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許多人知道,《野火春風斗古城》是由八一電影制片廠拍攝的一部戰爭題材電影,嚴寄洲執導,王曉棠、王心剛主演,1963年上映。
看過該電影的人們更知道,在其中,王曉棠一人飾演諜報雙姝金環和銀環姐妹倆。其實在當時,王曉棠并非金環、銀環扮演者的首選,有領導、導演也推薦了謝芳、向梅等女演員,但最終廠領導、原小說作者李英儒和導演嚴寄洲一起拍板,決定由王曉棠飾演。
但即便如此,許多人還在猜測,王曉棠是演金環還是銀環?但嚴寄洲導演堅信,她兩個都能演好。正如王曉棠所說的:“我有個特點:在順境中慎思實干,在逆境中挺胸前行。在絕境中會說‘我是最棒的,一往直前,永不言敗,直到勝利’。面對兩個角色,要么就別演,要演就一定得演好。”
就這樣,王曉棠一個人出演了金環銀環兩個角色,事實上,這也是中國電影史上首次運用攝影合成技術,拍的一人飾演倆角色的影片。影片上映后大獲成功,很多觀眾追問:金環和銀環到底是一個人演的還是兩個人演的?甚至,很多人都以為王曉棠還有一位雙胞胎的姐姐或妹妹也在做演員。
No.2
當然,王曉棠一人分飾兩角的精彩,也離不開王心剛形象的支撐,他的表演就如同影片節奏的穩定器,有了男主角的穩定發揮,王曉棠也才能夠有更好的施展空間。
《野火春風斗古城》捧紅了當時名氣并不大的王心剛、王曉棠,自此也就有了那句“男看王心剛,女看王曉棠”的說法,中國電影史上“銀幕最佳情侶”也才被人們認可。后來,兩人雙雙被評選為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
一人分飾兩角的難點,在于讓角色有巨大的反差。與現在的影視劇往往需要借助于造型、發式、服裝的反差來區分不同,在那個沒有電腦特效加持的黑白電影時代,導演和演員要做的主要是通過行為、性格等演員表演層面的東西來解決,這便更難,更不容易,一般導演和演員不敢分飾兩角。
而嚴寄洲敢,王曉棠敢!因為王曉棠說過“面對兩個角色,要么就別演,要演就一定得演好。”
金環是地下黨交通員,是姐姐,一位比較成熟的地下工作者,勇敢堅毅,開朗潑辣,被捕后,機智地保護了策反對象,然后英勇就義;銀環從小在城里念書,公開身份是省城醫院的護士。作為地下交通員,由于開始的幼稚和缺乏經驗,無意把機密泄露給叛徒,導致楊曉冬被捕。楊曉冬的被捕、姐姐的犧牲讓她成熟起來,與楊曉冬朦朦朧朧的愛,也讓她感受到了未來的美好。
那么,王曉棠是如何讓金環和銀環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呢?
No.3
第一是性格。金環似火,熱情潑辣,勇敢堅毅;銀環如水,文靜嬌羞,溫柔純真。然而,長相酷似、年齡相同的姐倆給王曉棠的表演帶來了很大困難。生活中的王曉棠干練、潑辣,與金環性格有些相像,這個幾乎可以自然出鏡。但這就要求她必須去體會銀環的性格和內心。拿到劇本后,王曉棠就有意識地在性格上向銀環靠攏,甚至拍攝時,人們都說王曉棠變文靜了。(下圖均為金環)
第二是行為。電影中,金環的戲份不多,但為了區別兩個角色,她做了不少努力。如對于關團長的保護,王曉棠用的就是不一樣的表演,金環是對關團長破口大罵、大打出手,銀環則是溫良以待,爭取將他策反。金環與楊曉冬之間,就是同志之間的交流。而銀環則不同,她愛慕楊曉冬所表現出來的羞澀、甜蜜水到渠成,遙望楊曉冬漸漸遠去的背影,讓觀眾深深地感受到幸福在她心中涌流。
第三是眼神。王曉棠在分飾金環、銀環的時候不僅在行為上有區別,眼神運用在兩姐妹身上也不一樣。整體來看,金環的眼神以溫柔堅定為主,銀環的眼神以天真無邪為主。在不同的場合,觀眾們能從兩個角色的眼神中,讀到王曉棠賦予這角色的不同解讀。(下圖均為銀環)
第四是聲音。據介紹,王曉棠飾演的金環、銀環的音高相差五度。本來,拍姐妹同框戲準備先期錄音,然后通過特技合成再后期錄音。真到了錄音時,錄音師問王曉棠是先錄金環還是銀環?王曉棠答一起錄。錄音師半信半疑,可只放了一遍畫面,她就把兩個角色的臺詞同時錄完了,讓錄音師和劇組的同事大呼不可思議。其實,在這之前,王曉棠是下了一番大功夫的。她專門向語音學大家周殿福請教,找來一個提琴的定音器,反復對照練習兩個人物不同的音高、音強、音長、音色,堅持每天清晨交替練習。
No.4
這也說明,世界上幾乎沒有人可以隨便成功。正如王曉棠篤信的那句話:“人必須要努力,任何事情都是靠一點一滴做起來的。德藝雙馨是做演員最基本的素養,就應該是這樣的,只要能做到這四個字,到任何時候都沒有問題。”
王曉棠的父母都是畫家,父親畫國畫,母親畫油畫。對于王曉棠在《野火春風斗古城》所飾演的金環、銀環,著名表演藝術家趙丹就用美術方面的術語評價,他說:姐姐金環是寫意水墨,妹妹銀環是工筆畫,姐姐揮灑大度,妹妹細膩溫柔。王曉棠的出色表演,成就了金環和銀環兩個性格鮮明又迥然不同的姐妹倆。
向王曉棠老藝術家致敬!
【喜歡老電影、老影人的朋友,這里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作者將與您一起向經典致敬,憶影人輝煌,共同重溫曾經的美好時光。請記得關注“娛文娛視”我們這個小家,美文會及時發送到您的手機上,幸運會時時縈繞在您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