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觀賞魚已經普遍走進了平常老百姓的家里。市面上各種過濾形式的魚缸也是琳瑯滿目,而過濾系統強大的底濾缸受到了廣大魚友的好評和追捧,然而底濾缸能耗大、噪音大的缺點也成了諸多魚友最大的困擾。
能耗大的問題,我個人覺得沒辦法解決,誰叫咱們喜歡養魚呢,愛它就要舍得為它投資。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變頻加熱棒、變頻水泵、變頻氣泵應接不暇的上市,我相信魚缸節能的問題會得到很好的改善。
再就是魚缸噪音的問題,先分析一下魚缸噪音的來源,首先就是水泵把底濾缸的水抽進主缸后出水口的聲音,然后就是溢流區的落水聲,再就是主缸的水經過溢流區流進底濾缸出水口的聲音、魚缸各種器材設備(增氧泵、潛水泵、管件等)運行所產生的噪音。下面就著重說說降低魚缸噪音的***吧。
首先,主缸出水口的噪音是非常容易解決的,把主缸出水口出來的水引入水位線以下,要么就給出水口接一節水管把水直接引入缸底在最下邊裝上鴨嘴出水口,鴨嘴的出水口朝向溢流區的吸水口方向順便還能把缸底的贓物都吹響溢流區吸水口,要么就給出水口接一小段水管把水直接引入水位線以下就可以了,如圖所示。
這樣一來,出水口的聲音就可以完全避免,但以上兩種方案都必須注意一點,那就是必須在水位線以上靠近水位線的位置給水管上鉆一個小孔防止停電或停泵時產生虹吸倒流,否則有水漫金山的危險。
主缸的水經過溢流區流進底濾缸出水口的聲音,如果是簡單的干濕分離,就給出水口套上毛袋,如果是雨林滴流的話就盡可能抬高過濾棉使雨林落水高度減小,再給整個底濾缸加上蓋子基本上就不會有什么聲音了。
魚缸各種器材設備(增氧泵、潛水泵、管件等)運行所產生的噪音,要解決這方面的噪音唯一的辦法就是舍得花錢購買大品牌的器材設備。所謂一分錢一分貨,該省的省、不該省的堅決不能省,現在市面上的大品牌器材在靜音方面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了。還有一點就是水管最好用生化棉墊起來,避免與別的東西接觸產生共振,這方面如果產生噪音了,殺傷力也是相當大的。
最后一點我個人認為是魚缸各種噪音來源里最主要也是各大論壇吵的最火的一點,那就是溢流區的落水聲。關于這一點相信大家在各大論壇已經是見多不怪了,可以說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下面就一些常見的處理***說說我個人的看法。首先就是通過給溢流區里邊下水口插上一節水管來抬高溢流區水位減少噪音。
如圖所示。:
溢流區里的噪音來源,一方面是主缸里的水溢流進溢流區的落差太大造成的,另一方面就是水流帶著空氣進入下水管產生的噪音。上邊所說的方案抬高了溢流區水位確實減小了不少噪音,但空氣進入下水管所帶來的噪音卻無法解決,更重要的是此方案時間久了會在溢流區里堆積贓物、魚便更是得不償失,所以我個人認為此方案實用性不大,不可取。
然后就是給溢流區全部放生物球或者生化棉把溢流區填滿,這樣的確可以減少噪音,但時間長了,溢流區里照樣會匯集許多魚便,而且溢流區地方太小,手不好往里去,清洗生物球和生化棉也很費事。再就是溢流區里放這些東西對魚便有一個粉碎的作用,我覺得這樣會對水體造成二次污染,所以這個***我個人也不推薦。還有一種***就是給溢流區里放滿毛刷,如圖所示:
這個***我個人也不推薦,因為放大毛刷的話根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放小毛刷的話噪音確實減小了,但時間長了就會積累魚便,而且清洗更換特別麻煩,用過的魚友都知道,當你從溢流區里把毛刷拽出來的那一刻,那真的是糞水四濺啊。前段時間不知在哪個論壇上看到了下邊這種***,那就是用超市的購物保鮮袋裁剪成跟溢流區相同的寬度,長度比溢流區稍短一些,然后把保鮮袋一端固定在溢流區擋水板的頂部,讓水流順著保鮮袋流下去。如圖所示:
當時看到這個***的時候第一感覺很有創意很新奇,自己也差一點兒就動手去操作嘗試了。后來仔細考慮了一下還是放棄了,先不說使用效果到底如何,由于本人沒有實際操作過不敢妄言。有一點我覺得是有必要特別強調的,那就是擋水板頂部的塑料膜端部一定要固定牢靠,如果時間長了塑料膜有松動掉進溢流區里,那可是要發生災難性的事故啊。
最后一個方案,也是我個人最看好也一直在使用的***,就是在下水管路上裝一個球閥,通過微調下水量,使溢流區里的水位高過下水口一小段,如圖所示:
這樣是先杜絕了下水水流帶入空氣造成的噪音(這個很重要,你就算插管子或加生化球等等都無法避免空氣被帶入下水管的噪音,只有之前有人說過在溢流區里面插管然后在管內貼兩根氣管做空氣引流能成功,但本人沒試過也不覺得那樣更簡單),這里要注意的是,用球閥調高溢流區水位之后要注意觀察,因為調的不合適有可能一開始看起來沒問題,但是過一段時間之后溢流區的水位會慢慢往上漲,這樣是不行的。最終調合適的結果是溢流區的水位是固定的,這個不要著急慢慢調肯定都是做的到的,因為正常情況下只要水泵不超量太多(幾乎不可能),下水管路比上水要粗很多,所以用球閥調小一點下水對整體循環不會造成任何影響。
以上內容都是我個人在養魚過程中的體會和經驗之談,說錯勿怪,有不同看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也虛心向大家學習,希望通過自己的分享能給大家的養魚之路帶來方便、快捷和順心。
文章源自龍巔羅漢魚,感謝作者:冷弦※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