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和120個常見文言實詞結合記憶
1.安:
安分守己:安,安守。安守本分規矩老實。
安土重遷:安:安心,習慣,安于。在一個地方住習慣了,不愿輕易搬遷。形容留戀故鄉。
安居樂業:安:安于;比喻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形容管理者把社會治理得很好。
安貧樂道安貧:安于貧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為人生的理想、信念、準則。處境雖很貧困,仍樂于堅守信仰。形容人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實現,寧愿處于貧困惡劣環境。
安步當車:安:安詳,不慌忙;安步:緩緩步行。以從容的步行代替乘車。
安閑自得:安:安閑。安靜清閑,感到非常舒適。
安堵如故,安:安穩。指相安無事沒有改變或十分安定。
相安無事:安:安穩。指彼此相處平安和睦,沒有什么爭執或沖突。
安身立命:安身:容身,在某處安下身來;立命:精神有所寄托。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托。
既來之,則安之:安:使------安。原意是已經把他們招撫來,就要把他們安頓下來。后指既然來了,就要在這里安下心來。
計將安出:安:怎么,怎樣。如何制定計謀呢?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2.愛
愛不釋手:愛:喜愛。喜愛得舍不得放手。
節用愛民:愛;愛護。節省開支,愛護百姓。
愛惜羽毛:愛:愛惜,珍惜。羽毛:比喻人的聲望。比喻為珍惜自己的名聲,行事十分謹慎。
愛才若渴:愛:愛慕。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樣。
愛財如命:愛:吝惜;舍不得。吝惜錢財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樣。形容對錢財的貪婪、吝嗇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3.被
澤被后世:被:覆蓋。恩惠遍及到后代的人民。
被褐懷玉,被,通“披”穿。褐,泛指粗布衣服。身穿粗布衣服而懷抱美玉。比喻雖是貧寒出身,但有真才實學
被堅執銳:被,通“披”穿。穿堅固甲胄,握銳利武器。謂上陣戰斗或作好戰斗準備。
被發詳狂:被,通“披”披散。披散頭發,裝作瘋狂
聰明反被聰明誤:被:表被動.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坑害
被災蒙禍:被、蒙:遭受。指遭受災禍。
4.倍
事半功倍:倍:加倍;只用一半的功夫,而收到加倍的功效。形容用力小而收效大。
倍道而行:倍:加倍;道:行程。加快速度,一天走兩天的行程。
棄義倍信:倍,通“背”,背叛,違背。背離信義。指不講道義,不守信用。
5.本
照本宣科:本:書本;科:科條,條文。照著本子念條文。形容講課、發言等死板地按照課文、講稿,沒有發揮,不生動。
正本清源:正,使之正,引申為整頓;本,樹根,引申為根本;正本:從根本上整頓;源,水源,源頭;清源:從源頭上清理。從根本上整頓,從源頭上清理。比喻從根本上加以整頓清理。
本末倒置:本:樹根;末:樹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
舍本逐末:本:原義為樹根,借指事物的根本拋棄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部分。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問題,而專顧細枝末節。現多用于指輕重主次顛倒,不會明辨輕重緩急。貶義詞
原原本本:本:本來的,原來的。從頭到尾按原來的樣子。詳細敘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個過程,一點不漏。
變本加厲:本:本來,原先;加:更加;厲:猛烈。原先指比原來更加發展。現指事情的狀況變得比本來更加嚴重。
6.鄙
肉食者鄙:鄙:眼光短淺。舊時指身居高位、俸祿豐厚的人眼光短淺。
北鄙之音:北鄙:北方邊境地區。指殷紂時的音樂。后世視為亡國之聲。亦作“北鄙之聲”。
7.兵
紙上談兵:兵:用兵。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貶義詞。
草木皆兵:兵:士兵。把山上的草木都當做敵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厲兵秣馬:厲:通“礪”,磨。兵:兵器。秣:喂牲口。磨好兵器,喂飽戰馬。形容準備戰斗,也比喻事前做好準備工作。
按兵不動:兵:士兵,軍隊。按:止住。使軍隊暫不行動。現也比喻暫不開展工作。
8.病
