困境兒童補貼,廉租房補貼也正在申請當中,但就算未來生活無憂,小濤作為未成年人,將來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獨自居住,令人不放心。
而在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的時候,發現在困境兒童保障體系中有一項:困境兒童臨時照護點。目前上海市共有37處困境兒童臨時照護點,以小濤所在的長寧區為例,共設有10處。小濤暫時住在臨時照護點會不會是一個更好的選擇?而臨時照護點的啟用,又應該符合什么樣子的標準呢?
“我們的困境兒童照護點,每周會有專門的人來打理一次。這里有小朋友的玩偶,還有玩具,小朋友日常用的毛巾和牙刷也有。”這是一處設立在養老院內的困境兒童臨時照護點。單獨的房間,單獨的衛生間,整潔而富有童趣的床品,書桌上還整齊擺放著兒童的課外讀物。
上海市長寧區民政局局長章維說,這是長寧區的第一個困境兒童臨時照護點,也是全國首創。
困境兒童臨時照護點除了設備齊全,定期整理維護,還指定了相關的***人員作為入住困境兒童的同性別照護者,在照護期間提供生活照料、心理關懷和學業指導。一旦區域內發生突發狀況,家庭、學校、居委會都可作為主體強制反饋,進行報警,警察將孩子帶離危險處境后,就可以入住。
不過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之所以稱之為臨時照顧點,是為應對突發狀況而設置的。像小濤這樣的,有實際監護人,又需要長期居住,確實不太符合啟用條件。
“臨時照護點主要是給那些在突***況下,吃住有困難的兒童準備的。另外,小濤雖然沒有父母,但是他有近親屬,我們一定要強調家庭盡責的理念。并不是說困境兒童沒有爸爸媽媽的情況下,可以直接推卸到臨時居住的地方?!?/p>
在上海,從2018年開始,就以街道為單位,設立兒童臨時照護點,形成嚴密的保護網絡。但在實際過程中,它們啟用的次數十分有限。以長寧區的10個照護點為例,在投入使用的兩年間,僅一個照護點被啟用過一次。而我們探訪的首個臨時照護點,從開設至今就從未被啟用過。
一面是面臨獨自居住,但沒有辦法符合入住條件的小濤。另一方面,是兩年間,十個僅啟用了一次的,設備齊全的臨時照護點。本著兒童利益最大化的原則,資源有沒有可能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呢?另外一方面,記者在與兒童主任王超的溝通中發現,他對臨時照護點的存在和功能,并不知曉。記者隨即與小濤所在社區的民警聯系,辦案民警也表示,不知道有臨時照顧點的存在。
對此,長寧區民政局的工作人員也承認,因為兒童主任人員流動性大,因此在政策宣傳上,可能會出現沒有縱向到底的情況。未來要參與困境兒童保障體系的各方,要做到對政策更加熟悉,還需要各方的不斷融合。
【第七幕·不***·社會力量和兒童主任如何打好配合】
“以我目前的***能力,沒辦法化解小濤和大伯之間的矛盾?!蓖醭寡?,在處理困境兒童問題上,很多時候他都是摸著石頭過河。這句話說得合不合適?這樣的做法會不會對孩子產生不好的影響?小濤到底需要鼓勵,還是嚴格的鞭策?他都拿捏不準。
這并不只是王超的困惑,不夠***也是采訪中眾多兒童主任共同的擔憂。經常和孩子們面對面,他們能夠明顯感知出困境兒童的不同:敏感,脆弱,習慣性地關上心門。雖然針對兒童主任***性的培訓,每年都會開展,但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王超還是覺得遠遠不夠。
專家表示,兒童主任只是困境兒童保障體系當中的第一個環節,他們的首要任務是發現那些在隱秘角落里的困境兒童,報告出來,然后對接上各項政策。在自己能力不夠的時候,應該將一部分的職責轉介出來,之后將由兒童社會工作者介入,彌補***性不足的困境。
正是考慮到了這一點,長寧區民政局從去年開始就進行了相關服務的購買:困境兒童的家庭救助問題,有伴關愛、藝術課程等資源都進行了相關的匹配。在處理小濤的個案上,***的家庭救助顧問就已經介入。
“聽說他最近的衛生習慣……”
“對,還是不行?!蓖醭l現,住進新家的小濤并沒有像當時承諾的那樣,改變自己的衛生習慣。眼看著開學日不斷臨近,無計可施的王超找到家庭救助顧問,商量該如何采取措施。
經過家庭救助顧問、王超和大伯的商量,他們決定擬一份“衛生狀況保證書”讓小濤簽訂,而其中設置了一些獎勵和懲罰措施,對孩子進行約束。離開前,家庭救助顧問提出要見一見小濤。
“這個哥哥跟你聊天?!?/p>
“我不要,我不要,我要出門了?!?/p>
小濤用枕頭蒙住自己,縮在角落,不肯互動。擔心鏡頭的存在,會干擾救助的開展,記者暫時退出了房間。覺得氣氛有點尷尬,王超也退了出來。
“小濤,是不是人太多了,你不舒服。是的話,你就動動腳……你腳也不動?!毙廊徊豢嫌谢貞?,最終家庭救助顧問也退了出來。
救助過程,顯然開展得并不順利。家庭救助顧問已經介入3個多月,但因為中途換人等原因,此次提供服務的救助顧問,在此前和小濤僅僅見過兩面。救助顧問和孩子之間的信任沒有建立,交流必然存在障礙。另一方面,救助顧問和兒童主任之間的配合也存在觀念上的沖突,王超覺得救助顧問在很多問題上給出的解決方案都過于理論,難以落地;而救助顧問則認為,兒童主任在處理孩子的很多問題上可能會產生反向作用。
“你比如,兒童主任他習慣性用家長式思維看孩子,習慣用問題的角度去看待,而不是優點的角度去鼓勵孩子。”
第三方人員的***理論,在面對困境兒童問題上,是否能夠經受住復雜現實的考驗?
社會機構的介入,能否像兒童主任正在努力的那樣,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
***力量和兒童主任,又該如何形成合力,幫助孩子健康地長大?
困境兒童保障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畢竟才剛剛開始,相信有關各方,都將在未來的幾年里,一點點探索前進。
“未來上海要建立一批***的兒童社會工作的組織和工作者。不僅僅是社會工作能力,一定是兒童社會工作的能力。而兒童主任經過培訓,也要有和兒童社工一起工作的能力。那么,當一個家庭的監護能力受損的時候,就可以有***力量加入,配合起來,幫助這個家庭恢復它的監護能力。”復旦大學社會工作學系主任趙芳給出了這樣的建議。而對于兒童主任的設立,她是欣喜的,這個結果她們已經等了整整十年。
困境,往往并不單一,它可能涉及監護權、心理需求、學業困難、人際交往等多個方面,這就需要整合更加多元的力量。而即便各項環節已經建立,要真正打通,沒有障礙,一環扣一環地推進下去,也需要不斷糾錯和完善。但以兒童主任為代表的,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終歸是為那些生活在隱秘角落里的孩子,灑下了第一道光。
(看看新聞Knews記者:盧梅耿博陽李維瀟劉寬漾呂心泉徐瑋實習編輯:葉童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