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說說觀音菩薩的出身來歷。
觀音菩薩源自印度佛教。經過千百年流轉,其形象、故事與印度佛教已經有了極大不同。在諸多觀音菩薩的故事中,屬明朝朱鼎成撰寫的《南海觀音菩薩出身修行傳》流傳最廣,最有影響力。
那么,觀音菩薩究竟是什么來歷?她為何會由男轉女,又如何修成菩薩呢?
傳說在西域有一大國,名為興林國,國中有一君王,名為妙莊王。此王少年天才,十七歲起兵橫掃天下,二十歲登基稱帝,在位三十六年。興林國國土面積廣達,從東到佛齊國、西到天竺國,南到天真國,北到遏羅國,幅員三千里。國中人煙阜盛,良臣云集,百姓很是安樂。
可是,妙莊王有一極大憾事,他與皇后成婚四十年,竟無一兒半女。妙莊王自然不甘心,于是去西岳華山求子。妙莊王沐浴更衣,虔誠叩拜七日七夜,終于感動了西岳大帝。
西岳大帝翻查生死簿,得知妙莊王在掃蕩天下時多有殺戮,命中注定要絕后。可是,人家妙莊王既然懇求到他西岳大帝門下,貢獻了許多供品,西岳大帝也就想著給幫幫忙,說說情。
要想改變生死簿,那可不是一件小事。人間君王命運,更是由天庭玉皇大帝親自掌控。
西岳大帝為促成此事,先喚來千里眼、順風耳兩位神將,命令他們去四大部洲找尋一位廣有德行的善人。一來,是讓這位善人投胎轉世,給妙莊王當兒女,二來是讓那有德之人繼續行善,解救天下百姓疾苦。
千里眼、順風耳也很會辦事。兩人一番搜尋,在孤竹國找到了一戶人家。這戶人家住在抵樹園,祖孫三代吃齋好善,仗義疏財,做了許多善事。尤其是家里有三兄弟,更是德才兼備,名聞鄉里。
可是,三兄弟一不小心,做了一件錯事。
在孤竹國棲霞山有一個強盜名叫王喆,平日里無惡不作,殺了許多無辜百姓。這一日,他帶著二三十個嘍啰來到這位長者家,說自己餓了,要討口飯吃。三兄弟認出他們是強盜,就關起大門,不給他們飯吃。
三兄弟養了不少莊客,那伙餓肚子的強盜空有怨氣,也不能拿他們如何。強盜們氣咻咻跑到臨縣,闖入一個大戶人家,不僅搶走許多錢糧,還把那一家老小百余口全部殺死!
被殺者怨氣沖天,告到城隍廟。城隍又向閻羅王稟告……經過層層上報,最終驚動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認為,那家人會慘死,一來強盜有罪,二來三兄弟也有罪。三兄弟家里明明有錢有糧,卻不肯給強盜們飯吃。強盜們若不是有了怨氣,也不會殺人泄憤。
于是,三兄弟被鬼差鎖拿,鎮壓在神霄洞天之下,永世不許再見天日。
對于這個判決,有人認同,也有人惋惜。千里眼、順風耳就覺得這三兄弟有點冤。
于是,他們向西岳大帝提出建議,上天有好生之德!三兄弟行善多年,不該受此重罰。建議替三兄弟求情,允準他們轉世投胎。當然,三兄弟畢竟有罪,玉皇大帝的面子也需要照顧,建議轉世之時,罰三兄弟由男變女!
西岳大帝一聽,覺得這個人選不錯。他上表玉皇大帝,聲稱三兄弟已經受罰多年,誠心改過;妙莊王虔誠侍奉上天,該當獎賞,不如讓三兄弟轉世作妙莊王之女,既可以滿足妙莊王心愿,又可以彰顯玉皇大帝寬仁大度。
玉皇大帝高興答應,三兄弟先后托生在興林國,成為妙莊王之女。觀音菩薩就是妙莊王第三女妙善公主!
古語有云: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舉意我先知。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佛門講因果,道家重承負,佛門重前世,道家論今生,二者殊途同歸,都是說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妙善公主前世行善無數,卻因一念之惡導致被囚禁在神霄洞天。但是,也正因為他行善無數,雖被玉皇大帝責罰,終究有一日能重見天日。
不知妙善公主出世之后發生了什么,她又如何修行,才成為觀音菩薩呢?我們明天再說?
(此處已添加小說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