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見習?傻傻分不清,快來看看吧,別再搞錯了!
通俗的來說,實習指的是大四的同學在畢業之前,要去相應公司的實踐活動,而對于見習就有些陌生。這兩種活動都是大學期間學校為在校學生安排的活動,對于將來畢業后工作做準備。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真正意義上的實習和見習是什么含義呢,什么時候“實習”,什么時候“見習”?
一、實習
實習,顧名思義在實踐中學習。是當學習告一段落后的實踐檢驗。實習一般包括大學里的應屆畢業生實習或者公司里安排員工實習。大多數高校將實習的時間定在大四且尚未畢業,由學校給畢業生找適合本***工作的地方進行學習借鑒。這些地方往往是最與主修***最對口的職業領域,在這里可以把在校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來鍛煉意志積累經驗。所以大學生實習一般安排在大四畢業時。
二、見習
而對于見習的說法也各有不同,根據《國家教委和勞動人事部以下高等學校畢業生見習暫行辦法》規定,為繼續加強對畢業生的培養教育,進一步提高畢業生的業務素質和從事實際工作的能力,畢業生可以申請到企業見習基地見習。我們可以理解為見習是為解決大學生就業困難而提供的工作機會,并且見習期間,***會給予見習畢業生生活補貼。所以真正的見習在畢業后。
三、什么時候實習或見習?
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對見習和實習的安排可謂千差萬別,多數都取決于在讀學校的安排,這更多權衡了學校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學校資源、地點時間的安排。有的高校會將見習安排在大二或者大三,那其實其中的意義也不是實在的見習的意義了,去見習地做一些輔助工作,例如師范生在某中學聽課或者做團輔活動等。實習教師在中學例行聽課和試講實習任務。不管學校作何安排,見習和實習對高校學生都有其積極能動的作用。
四、“實習”、“見習”對個人的作用
實習和見習對個人發展作用存在不同,實習幫助你確定自己的職業取向。大學生的職業選擇是多樣的,在未確定職業理想時,這種“以身試水”可以給學生帶來實質性的思考和反思。并且了解工作內容,知道了以后要怎樣進行這個工作,這個工作對自身標準要求是什么,工作核心是什么?進而查漏補缺,在見習期間找到自身與職業的差距,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進,需要努力,不斷完善自我,以便將來取得更好的工作。
見習則更加深入社會,見習企業可以給那些缺乏工作經驗,對社會適應力較差的學生一個最后的機會深入社會,提升自己。見習還有很大提供留用的可能,對應屆生而言,喜歡這個見習崗位就可以通過優秀的工作表現,為自己留下一個好印象,得到領導的看重就可以在這里工作。另外就業企業也可以減輕成本,知根知底的了解職員,一舉兩得。
到此,你分清楚實習和見習的區別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