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課:《翠竹》
如茶如詩如才女,如酒如畫如雅士,如歌、如家、如咖啡--
翠竹之美妙:當需細細品(標準的公眾號寫法。)
前庭丹桂香,后院青竹翠。這就是我家。我詩意盎然的家。(這是我家的真實風景。感謝生活給我天然的原始的創(chuàng)作素材。大片的竹林,大片的桂花林。)
喬遷新居。起初,我并沒有在意那片竹林的美妙。因為,我喜歡花。我喜歡艷麗。花如美少女,“關關雎鳩,君子好逑”??晌覍嵲跊]有見過竹子開花。(欲揚先抑的寫法,從不喜歡寫起。)
閑暇,我居然發(fā)現,家后院有一個竹林,袖珍的竹林。
我來訪竹,觀賞竹林,與竹林對話,品這竹林的味道,漫漫的,才喜歡上了翠竹。
卻原來,翠竹如茶、如詩、如才女,如酒、如畫、如雅士,如歌、如家、如咖啡。當需細細品、細細品。(排比。)
竹林,營造了鳥兒的樂園,搖曳成風兒的樂池,聯想成親情的伊甸園。
新雨初晴。臨風颯颯。青翠欲滴的竹,如陽綠的翡翠亮麗晶瑩,像一汪碧潭清澈靈動。那綠,瘦瘦的,閃著春光無限的明凈。品竹,頓生一種養(yǎng)眼的愜意,使人心曠神怡。(寫竹子的顏色、形態(tài)。)
風,無影。而有了風,翠竹便搖曳多姿,便搖曳出萬種風情的倩影。風吹,竹枝、竹葉,宛若拉出悅耳動聽的絲弦樂章。(風中的竹林,月下的竹林。)
在月朗星稀的夜晚,借著月光的朦朧,把玩這風,這竹,這風竹,才能把玩出悠悠的、幽幽的韻味來。
翠竹不會開花。那月,便是竹枝上皎潔的花么?翠竹不會結果。那月,可是竹枝上結的果子嘍?
如此,品竹,才能讓人感悟到:風和竹,這一對閨蜜,這一對藍顏知己,是如何地在月下訴衷腸。這竹林是風兒的樂池哦,是生態(tài)的家園。
瀟瀟青翠竹,颯颯臨風韻。竹子自有竹子的美。傍晚,在竹林邊散步,會聽到“嘰嘰喳喳”的鳥鳴?;蛘撸宄?,鳥鳴會盤旋在竹林的上空。(有聲有色。)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蔽視@樣在微信群里告訴朋友。然而,逗笑的是,馬上有人回答:“早起的蟲兒被鳥吃。”大清早起來,就忍不住笑聲“咯咯”迎喜氣。
麻雀。最多。穿著藍寶石披肩的喜鵲。??汀C刻欤刻欤皣\嘰喳喳”送來喜報。蔥蔥郁郁的竹林,修竹密密麻麻的,一枝一葉總關情地,你支持著我,我攙扶著你,像家人。
其實,我是很害怕接近竹林的。因為,竹林深處,往往有蛇出沒。即便沒有毒蛇,也害怕美女蛇。你想啊,在那密密的竹林里,突然,冒出一個白衣飄飄的女子。(有關竹林的聯想,神秘感。)
就算是美麗善良的白素貞白蛇娘娘。誰不會當成女鬼呢?即便是青蛇,雙手握著梅花寶劍,也會把許仙嚇得一下子坐個“***蹲兒”。這是讓人浮想聯翩的翠竹林哦。(慢慢喜歡竹子,如品嘗咖啡的感覺。)