同病相憐:病:疾病。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9.察
明察秋毫:察:察看,觀察,看清;秋毫: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察言觀色:察:細看。色:臉色。觀察別人說話時的臉色。多指揣摩別人的心意。
10.朝
朝三暮四,朝,早晨。原比喻聰明的人善于使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別事情,后來比喻反復無常。
朝秦暮楚:比喻人反復無常。
朝歌夜弦: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無度。
百鳥朝鳳:朝:朝見;鳳:鳳凰,古代傳說中的鳥王。舊時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眾望所歸。
11.曾
曾幾何時:曾:曾經;幾何:若干、多少。才有多少時候。指時間沒過多久。【語法】偏正式;作分句;指時間過去不久【近義詞】稍縱即逝、轉瞬之間、彈指之間
【反義詞】遙遙無期、久而久之、天長地久
曾經滄海:曾經:以前經歷過。比喻世事變遷之巨及經歷之多,眼界非常開闊,不把平常的事物放在眼里。后用來比喻見識廣博,經驗豐富的人很難看得上一般的人或事物。
12.乘
因利乘便:因:順著。憑藉有利的形勢。乘:趁著,憑借
乘風破浪:乘:乘著。船只乘著風勢破浪前進。比喻排除困難,奮勇前進。含褒義,形容事業迅速發展
萬乘之君:乘:四匹馬拉的車。指大國的國君。
13.誠
開誠布公:誠:誠實,真誠;開誠:敞開胸懷,表誠意;指以誠心待人,坦白無私。布公:公正無私地發表自己的見解。褒義詞
心悅誠服:誠:真誠。由衷地高興,真心地服氣。指真心地服氣或服從。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誠惶誠恐:誠:確實;惶:害怕;恐:畏懼。惶恐不安。原是封建社會中臣子向皇帝上奏章時所用的套語,形容非常小心謹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樣子;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現形容尊敬、服從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懼不安。
14.除
除舊布新:除:除去。除去舊的建立新的。作謂語、定語;用于指革新
除惡務盡:除:清除。清除壞人壞事必須干凈徹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消除壞人與壞事。
15.辭
義不容辭:義:道義;容:允許;辭:推辭。道義上不允許推辭。指理應接受。含褒義。
閃爍其辭:辭:言辭。比喻說話吞吞吐吐,遮遮掩掩。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不能贊一辭:辭:言辭。贊:贊助;贊一辭:添一句話。提不出一點意見。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大放厥辭:原指極力鋪陳詞藻。現指夸夸其談,大發議論,有輕視之意。作謂語、賓語;指大發議論。
不辭而別:辭:告辭。別:離別。沒有告辭就離開了。
16.從
從長計議:指慎重考慮而不急于作出決定;也指慢慢設法解決;作謂語;中性詞
便宜從事:從:從事,參與。可斟酌情勢,不拘規制條文,不須請示,自行處理。指方便行事
惟命是從:從:聽從,服從。指絕對服從。
從容不迫:從容:不慌不忙,鎮靜;形容態度鎮靜,不慌不忙,從容鎮定。含褒義,形容舉止不慌不忙
合從連衡:從:通“縱”;衡:通“橫”。指聯合抗敵。作賓語、定語;指聯合抗敵
17.殆
百戰不殆:殆:危險。作戰百次也不失敗。形容每戰必勝。用作褒義;形容每次作戰;都能取得勝利。
18.當
安步當車:安:安詳,不慌忙;安步:緩緩步行。以從容的步行代替乘車。形容輕松緩慢地行走。也指人能夠安守貧賤生活。褒義詞
螳臂當車:當:阻擋。螳螂舉起前肢企圖阻擋車子前進。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敗。貶義詞
首當其沖: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害。首:最先。當:面對,對著。沖:要沖,交通要道。指首先受到攻擊。
當之無愧:當:擔當承受。擔得起某種榮譽,無須感到慚愧。作謂語、定語;中性成語。
旗鼓相當:當:相當,對等,比得上。比喻雙方力量不相上下。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罰不當罪:當:相當,抵當。處罰和罪行不相當。作謂語、賓語;指處罰和所犯罪行不相稱,多指處罰過重或過輕。
當仁不讓:當:面對。原指以仁為任,所謙讓。后指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指該做就做
