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就是安祿山和史思明,這就是為什么安史之亂只重點提這兩位老兄的原因。并且這兩位老兄還都先后登上了皇位,雖然最終都是曇花一獻,不得民心,被自己的兒子給殺害了。
但是,他們對大唐造成的災難是不可估量的。
杜甫的詩中曾經描寫的“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就是對這場災難的真實反映。
要知道安祿山是唐玄宗最為倚重的大臣,他還是楊貴妃的干兒子??梢娖湓谔菩谛哪恐械牡匚挥卸喔?。
也就是唐玄宗對他太倚重了,所以,滋長了他的野心。
他靠著唐玄宗對他的寵愛,開始給唐玄宗討要各種軍費,來招兵買馬擴大自己的實力。可以說這時候安祿山的鐵騎已經是天下最為頂尖的了,那時候放眼整個唐朝,根本沒有人可以和他相匹敵。
在他的軍隊擴充的差不多的時候,他又給唐玄宗要走了關于他管轄下地盤的官員的任免權,這就給了安祿山可以專權,造反的資本。
畢竟他手里掌握著可以升遷官職的的大印,也就是說只要依附他的人,安祿山就給他們提拔官職,只好給他作對的就給貶出朝廷去。
這就讓安祿山收買了很多可以為他賣命的爪牙,一旦時機成熟,他就開始帶領自己的鐵騎殺向大唐了。
安祿山的地盤在今天的東北,風急雪重,又沒有暖氣,實在是沒法給長安比呀。
所以,他想改改地方,看看能不能去長安城當老大。
當然那時候的他,也有這個狂傲的資本。因為中原腹地,多年沒有戰事,一旦和他的鐵騎交起戰了,肯定是必敗無疑的。
安祿山的鐵騎可是每年都要去邊境征戰的,突厥就是他們練兵的最佳獵物??梢哉f他們就是過的刀頭舔血的日子。
安祿山振臂一呼,摔杯為號,帶領著他的鐵騎浩浩蕩蕩的一路殺向中原,這一路上竟然沒有遇到任何的拘拌,他就到了唐朝的第二大都城洛陽。
這個速度,比安祿山想象的要樂觀的多,所以,拿下長安也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在加上唐玄宗年老昏庸了,急于立功,誤殺了好幾個大將,最后逼迫哥舒翰出潼關和安祿山對峙,最后哥舒翰戰敗,潼關失守。
唐玄宗逃出長安,給安祿山當皇帝讓位。
安祿山稱心如意了,當上了皇帝,也殺了一些部下。
但是,最終他死在了兒子的手中。
安祿山死了,他的手下大將兼好哥們史思明就不干了,帶著大軍,也殺向了長安,到了長安,他覺得這個皇帝應該有他來當。
要知道他僅僅是安祿山手下的一個將領,安祿山當皇帝,都不得人心,更何況是他了,所以,他也被自己的兒子給殺了。
最后,大唐的江山又回到了李唐王朝的手中。
總之,這兩個攪屎棍就是那個盛世里的奇葩,把處于頂峰時期的唐朝,拉向了地獄。給百姓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