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中藥、中成藥名稱相近,人們誤以為功效也相近。其實,有些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功效、用法卻大不相同,甚至毒性大增,不能混淆。
①“紅花”和“藏紅花”
人們常把紅花和藏紅花混為一談,其實紅花和藏紅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藥材。
紅花又叫草紅花,是菊科植物,藥用部位是干燥的管狀花冠,整花入藥。藏紅花也叫西紅花,是鳶尾科植物,藥用部位是紅色雌蕊。紅花自古以來就是活血化瘀的名藥,善于消瘀散結,可用于治療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子宮肌瘤等癥,還能軟化疏通血管、美容養顏,改善女性更年期綜合征等。而藏紅花的主要作用是理氣解郁、涼血解毒,用于心情不暢、氣悶不散、傷寒斑疹、血熱發紫斑等癥。
②“三七”和“土三七”
三七是名貴中藥材,五加科人參屬,活血補血,能將血液的粘稠度調節到恰到好處的程度,幾乎能解決血管和血液的所有問題,無毒,被李時珍稱為“金不換”。
土三七和三七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土三七絕不是三七。土三七是菊科植物,雖然也有散瘀、消腫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但土三七含有吡咯烷生物堿成分,有很強的致肝毒性,而且這種肝損害一經形成,常常無法逆轉。很多人誤把土三七當成三七,結果釀成了悲劇。
因此,我們在選購三七時一定要注意,名字多一個字,也不是三七!
③“黃芪”和“蜜黃芪”
說起黃芪,大家都不陌生,中醫將通過不同方式炮制的黃芪分為:酒黃芪、米黃芪、蜜黃芪等,其中最常用的就是生黃芪和蜜黃芪。蜜黃芪相比生黃芪藥性更溫和,常用來補氣升陽、補脾胃之氣,用于治療“中氣不足”的患者,緩解和改善氣血虛弱以及氣虛便秘等癥。生黃芪是沒有經過炮制的,含有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多糖、黃酮及黃酮類似物等多種活性成分都得到了保留,相比蜜黃芪補氣范圍更大,重點在補衛氣。
因此,生黃芪和蜜黃芪是有差別的,通常所說的黃芪就是指生黃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