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在阜新地區的大眾方言,上期介紹了一部分,這期接著介紹。
大眾俗語
邊拉兒去:旁邊兒去。埋汰::引申為語言上的污蔑行為。借比兒:鄰居。扒瞎:說話虛假成分大。順嘴跑火車。膈應:煩人,討厭。癟犢子:***??赃臧T肚:速度慢,吃力,費勁兒。扯哩哏兒棱:瞎扯。胡咧咧:形容胡亂說。畫魂兒:猜疑,犯尋思。禍禍:踐踏、糟踐。渾兒花的:不明亮,有污垢。抽冷子:冷不防,突然。寸勁:巧勁兒。二五眼:能力差。發苶(nie二聲):精神不振。打把勢:睡覺不老實,總翻身。把家虎:善于守業者。暴土揚長:弄得塵土飛揚。備不住:說不定。騙腿兒:側身抬起一條腿。鉚勁兒:集中力氣用勁。貓腰:彎腰。咂摸:仔細辨別(滋味)。踅摸:尋找。罷園了:地里瓜果已摘完。八輩五:永遠的意思。掰交了:朋友之間感情破裂。不起眼兒:表面看不咋地。碎嘴子:好叨咕。道兒去:能說會道、辦事圓滑。打馬虎眼:故意裝糊涂蒙騙人。二賴子:不講道理,耍無賴的人。乏貨:不中用的人。薅地:間苗。回楦:倒退??拇蜓纼海簯蚺?,開玩笑。胯兜:衣服口袋。坐蠟:陷入為難境地或遇到困難。老爺兒:太陽。老末兒:最后一個。磨蹭:行動緩慢。欠兒登:耍尖賣快的人。窩火兒:有理說不出,暗中憋氣。直筒子:心里存不住事,有話就說的人。抓瞎了:事先無準備,措手不及。直羅鍋:當眾挑明事實真相。蠅甩兒:拂塵。應聲蟲:隨聲附和的人。油水:不正當的額外收入。營生兒:職業或工作。
時間俗語
過晌:下午。眼擦黑兒:沒完全黑,看東西影影綽綽的。大下晚的:晚間接近夜間的一段時間。花茬的:隔三差五的。連軸兒轉:日夜不休息接著干。有會兒:時間已經不短。這崩子:這段時間。蒙蒙亮:凌晨。夜兒個:昨天。先頭:開始。
建筑俗語:
茅樓(茅房):廁所。偏廈子(耳房):正房出墻兩側的小房。后倒廈子:正房后墻蓋的小矮房。彎子炕:屋里兩個方向(南西或北西)連搭的炕。狗洞子:煙囪底下的回風洞。
動物俗稱
夜貓子:貓頭鷹。黃鼠狼:黃鼬?;ù蠼悖浩跋x。老鴰:烏鴉。拉拉蛄:螻蛄。螞螂:蜻蜓。家雀兒:麻雀。蠅子:蒼蠅。螞蚱:蝗蟲。膩蟲:蚜蟲。羊拉子:毛毛蟲。錢串子:蜈蚣。植物俗語糜子:黍子。毛豆:大豆的嫩莢。倭瓜:南瓜。豆角兒:蕓豆。
方言是如何產生的呢?為什么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方言俗語呢?方言俗語是社會的產物,受地理、歷史、習俗、社會的影響,不同的地方產生了不同的方言俗語。我國方言產生的主要因素是移民,歷史上幾次大規模人口遷移導致了中國幾大方言區的形成。對此,原阜新高專副校長艾蔭范教授有過論述。依阜新而言,阜新處于中國東北部隸屬遼寧省,緊鄰沈陽、錦州,與內蒙古的赤峰接壤。阜新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的方言處于北京官話與東北方言的過渡處,語音非常接近北京官話,同時又有東北方言的特點。
阜新地區歷史悠久,生活在阜新的少數民族也很多。從原始社會的查海人算起,東胡、匈奴、烏桓、鮮卑、契丹、女真、蒙古族、滿族都曾生活在阜新這片土地上。多民族雜居讓阜新地區方言俗語呈現出阜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