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一家南寧店已停業。記者雷小琴攝
6月16日,四海一家南寧店突然停業,有消費者聽到消息后趕到店里,要求辦理退費手續。不少消費者表示,偌大的店說關就關,都沒提前通知。市場監督部門已督促該店做好消費者預付款、餐券的退費事宜。
市民:上月剛買餐券,現在就關門了
6月17日上午11時左右,記者來到四海一家南寧店,原本寬敞的門店入口已封閉起來,橘色的臨時圍檔上張貼著一張《停業公告》,上面寫著:由于租約到期,四海一家南寧店定于2021年6月16日起停止對外營業。按照公告上所留的一個020開頭的廣州座機,記者撥打了兩次,但都無法接通。隨后,一個來自廣州的手機號碼回撥了過來,***中的女子自稱是四海一家總部的工作人員,負責辦理退費事宜。其他事項,她請記者與四海一家南寧店聯系。
在四海一家南寧店的圍檔旁,記者遇到了市民梁先生。他已順利獲退10張自助餐券共計1980元。梁先生告訴記者:“我5月份才購買了10張自助餐券,沒想到還沒用完店就關了,也沒及時通知我們來退費。還是遠在香港的女兒在微信上看到關于四海一家關店的消息后,才提醒我趕緊來退費的。”
有消費者反映,四海一家南寧店突然停業,并未提前在其微信公眾號等渠道進行告知。記者在四海一家南寧店的微信公眾號上看到,最后一條推送是5月27日兒童節活動自宣,之后就沒有再進行更新。在現場,記者向南寧店的員工表明身份,欲進行采訪,遭到拒絕。
部門:督促企業做好餐券等退費事宜
當日下午,南寧市青秀區東盟市場監督管理所的工作人員來到四海一家南寧店了解情況,看到有前來辦理退費的消費者,該店有工作人員進行接待。東盟市場監督管理所的工作人員撥打了《停業公告》上所留的廣州座機號碼,現場測試通話信號不好,接通不暢,但之后都有手機回復。經了解,是由于廣州發生疫情,員工在家里辦公,座機呼叫轉接到了手機上。東盟市場監督管理所的工作人員督促四海一家南寧店做好消費者預付款、餐券的退費事宜,該店聽取了建議,更換了新的公告,并在公告上增加了員工的手機號碼,便于聯系。
當晚7時56分,四海一家南寧店微信公眾號發出題為《再見了,南寧的伙伴們》的停業公告。
業內:行業競爭激烈,應緊跟市場變化
2012年,四海一家落戶南寧,至今已有9年時間。這家以“集四海美食于一家”飲食理念的自助餐廳,有海鮮、壽司、烤肉、燒臘、甜點、冰淇淋等數百款國際美食任消費者品嘗,曾一度廣受歡迎,顧客盈門。業內人士分析,10年前,高檔海鮮和西式自助餐還是消費者眼里的“香餑餑”,但如今大家早已習以為常,新鮮感和高檔感的體驗普遍淡化。加上去年初受疫情影響,四海一家南寧店歇業了幾個月,客流量與過去相比有所下滑。
近幾年,國內餐飲業發展迅速,行業競爭激烈。據了解,廣西2019年持證餐飲服務單位數量約為23萬家,到2021年已突破30萬家,增長率30.4%(全國平均增幅為25.5%)。有分析人士認為,2020年疫情盡管對餐飲業造成嚴重沖擊,但整體規模不降反升,說明餐飲仍是投資者青睞的行業。
廣西烹飪餐飲行業協會秘書長吳東棟分析,隨著餐飲行業不斷擴張發展,餐飲業態越來越豐富,美食品類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選擇面也越來越廣。這也造成餐飲業這塊“大蛋糕”分食者眾多,競爭慘烈,攤薄了行業紅利,再加上高房租、高人工、高原材料成本以及低毛利壓力一直存在,這幾年餐飲業界都說生意難做。
吳東棟說,現在市面上自助餐廳層出不窮,有星級***的,有主打主題特色的,也有大眾型的,無論哪一種類型的自助餐,都應緊跟消費市場的變化,尤其是年輕消費群體的喜好習慣,在環境、服務、菜品等多方面突出自身特色。
來源:http://resource.cloudgx.cn/files/gxapp/News/202106/18/733563.html?_s=1624009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