我終于明白,我起初不認為翠竹有多么美妙,甚至不喜歡竹。是因為,竹,在我的心中,有些苦楚。如咖啡,剛喝的時候,的確苦。慢慢地,才覺得,翠竹傳達給我的甜,給我的香。
有了風兒的竹林,有了鳥兒的竹林,更加完美。這竹林是鳥兒的樂園哦,是親情的伊甸園。
翠竹如茶。(開始以段落為排比。)
青翠的竹葉,可以是茶。鄉(xiāng)親們采來鮮嫩的竹葉,制成最廉價的茶葉。清火,解渴,養(yǎng)心。當“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時候,二嬸兒會拎著陶罐把竹葉茶送到田間地頭,去犒勞辛苦勞作的二叔。(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竹子,向家人、向朋友。)
翠竹如酒。
青翠的竹葉,可以是酒。竹葉青的酒,飄散著五谷香,飄散著豐收的喜悅,令人陶醉在“合家團圓”的幸福中。
竹筍??梢允敲牢都央鹊氖巢?,也可以是錦繡文章的食材。小時候寫作文,“如雨后春筍,茁壯成長”。是我們修飾作文最得意的詞匯。
“嘴尖皮厚腹中空”。在抨擊那些華而不實之人的時候,我們也可以用竹筍來比喻。
不同的眼中有不同的理解。對一件事,對一個人的看法,也是如此。
翠竹,讓我們在它的不成熟中,在它的頑皮時,從完美中找到瑕疵。品竹,也是在細品人生況味。(點名這一段的主題。)
翠竹如歌。
竹笛。牧童。音樂。代表了翠竹的心聲。在那窄窄的田埂上,在那青青的竹林邊,小牧童騎在老牛的背上,橫一管竹笛,悠揚著,悠揚著,悠揚出一曲“田園牧歌”,悠揚出“牧童遙指杏花村”的詩情畫意。
花轎。喜字。新娘。一曲《百鳥朝鳳》的笛子演奏曲,展現了翠竹的風采。頭上扎著羊肚子手巾,腰里扎著紅綢帶的小伙子,鼓起腮幫子,悠揚著,悠揚著,悠揚出中原大地的百年民俗。
竹板這么一打呀,別的咱不夸??湟豢?,咱小區(qū),拾金不昧的王大媽。這竹板,曾經擔當過風煙滾滾的戰(zhàn)地文工團員們的進軍號角,激勵著,激勵著英雄兒女,高唱《英雄贊歌》。(民風里長出的故事。)
文人如竹。
筆。書。翠竹的筆桿,竹子做了毛筆的筆桿,那是筆直筆直的腰桿哦,寧折不彎。翠竹的精神,代表了文人的氣節(jié)么?
翠竹的書簡,竹子做成了書。誰說:“百無一用是書生”?書生一旦與竹簡攜手并肩,能遍天下錦繡文章,能將曲折動人的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述。
這筆,這書,能寫出“有情人終成眷屬”,能寫出天下最美的情書。
這毛筆,這竹簡,是投槍,是匕首。這記錄在翠竹上的書,是罄竹難書的書嗎?是鞭笞邪惡的檄文。(竹子有關文人的意象。)
竹之美妙,妙在平民居家的溫馨。
在竹的世界里,有楠竹、石竹、毛竹、紫竹、富貴竹、鳳尾竹之類。如果有興趣,我們可以去參觀竹子的博覽園。
