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名繡,是指中國中部湖南省的"湘繡",中國西部四川省的"蜀繡",中國南部廣東省的"粵繡"和中國東部江蘇省的"蘇繡"的合稱
一、蘇繡
1、簡介蘇繡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蘇繡自古以精細、素雅著稱,構圖簡練,主題突出。其技巧特點概括為“平、齊、細、密、勻、順、和、光”八個字。最細的將一根絲線分成48股,一般人用肉眼無法看清。雙面繡是在繡品的正反兩面繡圖案,兩面的形象、針法相同,針腳藏而不露。二、湘繡
1、簡介湘繡創始于楚國,清代時成為長沙的主要手工藝。它是在湖南民間刺繡的基礎上,吸收蘇繡和粵繡的優點而發展起來的。它以彩色散絲作繡線,除運用“齊針”、“接針”、“打粉針”等針法外,獨創“摻針”法,摻針針腳參差自如,使不同顏色的線相互摻和,逐漸變化,色彩豐富飽滿,色調和諧。湘繡的圖案借鑒了中國畫的長處,所繡多為山水、人物、花鳥、翎毛、走獸,生動逼真,長于繡獅、虎題材。三、粵繡
1、簡介粵繡在唐代已經很發達。藝人以孔雀羽毛扭為絨縷,繡制服飾,金翠奪目,用馬尾纏絨,作為勒線,繡制輪廓,增強了表現力。新中國成立以后,粵繡得到進一步發展,不斷創新。粵繡構圖飽滿,繁而不亂,裝飾性強,色彩濃郁鮮艷,繡制平整光滑,金銀墊繡富于立體感,富麗堂皇。粵繡題材廣泛,以百鳥朝陽、龍鳳、博古類最多。四、蜀繡
1、簡介蜀繡集中于四川成都。蜀繡在晉代被稱為蜀中之寶。蜀繡以軟緞和彩絲為主要原料,用暈針、切針、拉針、沙針、汕針等近百種針法,充分發揮了手繡的特長,形成了濃厚的地方風格。蜀繡題材多為花鳥、走獸、山水、蟲魚、人物,品種除純欣賞品繡屏以外,還有被面、枕套、靠墊、桌布、頭巾、手帕等。
來源:常識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