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講講檳榔,驅蟲藥的一種,也是比較常見且使用頻率較高的驅蟲藥。檳榔主要產地是海南、臺灣,包括福建、廣西等地區也有分布。屬于棕櫚科植物,以其干燥成熟的種子入藥。在果實成熟后收集,用水煮一遍,然后干燥,除去果皮,將里面的種子取出,如下圖。將取出的種子曬干,切成圖示片狀使用,也可以將其搗碎使用。
檳榔味苦、辛,性溫。主要歸胃經、大腸經。檳榔的主要功效是:殺蟲消積,行氣,利水,截瘧。
驅蟲藥檳榔,臨床上主要治療各種腸道寄生蟲病,檳榔也屬于“廣譜驅蟲藥”。對絳蟲、鉤蟲、蟯蟲、蛔蟲、姜片蟲等腸道寄生蟲都有一定的驅殺效果。其中檳榔主要以瀉下作用驅除寄生蟲為主要的特點。臨床研究證明,檳榔針對絳蟲證療效最佳。
檳榔有行氣的作用,能治療食積氣滯,檳榔辛散苦泄,入胃腸經,尤其善于行胃腸之氣,能夠消積導滯,也有一定的緩瀉通便的功效。
檳榔有利水的作用,能治療水腫,包括腳氣腫痛等疾病。檳榔利水消腫,又有行氣功效,氣行則有助于運化水濕,配伍澤瀉、木通等藥物能治療水腫實證。
檳榔還有截瘧的功效,能治療瘧疾。治療瘧疾時取檳榔、草果、常山等一起使用,例如截瘧七寶飲。
檳榔有利水瀉下之力,因此脾胃虛弱便溏或氣虛下陷者忌用。
古文:
《本草綱目》:除一切風、一切氣,宣利臟腑。
《別錄》:消谷逐水,除痰,殺三蟲,伏尸,療寸白。
不賣藥!不賣藥!不賣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