家。居家過日子,大半都是用竹子編織而成,隨處都能感受到竹的溫馨。竹樓、竹席、竹簍、竹筐、竹籬、竹笠、竹筷、竹篩、竹筒、竹掃帚、竹椅、竹床、竹背籠、竹扁擔、竹簾子……與家有關的竹子制品數不清。
竹樓,搭起我們遮風避雨的家。爹,去打魚的時候,會背起竹簍兒。娘,去薅菜的時候,會挎著竹筐兒。
小妹妹。竹背簍。蘑菇。歌聲。采蘑菇的小姑娘,背著竹編的小背籠,在雨過天晴的竹林里,唱著兒歌兒,采蘑菇。(列舉。在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竹子的身影,竹子和人類密切相伴。)
一家人,圍坐在瓜架下,一人一把竹椅兒,拿著竹筷兒,叨扁食。爺爺握著竹掃帚,將庭院打掃得春光無限。奶奶搖晃著竹篩子,把年景篩得五谷豐登。
我去江南走親戚。坐在三舅的竹筏上,他把竹篙一點,箭一般在水面上穿梭。我推開那扇半掩的竹籬笆,就成了小客人。
外公戴著竹笠,放下長長的竹子的魚竿兒,去開滿荷花的池塘釣魚。外婆拿出竹筒,倒出醪糟,做一碗甜蜜蜜、熱騰騰的米酒荷包蛋。月牙兒吊在樹梢上蕩秋千的時候,我們躺在竹席上,聽舅媽講竹簸籮里藏著的故事。
我和小表妹,坐在竹床上剪窗花兒。表哥用竹扁擔,“咯吱咯吱”挑回大西瓜。表姐把竹簾子一掀,就有兩只蝴蝶飛進窗口。
“騎竹馬,拿大刀,背起小木槍?!币蝗汉⒆油嬗螒?,天真無邪。老人們拄著竹杖,在公園里看健身的叔叔、阿姨抖空竹。(男女老少、親朋好友都跟竹子有不解之緣。)
竹如才女。
總是那么瘦削。總是那么潛藏著淡淡的哀愁。林黛玉的瀟湘館,月亮門的兩旁,一邊是青竹,一邊是紫竹。翠竹,是才女的朋友。翠竹,熏染了才女的才情。
竹簾。才女。李清照。她的“試問卷簾人,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毕崎_竹簾子,一闕詞便千古傳唱。竹影婆娑,筆下才思泉涌。(選擇兩個古代才女與竹子的故事,用典。)
翠竹如詩。
“斑竹一枝千滴淚”。我記得這句詩,是記得竹竿上面的淚痕。那種悲情,即便晴空萬里,也高興不起來。
愛竹的陶淵明。他的茅屋的四周扎起竹子的籬笆,種植一簇簇菊花。他“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飄散著翠竹的芬和菊花的芳。(細講陶淵明的故事。)
關帝詩竹。我保存有一幅竹子的拓片。僅僅是收藏。我并沒有對畫上的竹子,畫上的詩,作過多的品味。
在南陽臥龍崗,有一通明代的石碑,上面雕刻著一叢竹子,竹子里面藏著一首詩。題詠:“不謝東君意,丹青獨立名,莫嫌孤葉淡,終久不凋零?!保ㄟ@個故事,是我的親身體驗,感受獨特,寫作素材獨家,有新意。)
我只知道,高舉青銅偃月刀的、紅臉的關云長,是一位馳騁疆場的武將。我不知道,他會寫詩。這幅翠竹圖,是關羽畫的嗎?這首詠竹詩,是關羽賦的嗎?
