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菊在歐洲地區就是一種野草,容易蔓延,就是由于歐洲大部分地區夏季不會太炎熱。而在我國引進的雛菊品種,夏天就容易掛掉,所以它算是美麗而脆弱的一種草本花卉了,是否能保持多年生,還是要看它生長的環境決定的。
下面欣賞一下國內引進的一些雛菊品種,相信總有一種是你喜歡的:
上面是哈巴內拉系列(HabaneraSeries)
上面是絨球系列(PomponetteSeries)
上面是羅加洛系列(RoggliSeries)
上面是塔索系列(TassoSeries)
盆栽雛菊養護注意事項:
雛菊的雜交品種非常豐富,它們的花朵形態也是各不相同的,花瓣也有管狀的,也有像太陽花一般呈放射狀的。花色也越來越豐富,觀賞性極佳。
現在在花市或網上就可以買到長在開花,或準備開花的雛菊盆栽,大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品種購買。
但有一點需要提前了解,它們都是喜歡冷涼的環境,也就是說夏天炎熱就容易掛掉,這個是無法避免的,解決的***就是在夏季將它們搬到涼爽的環境,甚至可以搬到空調房里,放窗臺邊養著。
雛菊喜歡充足的光照,但夏季要略微遮陰,盆栽養護時要時刻防止有蚜蟲滋生,這種草本花卉容易招惹蚜蟲,定期噴灑常見的廣譜殺蟲劑即可,如護花神或吡蟲啉。
栽培雛菊并不需要特別挑剔的土壤,關鍵是保證土壤有良好的排水性,基本是用泥炭土+粗椰糠和珍珠巖,以5:3:2的比例混合,在盆土里混入適當的緩釋肥,或在盆底添加一些腐熟的羊糞肥即可。
當然如果是買來的盆栽雛菊,帶盆土的,那在開花期間就盡量不要換盆,就用原盆養護,避免掉花苞,這個也是很關鍵的。
如果是購買的雛菊的幼苗,買回家里就要先澆透水一次,檢查盆底是否有枯葉或黃葉,及時清理干凈。先養通風透光處,過一兩天后慢慢見光,等雛菊幼苗恢復生長之后,就可以給幼苗換盆一次,大概是兩周后,換到大一點的花盆中即可,一周后恢復光照,逐漸增加光照,再養護兩三周即可開始薄肥勤施。
給雛菊施肥也比較簡單,基本就是每隔一兩周給一次花多多2號或磷酸二氫鉀,促進開花。(如果是在幼苗生長期,就可以給花多多1號或花多多10號,促進葉子長壯)
上面所提到的肥料,可以用其他同類型的肥料代替,比如花多多1號,就是屬于通用型的肥料,氮磷鉀的比例相等,可以用其他通用型水溶肥代替。
栽培盆栽雛菊也要注意避免高溫,保持環境通風,養護的溫度在15~25度都沒問題。最高養護溫度最好不要超過35度,否則會導致植株發黃枯萎。
栽培盆栽雛菊注意合理澆水,保證土壤干透澆透,意思是等盆土差不多干透了,就及時澆透水一次,基本是等土壤下3~5厘米干了,就可以沿著盆土邊緣緩慢澆透,直到土壤吸飽水為止。注意不要澆水到葉片或花朵上,葉心不能積水。
如果想要播種繁殖雛菊,那現在已經錯過最佳的時間,因為它害怕炎熱,所以一般在秋季天氣涼爽后播種,它的種子小巧,播種前可用清水浸泡8小時,再撒到盆土中。
播種的盆土可以用泥炭土+珍珠巖+蛭石,以1:1:1的比例混合播種,種子撒土面上后不要覆蓋太深的土壤,大概半厘米厚,否則影響種子萌發。
幼苗養護的溫度大概在20度左右,幼苗養護期間保持有較高的濕度和良好的通風,幼苗長出來后要慢慢見光,逐漸增加光照,這樣就可以促進幼苗長壯,接著就可以開始薄肥勤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