銳不可當:當:抵擋。形容勇往直前的氣勢,不可抵擋。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獨當一面:當:承擔,擔當。單獨負責一個方面的工作。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單獨負責
老當益壯:當:應該;年紀雖老但志氣豪壯。多用來贊揚老年人的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精神。含褒義
長歌當哭:當:當作。用長聲歌詠或寫詩文來代替痛哭,借以抒發心中的悲憤。形容借歌抒情
一夫當關:當:占據,把守。形容地勢十分險要,易守難攻。
當機立斷:當機:抓住時機。比喻事情到了緊要關頭,就毫不猶豫地做出決斷。
19.道
道貌岸然:道貌:正經;嚴肅的外貌;原形容外表正經嚴肅,現多用來指表面大方得體,處處忍讓,實際上陰險狡詐,口是心非的偽君子。含貶義,用于嘲諷人。
微不足道:道:談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義、價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作謂語、賓語;用于人
任重道遠:道:路途。擔子很重,路很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斗。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背道而馳:道:道路;馳: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作謂語;形容越跑越遠,永遠達不到目的
津津樂道:樂道:喜歡談講。很有興趣地說個不停。作謂語、定語;形容對有興趣的事說個沒完
安貧樂道: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為人生的理想、信念、準則。處境雖很貧困,仍樂于堅守信仰。形容人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實現,寧愿處于貧困惡劣環境。一般作謂語、定語
志同道合:道:途徑,引申為“意見”“思想”“信念”或是“目標”。指的是人與人之間,彼此志向、志趣相同,理想、信念契合。謂語、定語
坐而論道:原指坐著議論政事,后泛指空談大道理。指口頭說說,不見行動。;含貶義
20.得
相得益彰:得,融洽。指兩個人或兩件事物互相配合,雙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作謂語;含褒義
患得患失:患:憂患,擔心。得:得到。擔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擔心失掉。形容對個人得失看得很重。
得隴望蜀:得:得到,取得。已經取得隴右,還想攻取西蜀。比喻貪得無厭。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怡然自得:非常高興、滿足。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自得:自我滿足。
唾手可得:動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極容易得到。作謂語;含褒義
不得而知:得:能夠。沒有辦法知道。作謂語;用于不知道某事
21.度
暗度陳倉:度:度過。指正面迷惑敵人,而從側翼進行突然襲擊。亦比喻暗中進行活動。作謂語、定語;比喻暗中活動
風度翩翩:風度:風采氣度,指美好的舉止姿態;翩翩:文雅的樣子。舉止文雅優美。形容男子
審時度勢:度:估計、揣度。觀察分析時勢,估計情況的變化。是說人的主觀能動性能分析利用條件達到活動的最佳效果謂語、賓語;含褒義;指分析局勢。置之度外:度:考慮。放在考慮之外。指不把個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作謂語;含褒義
度長絜大:度:推測,估計;絜大:用繩子量物體周圍的長度。比量長短大小,以便找出差距。
22.非
文過飾非:文、飾:掩飾;過、非:錯誤。用漂亮的言詞掩飾自己的過失和錯誤。含貶義
無可厚非:厚:深重;非:非議,否定。不能過分責備。指說話做事雖有缺點,但還有可取之處,應予諒解。作謂語,用于人或事情等。
想入非非:非非:原為佛家語,表示虛幻的境界。想到非常玄妙虛幻的地方去了。形容完全脫離現實地胡思亂想。含貶義
無可非議:非議:責備,批評。沒有什么可以指責的。表示做得妥當。形容人、事、思想等
是古非今:非:認為不對,不以為然。指不加分析地肯定古代的,否認現代的。
23.復
周而復始:周:環繞一周:復:又。轉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環。比喻事物的循環。指循環往復
萬劫不復:復:恢復。指永遠不能恢復。指永遠不能恢復。
死灰復燃:復:再,重新。冷灰重新燒了起來。比喻失勢的人重新得勢;也比喻已經停止活動的事物重新活動起來或比喻原有的念頭、想法重新出現。現常比喻已經消失了的惡勢力又重新活動起來。含貶義
