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藥的名字都很有詩意,比如,半夏——半夏半暖半傾城,舊人舊事舊時光。半夏的名字來源于《禮記·月令》中記載:“五月半夏生,蓋當夏之半也。”半夏生長到夏季過半時開始大量倒苗枯苗,所以稱之“半夏”。
半夏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塊莖。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外用祛濕止癢的功效。氣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半夏在燥濕祛痰方面功效十分卓著,小編親自實踐過,方劑中半夏為君藥,治療三例風寒咳痰者,三副藥下去痰消癥無。
由于半夏生用是有毒性的,誤食或過量是有危險的,因此市場上生半夏不多見,其炮制品常見有三種:法半夏、姜半夏及清半夏。此外還有“京半夏”,但由于炮制工藝復雜,基本上消失不見了,常用清半夏替代。
半夏的鑒別要點其實就一句話:莖痕偏向一邊,莖痕周邊麻點狀根痕密布,下端鈍圓,非對稱。芽頭(莖痕)偏左邊;右邊是老組織,老栓皮脫落后看起來光滑;左邊的新組織,生長和分化的比右邊快和多,最后就不對稱了。詳見下圖。
半夏的炮制品也是各有各的特點。
法半夏:呈類球形或破碎成不規則顆粒狀。表面淡黃白色、黃色或棕黃色。質較松脆或硬脆,斷面黃色或淡黃色,顆粒者質稍硬脆。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氣微,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
姜半夏:呈片狀、不規則顆粒狀或類球形。表面棕色至棕褐色。質硬脆,斷面淡黃棕色,常具角質樣光澤。具有溫中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氣微香,味淡、微有麻舌感,嚼之略粘牙。
清半夏:呈橢圓形、類圓形或不規則的片。切面淡灰色至灰白色,可見灰白色點狀或短線狀維管束跡,有的殘留栓皮處下方顯淡紫紅色斑紋。質脆,易折斷,斷面略呈角質樣。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氣微,味微澀、微有麻舌感。
市場上半夏的常見偽品是:水半夏和虎掌南星。
水半夏主要特征:長圓形、錐形,須根痕較大,殘留栓皮紅褐色,一端尖。往往加工成姜半夏或法半夏。
虎掌南星主要特征:扁球形,莖痕處于中間,較為規則和對稱,平座時“四平八穩”。
不管是半夏,還是偽品水半夏和虎掌南星,都會用硫磺熏制,傳統以為半夏以質堅實,斷面白色,富粉性,氣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者為佳。其中的“粉性”很大程度上就是硫磺熏制出來的。
二哥網是顧問型購物消費指導網站,您身邊的購物消費指導專家!為消費者提供***的購物消費知識,幫助消費者解決購物消費中的各種困擾,讓購物消費更***、更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