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上海4月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上海一位居委會黨支部書記連續多天滿負荷工作,但工作遭到誤解,發文章欲辭職。所在社區居民看到后,留言“接龍”,充分表達對社區工作者和志愿者的感謝,奮力挽留這位書記。
今天凌晨,一篇題為《致海悅居民》的文章,讓無數人淚目。這篇文章的作者是上海市黃浦區五里橋街道海悅居民區的黨支部書記馬勝燁,他自稱是一名“奔六的小伙”。
他發在社區公眾號“愛滿海悅”上的文章,記錄了4月6日23時左右這位居民區書記的真實感受。“剛剛結束街道的視頻會議,辦公室里其他社工(最后堅持在我身邊的3個)都已經睡著了。只有我一個,異常清醒。”馬勝曄說,這篇文章有可能是自己作為“公眾號小編”的最后一篇文章了。
上圖為馬勝燁發布給居民的***。微信截屏。
上圖為馬勝燁發布給居民的***。微信截屏。
他在文章中回應了小居封控至今,社區居民最關心的一些話題。
他在文章中回應了小居封控至今,社區居民最關心的一些話題。
比如,居民區書記為什么不知道小區到底哪些人是陽性、哪些人是密接,原因是“疾控部門直接與居民聯系,我們不知道”;比如,“應轉盡轉”到底什么時候把小里陽性患者和密接者接走,“我們不知道”;又比如,封控那么長時間,為什么只發放了一次食材禮包,他的回答還是“我們不知道”。
他說,作為居民區書記,自己唯一知道的就是“一定要安撫好社工情緒、安撫好居民情緒”,而且“必須執行好上級指令”。
這名居民區書記把自己從3月15日小區封控管理至今的“苦”一并倒了出來。比如,小區垃圾收運通道只能容納一輛收運車進出,卻同時來了兩輛,司機向自己老板打***抱怨,老板向街道領導抱怨,街道領導就會來批評居民區書記;居委會微信公眾號轉發包含居民自發團購鏈接的推文,這名書記又被小區里的自稱“老人”志愿者的批評,認為他“站錯陣營站錯隊”并被踢出志愿者群,導致工作無法正常開展。
馬勝燁至今仍記得自己在去年10月受命擔任海悅花園居民區黨支部書記時的情形,“我在居民微信群里說,我是來重拾信任、重建信心的;為人民服務是一句口號,我是來把它落到實處的。”
他說,自己一直在努力。比如小區里5號樓有一名陽性病例,一開始5號樓微信群里的居民對居委、對物業宣泄不滿、抱怨,但到4月7日,該樓棟79戶191個居民已經在群里真正融為一家人,互相幫助,還自發給物業捐款、捐物資,給居委會送去滅菌紫光燈。
“這就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我一個人帶著手下幾個小朋友,力量太單薄了,我想做一個‘破壁人’,可我力不從心。”馬勝燁在信中說,“我領導的海悅居民委員會不是哪個陣營的居委會,我不是來站隊的,我不是哪個陣營用來攻擊指責對方的工具。”
據他介紹,海悅花園小區內現有陽性病例和密接21人,目前只轉走了1人。目前,該小區有7名社工、39名物業員工和63名居民志愿者。
這篇文章發出后,眾多小區居民在網上自發設立共享文檔,“接龍”留言,以挽留這名居民區書記,“看了信知道您也是兩難,最近小區群眾紛紛猜測各種不滿情緒,您是在太難了,我們真的需要您”“居民的眼睛是雪亮的,道一聲書記辛苦了”“困難時期,基層管理者壓力成倍放大,我們管理好自己,減少居委和書記的工作壓力”。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獲悉,今天清晨,海悅社區照常做了核酸篩查,馬勝燁照常工作,并帶領社工一起配合引導小區居民做核酸篩查。馬勝燁向居民們表態“疫情沒結束,我不會離開”。因為小區還有陽性患者,他今晨出于安全考慮,不讓志愿者一起協助參與核酸檢測工作,“理由無他,志愿者也是人,也是我需要保護的那部分。”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