反復無常:反復:顛過來倒過去;無常:沒有常態。經常變化沒有穩定狀態,形容情況變來變去沒有準確的時候。作主語、謂語;含貶義,形容人經常變卦
山重水復:復:重復,重疊。指山巒重疊,水流盤曲。作賓語、定語;用于風景描寫
24.負
負荊請罪:負:背著;荊:荊條。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不負眾望:負,原意為違背,背棄,后引申為辜負,對不起。不負眾望,沒有令大家失望。在詞義上,深孚眾望和不負眾望有相同之處,只是深孚眾望程度更深一些。人們又根據這兩個成語組合成一個新成語:不孚眾望。其意為不能令大家信服。
如釋重負:重負:重擔子。象放下重擔那樣輕松。形容緊張心情過去以后的的輕松愉快。作謂語、賓語、狀語;形容消除緊張的心情
負隅頑抗:負:依靠;隅:山勢彎曲險阻的地方。憑借險阻,頑固抵抗。指依仗某種條件,頑固進行抵抗。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久負盛名:負:承受,承擔(有著享有),引申為享有。長時期地享有好的名聲。
25.蓋
欲蓋彌彰:蓋:遮掩;彌:更加;彰:明顯。想掩蓋壞事的真相,結果反而更明顯地暴露出來。
26.故
欲擒故縱:故:故意。故意先放開他,使他放松戒備,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含貶義
溫故知新:故:學過的舊知識。謂溫習學過的知識,而得到新的理解和心得。也指回顧歷史,對現在有新的指導意義。作謂語、定語;用于學習、工作或其他
安堵如故:堵:墻壁,居所。故:原來的。指相安無事沒有改變或十分安定。中性成語
故步自封:故步:舊時行步的***。遵行舊時的步法而封閉自限。喻墨守成規,不求進步。含貶義。
一見如故:故:故人,老朋友。初次見面就像老朋友一樣合得來。形容初次相見就情投意合。
27.固
根深蒂固:固:牢固。比喻基礎牢固;不易動搖。
固執己見:頑固地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改變。固:固執,頑固,執,字面意思是拿著。
固若金湯:固:堅固。若:像。金:指金屬造的墻。湯:指滾水的護城河。堅固得像金城湯池一樣。形容城池或陣地堅固,不易攻破。金湯:即"金城湯池”的縮寫,意為用金屬造的城,用滾開水修的護城河,形容城池堅固不易攻破。作謂語、定語、補語;指非常堅固。
28.顧
三顧茅廬:顧:拜訪;茅廬:草屋。現在意為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義無反顧:義:道義;反顧:向后看。從道義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猶豫回顧。含褒義
不屑一顧:顧:回頭看。不值得一看,表示輕視看不起。作謂語、定語;含貶義,形容蔑視、輕視
29.國
傾國傾城:原指因女色而亡國。后多形容婦女容貌極美。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30.過
聞過則喜:過:過失、錯誤;則:就。聽到別人批評自己的缺點或錯誤就很高興。形容虛心接受意見。
白駒過隙:過:越過,本義指白色的駿馬在縫隙前飛快地越過,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光陰易逝。
過猶不及:過:過分。事情做得過頭,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合適的。
31.何
曾幾何時:曾:曾經;幾何:若干、多少。才有多少時候。指時間沒過多久。
無可奈何:如何,怎么辦。指感到沒有辦法,只有這樣了。
何足掛齒:何:哪里。哪里值得掛在嘴上。不值一提的意思。作謂語、賓語;用于客套話
何罪之有:有何罪”,有什么罪呢?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清白無辜,沒有過錯。
32.恨
相見恨晚:恨:遺憾。形容一見如故,意氣極其相投。作定語;含褒義
遺恨千古:遺恨:至死沒有化解的悔恨、不如意。遺留的怨恨永遠存在下去。
33.胡
胡作非為:非為:干壞事。不顧法紀,不講道理,毫無顧忌地做壞事。含貶義,指任意做壞事。
34.患
患得患失:患:憂患,擔心。擔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擔心失掉。形容對個人得失看得很重。后引申為一味擔心得失,斤斤計較個人的利害。
防患于未然:患:災禍;未然:沒有這樣,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禍害于尚未發生之前。作謂語、賓語;指在事故發生前防范
35.疾
積勞成疾:疾:疾病。因長期過度勞累而得病。
諱疾忌醫:疾:疾病。意思是隱瞞疾病,不愿醫治。比喻怕人批評而掩飾自己的缺點和錯誤。作主語、賓語、定語;比喻不認錯。