翠竹。詩。畫。關羽。大刀。而并且,那詩歌是藏在竹葉之間的,藏在畫中的。畫配詩,畫配竹,詩配畫,詩配竹。好雅致啊,是不是要細細品?細細品?(細講關羽和翠竹的故事。這些細節(jié)品著的確有趣味。運用與眾不同的素材,獨家素材。讓人感到新奇。)
翠竹如雅士。
愛竹。古有竹林七賢。為首的當屬嵇康。愛竹之人,自有竹的賢明,竹的圣賢,竹的賢達,竹的賢惠。
七個愛竹的先賢,種著七畝竹園,寫著七律詩詞,吟著七音歌賦,繪著七彩畫卷。
“高風亮節(jié)”。看著竹林,一個成語蹦出腦海。竹,高高挺起腰桿。風,颯颯。竹,一節(jié)一節(jié)向上,那綠也節(jié)節(jié)高。這是歷代文人賦予竹的品格。(搜索有關文人雅士與翠竹的故事,沒有廣泛的閱讀,寫不出那么多素材。博覽群書是寫作的基礎。)
在充滿正能量的人心中,竹,保持高雅的風格和剛毅的氣節(jié)。竹,張揚著“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傲岸氣節(jié)。
蘇軾。愛竹,愛到了極致。他的《于措僧綠筠軒》云:“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yī)?!保ㄟ@個故事最經典。也把文章的情緒推向***。點名主題。愛之深切。)
在蘇軾的感受里,竹的香,比肉更妙。竹的味道,比肉更美。居所,有竹,便遠離了俗氣,陡增了高雅。
鄭板橋的《竹》詩云:“一節(jié)扶一節(jié),青枝托綠葉。我知不生花,免撩蜂與蝶?!睈壑裰?,真君子也。(這段文字,凸顯了作者掌握素材的博大雄渾。沒有長期的積累,不可能面面俱到。妙筆生花來自多讀、博學。顯示了文化學者的才識。)
翠竹,是文人雅士的最愛,也是他們人格的化身。
每天,每天,無論春秋,無論冬夏;無論艷陽,無論風雨;無論心情好與壞,我都可以盡情地訪竹、賞竹、品竹。
那竹葉,一撇、一捺,組成“人”字,人品的人字。那竹葉,一個人字,一個站立的一字,組成“個”字,挺拔腰桿的個性。(來自對竹子細致的觀察和感悟。)
青松。翠竹。紅梅。眾所周知,松竹梅,為“歲寒三友”?!扒Ю锉猓f里雪飄。”在白雪皚皚的世界,萬木蕭殺,而青松郁郁蔥蔥,竹子青青萃萃,梅花火火紅紅。如此,寒冬,不再寒冷。
翠竹,沒有牡丹的國色天香,沒有月季的母儀天下,沒有桃花的妖艷多情,沒有罌粟的攝人魂魄。翠竹,卻把夏的紅,秋的黃,冬的白,全部染成春的綠。這就是翠竹的魅力所在。(襯托。連用幾個沒有的排比,透視出竹子的個性。)
于是,我愛竹,我愛所有的美好。
三、主題情懷
通過對翠竹的各種體驗和人格化的歌頌,歌頌高尚的品格和美好的精神境界,以及熱愛品質生活的追求。
四、藝術特色
1.文化學者型散文的博覽縱橫。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名人典故,百科全書式的展示精彩。從翠竹的形狀、日常用途、生活細節(jié),細致入微。
2.人品與竹品的相得益彰。引發(fā)哲思:品竹如品人。陶淵明、蘇軾、鄭板橋、竹林七賢、關羽、李清照、林黛玉等,與翠竹的品味,包羅萬象。
3.排比。段落之間的排比,形成結構美。如,翠竹如雅士,翠竹如才女;翠竹如茶,翠竹如詩等等。每天,每天,無論春秋,無論冬夏;無論艷陽,無論風雨;無論心情好與壞,我都可以盡情地訪竹、賞竹、品竹。句子之間的排比。
4.列舉。竹樓、竹席、竹簍、竹筐、竹籬、竹笠、竹筷、竹篩、竹筒、竹掃帚、竹椅、竹床、竹背籠、竹扁擔、竹簾子……與家有關的竹子制品數不清。
5.對仗工整。青松。翠竹。紅梅。眾所周知,松竹梅,為“歲寒三友”?!扒Ю锉猓f里雪飄?!痹诎籽┌}皚的世界,萬木蕭殺,而青松郁郁蔥蔥,竹子青青萃萃,梅花火火紅紅。如此,寒冬,不再寒冷。顏色對,植物對,形容詞對。
6.反襯。翠竹,沒有牡丹的國色天香,沒有月季的母儀天下,沒有桃花的妖艷多情,沒有罌粟的攝人魂魄。翠竹,卻把夏的紅,秋的黃,冬的白,全部染成春的綠。這就是翠竹的魅力所在。多種手法的綜合運用。排比、對仗、反襯。一套一套的修辭像編花籃、織錦繡一樣自如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