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彩虹之國的南非,最近又開始亂了。各種打、砸、搶事件層出不窮。
南非的大亂引起了世界輿論的廣泛關注,但經常在各地煽動搗亂的美國卻似乎不想管,只是不疼不癢地發了一個聲明,“呼吁南非管理層保持冷靜”。現在南非這種情況,根子可以追溯到幾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的歷史,不是一句沒什么價值的“呼吁各方冷靜”,就能冷靜下來的。
南非在非洲,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國家。南非位于非洲大陸的最南端,北接納米比亞、博茨瓦納、津巴布韋、莫桑比克、斯威士蘭。另外,南非的“大肚子”里還藏著一個國家,就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中之國——萊索托(面積約3.03萬平方公里)。南非東和南瀕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面積約121.9萬平方公里,海岸線的長度約有3000公里。南非的地勢較高,是非洲高原的南端,只有沿岸有少許的平原地區,最高海拔為3482米。南非的東南部地勢最高,有著名的德拉肯斯山脈,萊索托就在山脈的西麓。
南非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多首都國家。南非有三個首都,這一點和荷蘭非常相似。位于南非東北部的比勒陀利亞是南非的行政首都,位于南非中部偏東的布隆方丹,是南非的司法首都,位于南非西南沿海的開普敦,是南非的立法首都。南非共有九個省,分別是北部省、豪藤省、夸祖魯—納塔爾省、自由邦省、西北省、東開普省、北開普省、西開普省。南非最大城市是豪藤省的首府約翰內斯堡,但南非“最重要”的城市,也是該國第二大城市、最大港口,則是西開普省的首府開普敦。無他,開普敦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開普敦市區往南數十公里,就是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好望角。
雖然在地理意義上,好望角不是非洲大陸的最南邊,厄加勒角(阿古拉斯角)才是。
歐洲崛起之后,需要向外擴張殖民地。一般來說有三個方向:往西越大西洋去美洲;往南沿著大西洋的東岸在非洲攻城掠地;再往南通過好望角進入印度洋,對亞洲進行殖民。在西方世界,一直傳說著黃金之國,很多西方人認為印度或我國都是黃金之國,要進入黃金之國發財,那就必須經過好望角。當時還沒有開通蘇伊士運河,好望角扼天地之間,誰控制了好望角(進一步是開普敦和南非),就等于打通了進入黃金之國的大門。
最早占領開普半島的是荷蘭人(殖民者稱布爾人),就是臭名昭著的東印度公司,時間是1652年。英國人不甘落后,也大舉進入南非。經過兩次血腥的布爾戰爭,獲勝的英國牢牢控制住了南非。有了南非(好望角)作為進軍亞太的跳板,英國把殖民地印度的財富和資源源源不斷地運到英國本土。
英國成為發達國家,更多的是搶奪第三世界國家的財富和資源,其他西方發達國家也基本如此。
自從1869年埃及蘇伊士運河開通之后,南非(好望角)的戰略地位有所下降。比如波斯灣的石油基本上都就近走***海——曼德海峽——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但是,大型油輪出入蘇伊士運河還是不方便,一般還是要繞過好望角。
南非和很多歐洲殖民者后裔占多數的情況還不太一樣,比如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的白人雖然一度控制過全國局面,但畢竟人口不占多數,人口還是以黑人為主。南非人口現在約有5960多萬,其中黑人就占了八成,白人約有7.8%。當然,這個7.8%是2020年的數據,自從1994年黑人重奪南非控制權后,大量白人離開南非,他們忍受不了黑人對他們的歧視。當然,他們歧視黑人的時候,則認為是理所應當的。
關于南非“斷崖”的衰落,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有人說,在南非黑人獲得自由之前,南非依靠白人的統治加上豐富的資源(十年前,南非已探明的黃金儲量為6000噸,占全球11.8%),是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從1994年后,南非迅速衰落,是白人不得勢的原因。也有人反駁說:南非是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不假,但這卻是黑人的血淚換來的。南非曾經的繁榮本就是黑人創造的,那就應該還給黑人。
還有一種中間派的觀點。認為南非黑人應該獲得自由,但這應該是漸進式的,而不是在各種準備都還沒有做好的情況下一步到位,步子跨得太大,容易摔倒。南非白人向黑人交棒要有一個十幾年或幾十年的緩沖期,或者是一種非完全的自由,包括給黑人的選舉權制造一些經濟、教育的門檻。
這種觀點認為黑人的教育基地較差,遠沒有達到可以有效治理國家的程度,需要不斷充電。當黑人(管理者)有足夠的條件接棒的時候,南非再給他們也不晚。
你覺得這三種觀點,哪種更適合南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