疾惡如仇:疾:憎恨;惡:指壞人壞事。憎恨壞人壞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樣。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疾風知勁草疾:迅速,猛烈;勁:有力量,堅韌。謂在猛烈的大風中,可看出什么樣的草是強勁的。比喻節操堅定,經得起考驗。
36.及
過猶不及:過:過分。猶:像,如同,猶如。不及:達不到。事情做得過頭,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合適的。
望塵莫及:莫:不;及:趕上。望見前面騎馬的人走過揚起的塵土而不能趕上。比喻遠遠落在后面。作謂語;含貶義
無所不及:及:達到。沒有地方不能達到。
37.即
一觸即發:觸: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開弓等著射出去。比喻事態發展到了十分緊張的階段,稍一觸動就立即會爆發。作謂語、賓語、定語;比喻十分緊張
若即若離:若:好像;即:接近、靠近;離:疏遠、離開。形容對人的態度似親似疏,保持一定的分寸和距離。也形容含混不清。也可以形容忽遠忽近。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態度不明朗
俯拾即是:俯:低頭,彎腰;即:就。只要低下頭來撿取,到處都是。形容多而易得。作謂語、賓語、補語;用于書面語
稍縱即逝:縱: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時間或機會等很容易過去。作謂語、定語;用于時間或時機
可望而不可即:即:接近。能望見,但達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還不能實現的事物。
38.既
一如既往:一:完全;如:像;既往:從前。指態度或做法沒有任何變化,還是像從前一樣。作謂語、定語、狀語;
既往不咎:咎:責怪。原指已經做完或做過的事,就不必再責怪了。現指對以往的過錯不再責備。作謂語、定語;指對以往的錯不再責備
既來之,則安之:既:連詞;既然。;安之:使之安。原意是已經把他們招撫來,就要把他們安頓下來。后指既然來了,就要在這里安下心來。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既:已經。駟馬:古代稱同拉一輛車的四匹馬。一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馬拉的車也難追上。指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數。作謂語;指說話算數
39.假
久假不歸(jiǔjiǎbùguī):假:借;歸:歸還。原指假借仁義的名義而不真正實行,后指長期借用而不歸還。
不假思索:假:借助;假借;依靠。不用思考就作出反應。形容做事、說話敏捷、迅速、熟練。作謂語、定語、狀語;指懶于思考,不負責任的辦事
41.間
間不容發:間:中間。發:頭發。距離極近,中間不能放進一根頭發。指空間距離極小,形容極為精確或精密,也比喻與災禍相距極近,形勢危急到了極點。也比喻文字精煉、嚴謹。作定語;比喻事物很精密或時間緊迫。
字里行間:間:中間、區間。指文章的某種思想感情沒有直接說出而是通過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來。作主語、賓語;指字句之間
挑撥離間:間:隔閡。原指沒有根據的話,現在多指在別人背后散布的誣蔑、中傷的說法。作謂語;感***彩:貶義。
親密無間:間:縫隙。關系親密,沒有隔閡。形容十分親密,沒有任何隔閡。作謂語、定語、狀語、補語;含褒義
42.見
相形見絀:見;看見,顯出。指和同類的事物相比較,顯出不足。作謂語、定語;用于人或事。
相見恨晚:恨:遺憾,見:見面。只恨相見得太晚。形容一見如故,意氣極其相投。
見賢思齊:見到有才德的人就想著與他齊平。
捉襟見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兒,形容衣服破爛。比喻顧此失彼,窮于應付。襟,衣襟;肘,胳膊肘;“見”通“現”,露出。
圖窮匕見:圖:地圖;窮:盡;見:通假字,同“現”。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
見微知著:意指看到微小的苗頭,就知道可能會發生顯著的變化。比喻小中見大、以小見大。作謂語、賓語。指事物的苗頭推斷發展趨勢。
見異思遷:遷:變動。看見另一個事物就想改變原來的主意。指意志不堅定,喜愛不專一。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真知灼見,灼:明白。謂真正知道,確實看見。也指正確而深刻的認識和高明的見解。作賓語、定語;含褒義
一孔之見:孔:小窟窿。,從一個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片面的見解。作賓語;指片面的見解,多用于自謙。
見笑大方:見:被。被見識廣博的人所笑話。也指讓內行人笑話。作賓語;常用于謙辭
43.解
不求甚解:解:了解,理解。指只領會全文大意不在字句上過分追究。現多含貶義,形容用心不專。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指人學習不深入
解囊相助:解:解開。解開口袋掏錢幫助別人。用來形容以財物資助別人。作謂語、定語、賓語;指幫助別人。
慷慨解囊:慷慨:豪爽,大方;解囊:解開錢袋拿出錢來。形容極其大方地在經濟上幫助別人。作謂語;含褒義
迎刃而解:解:解決。原意是說,劈竹子時,頭上幾節一破開,下面的順著刀口自己就裂開了。比喻處理事情、解決問題很順利。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褒義
大惑不解:惑,迷惑;解:理解。感到非常迷惑,不能理解。
解甲歸田:解:脫下;甲:古代將士打仗時穿的戰服。脫下軍裝,回家種地。指戰士退伍還鄉。
渾身解數:渾身:全身,指所有的;解數:那套數,指武藝。所有的本領,全部的權術手腕。
44就
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成功。
按部就班:部:門類。班:次序。就:歸于。原意是寫文章時篇章結構安排得體,用字造句合乎規范。后來引申為照章辦事,依次進行,不越軌,不逾格。也指按老規矩辦事,缺乏創新精神。
行將就木:行將:將要;就:接近;木:指棺材。指人壽命已經不長,瀕臨死亡。
半推半就:形容心里愿意,表面上卻推辭的樣子(推:推開;就:接近,靠上去。)
各就各位:各自到自己的崗位上。
45.舉
舉案齊眉:舉:托舉、舉起。送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十分恩愛。
舉足輕重:舉:舉起、抬起。只要腳移動一下,就會影響兩邊的輕重。指處于重要地位,一舉一動都足以影響全局。謂語、定語;用于指人的地位等
舉手之勞:舉:抬起。一動手就能辦到的小事。指辦事情輕而易舉,毫不費力。作賓語;比喻事情輕而易舉
舉一反三,舉:舉出、提出。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它許多事情。
舉世無雙:舉:全。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個這樣的人或物。形容極其罕見稀有。作謂語、定語;指罕見.
選賢舉能:舉:選舉、推舉。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選***。
包舉宇內:包舉:統括;宇內:天地之間,即天下。并吞天下,占有一切。
46.絕
韋編三絕:韋:熟牛皮;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三:概數,表示多次;絕:斷、斷絕。孔子為讀《周易》而多次翻斷了編聯竹簡的牛皮帶子。比喻讀書勤奮。做謂語、賓語;指人讀書勤奮
絡繹不絕:絕:斷絕、窮盡。絡繹:前后相接,連續不斷。形容人、馬、車、船等連續不斷。
絕處逢生:絕處:死路。形容在最危險的時候得到生路。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生命攸關
不絕如縷:絕:斷;縷:細線。多形容局面危急或聲音、氣息等低沉微弱、時斷時續。作謂語、定語;用于聲音、書信、情緒等
千古絕唱:絕:絕妙。指從來少有的絕妙佳作。
絕無僅有:絕:絕對。只有一個,再沒有別的。形容非常少有、極為稀有也用來形容人或物非常珍貴。作謂語、賓語、定語;形容稀少事物
艱苦卓絕:卓絕:超出一般。形容斗爭十分艱苦,超出尋常。常用于形容斗爭環境艱苦。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精美絕倫:精美:精致美好。絕倫:無與倫比,沒有可以相比的。精美絕倫:精致美妙的沒有什么東西可以比得上它。作謂語、定語;含褒義;同“精妙絕倫”。
與世隔絕:與文明社會上的人們隔離,斷絕來往。形容隱居或人跡罕至的極偏僻地方。
47.堪
不堪設想:堪:能、能夠。未來情況不能想象。指事情會發展到令人難以預料的地步。多指較壞的情況。作謂語、補語;用于指消極方面的事。
狼狽不堪:堪,忍受,能支持。困頓、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疲憊、窘迫的樣子。多做貶義
不堪入目:堪:能、能夠。指形象丑惡、印象不好,使人看不下去。
不堪一擊:不堪:經不起,擊表示擊打,也用作精神上的打擊。整個詞語形容力量薄弱,經不起一次打擊。也形容文章論點不嚴密,經不起反駁。
48.克
攻無不克:克:攻下,無:沒有。攻打城池,沒有攻不下的。形容英勇善戰,百戰百勝。也形容力量無比強大。
以柔克剛:克:克制。用柔軟的去克制剛強的。
49.類
有教無類:教:教育;類:類別。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為貧富、貴賤、智愚、善惡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對象之外。
出類拔萃:拔:超出;類:同類;萃:原為草叢生的樣子,引伸為聚集。超出同類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含褒義,用于人或事物
觸類旁通:觸類:接觸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相互貫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識或規律,進而推知同類事物的知識或規律。
物以類聚:指同類的東西常聚在一起。中性詞。現多比喻壞人和壞人常在一起,
以此類推:類:類推。根據這一事物的道理,去推出與此類似的其他事物的道理。
畫虎類犬:類:象。畫老虎不成,卻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
50.憐
顧影自憐:顧:看;憐:憐惜。回頭看看自己的影子,憐惜起自己來。形容孤獨失意的樣子,也指自我欣賞。作謂語、定語;形容孤獨失意
楚楚可憐:楚楚:植物叢生的樣子,也形容痛苦的神情。憐:可愛。原指幼松叢密柔弱,后形容女子形體姿態惹人憐惜,也形容神情凄楚或處境令人可憐,當然,不一定是形容女性。
同病相憐:憐:憐憫,同情。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作謂語、定語;用于人
51.彌
欲蓋彌彰:蓋:遮掩;彌:更加;彰:明顯。想掩蓋壞事的真相,結果反而更明顯地暴露出來。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彌天大謊:彌天:滿天。形容天大的謊話。
歷久彌堅:歷,經歷。久,時間久,很長的時間。彌,越,更加。堅,堅強,堅定。經過長久的時間后,意志更加堅定。經歷時間越長久,越顯得堅定不移。
52.莫
莫衷一是:莫:不。不知哪個是正確。形容很多人之間意見分歧,人多口雜,沒有一致的看法。
諱莫如深:莫:沒有。諱:隱諱;深:事件重大。原意為事件重大,諱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隱瞞得很緊。
莫名其妙:莫:不能。說不出其中的奧妙。指事情很奇怪,說不出道理來。作謂語、定語、狀語;常與“讓人”等組成兼語式
望塵莫及:莫:不;及:趕上。望見前面騎馬的人走過揚起的塵土而不能趕上。比喻遠遠落在后面。
鞭長莫及,我國古代成語,出自《左傳》,比喻距離太遠而無能為力。
一籌莫展:籌:籌劃、計謀;展:施展。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來。
53.乃
勝敗乃兵家常事:不要把偶然一次的勝利或失敗看得太重。就是說一次失敗了不要緊,只要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定會成功!
54.期
不期而遇:期:約定時間。沒有約定而遇見。指意外碰見。謂語、定語、狀語;形容意外相遇
不期修古:期:希望;修:遵循。不要照搬老辦法。指應根據實際情況實行變革。
55.內
色厲內荏:色:神色,模樣。厲:威嚴、兇惡。內:內心。荏:軟弱、怯懦。形容人外表嚴厲而內心怯懦,常用此語。
56.奇
出奇制勝:奇:奇兵,奇計;制:制服。出奇兵戰勝敵人。比喻用對方意料不到的***取得勝利。含褒義,用于軍事或其他行動
不足為奇:足:值得。不值得奇怪。指某種事物或現象很平常,沒有什么奇怪的。含貶義,形容事情等很普遍
囤積居奇:居:存儲;奇:少有的東西;稀少的貨物儲藏起來。指商人囤積大量商品,等待高價賣出,牟取暴利。含貶義;用于商人等。
57.遷
時過境遷:境:環境、情況:遷:移動、改變。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況發生變化。作謂語;指時間變化。
見異思遷:遷:變動。看見另一個事物就想改變原來的主意。指意志不堅定,喜愛不專一。
安土重遷:安:安心,習慣,安于;土:本鄉本土;重:不輕率;
重遷:把搬遷看得重,不隨便遷移。在一個地方住習慣了,不愿輕易搬遷。形容留戀故鄉
58.請
不情之請:不合情理的請求(稱自己提出請求時的客氣話,自謙之詞)。
請君入甕:喻指以其人之法,還治其人之身。
負荊請罪:形容主動向人認錯、道歉,給予自己嚴厲責罰,也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59.窮
窮則思變:指事物到了盡頭就要發生變化。
層出不窮:層:重復(多次);出:出現。窮:盡,不窮:沒有盡頭。形容某些事物接連不斷的出現,沒完沒了,沒有盡頭。
理屈詞窮:謂因理虧而無言以對。
窮且益堅:窮:窮困;益:更加。處境越窘迫,意志應當越堅定。
60.去
大江東去:長江的水往東奔流而去。多表示陳跡消逝,歷史向前發展。
一去不復還:一去就不再回來了。比喻事情已成為過去,再不能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