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欲平靜以聽其辭,觀其事、論萬物、別雄雌。雖非其事,見微知類。
譯言:自己先要平靜,以便聽取對方的言辭,考察事理,論說萬物,辨別雄雌。雖然這還不是事情本身,但是可以根據細微的征兆,探索出同類的大事。
啟迪:圣人言:“經起秋毫之末,揮之于太(泰)山之本。”萬事萬物在開始時就像秋毫之末一樣微小,一旦發展就像泰山一樣宏達。可見宏大是從細微那里來的,認識宏大應該從細微開始,當事物一旦已經發展到宏大的階段,它就已經是既成的事實而被眾人所知并無法改變了。
所以要從細微處著眼而預見未來的趨勢,但能做到這點的人是很少的。無怪乎鬼谷子感慨說:“事之危也,圣人知之。”
見微知著需要強大的觀察力,察己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還需要開闊的思維與聯想。凡人只見蘋果熟透落地,牛頓卻從中發現萬有引力定律。正所謂“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倘若不能以小見大、防微杜漸,往往會釀成大禍。
說話一定要因人而異
故與智者言,依于博;與博者言,依于辨;與辨者言,依于要;與貴者言,依于勢;與富者言,依于高;與貧者言,依于利;與賤者言,依于謙;與勇者言,依于敢;與愚者言,依于銳;此其術也,而人常反之。
譯言:所以與智者談話,就要以淵博為原則;與拙者說話,要以強辯為原則;與善辯的人談話,要以簡要為原則;與高貴的人談話,要以氣勢為原則;與富人談話,要以高雅瀟灑為原則;與窮人談話,要以利益為原則;與卑賤者談話,要以謙恭為原則;與勇敢的人談話,要以果敢為原則;與上進者談話,要以銳意進取為原則,這些都是與人談話的原則。然而不少人卻常常背道而馳。
啟迪:有些人認為,我們每天都開口講話,再稀松平常不過了。其實不然,一句話可以使人反目成仇,也可以改善人際關系。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意思是,通過一句話就可以透視出這個人的智慧與否,所以說話一定要謹慎。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古人有很多關于小的成語“見微知著”“以小見大”等等,也有數不清的關于細節的故事。
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總能在關鍵時刻發揮大作用。
一點小細節,工作更出色
有很多人總會抱怨上天不公,給予自己的機會太少,但其實上天是公平的,只是你沒有抓住小細節。
一個小數點的標錯就可能導致巨額損失,一個詞語的錯誤可能引發各種誤會。
馬云曾說“做企業贏在細節”,張瑞敏也曾說“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在海爾創立之初面對質量不合格的冰箱選擇砸毀不銷售,正是這種注重細節注重質量的行為贏得了消費者的信賴。
企業如此,個人亦然。在工作中切忌馬馬虎虎,差不多就行,你的一點差不多到頭來會差很多。
你的每一個敷衍不認真都是將機會從自己身邊推走,大家都是有眼睛的,你什么樣大家都看得清楚,如果你一直“差不多”就行,那沒有人會信任你,把工作交給你,你在工作上更進一步也就不可能了。
一點小細節,家庭更和諧
家庭生活要想和諧,也要注意小細節。家庭生活就是不同脾氣不同性格的人聚在一起本相互磨合相互體諒的過程。
要想家庭和諧,就要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懂得“察言觀色”。
當愛人進門臉色不好時,可以柔聲細語詢問她是否身體不舒服,不要看到她臉色不好,你的臉色也變得不好。硬碰硬是家庭關系緊張的開端,家庭生活講究以柔克剛。
觀察家人在生活中的小細節,每個人都有自己愛吃的菜,都有自己喜歡的東西,可以在節日的時候給他們做喜歡吃的菜,或者送給他們喜歡的東西當做禮物,給家人們一個驚喜,這都是可以融洽家人關系的小方式。
一點小細節,孩子更優秀
有人說孩子優秀才是一個人最大的運氣,要想孩子優秀,也要注重小細節。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播種行為,就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就收獲性格;播種性格,就收獲命運。”
好習慣的培養對孩子們的成長尤為重要,孩子的習慣其實就是一些小細節。
在孩子小的時候,要讓他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玩完玩具后自己收拾整齊,用完東西后要把東西放回原處。
不要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時間過長,可以用繪本等書籍代替電子產品,不要孩子們一哭一鬧就答應他們的任何要求,當他們哭鬧時先不要理他們,等他們冷靜下來再好好跟他說。
孩子從小表現出的小細節,如果你不加以糾正,就可能變成壞習慣,影響孩子的一生。
生活中只有注重小細節,才能擁有大運氣。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不論是家人相處還是孩子教育,多關注小細節,真正讓小細節發揮大作用。
歡迎大家每天品讀大家讀書會平臺,
學中華傳統文化,傳播正能量!
愿家庭更幸福,事業更成功!
感恩天地滋養萬物!
感恩國家培養護佑!
感恩父母養育之恩!
感恩老師諄諄教導!
感恩大家的幫助,愿大家身體健康,心想好事成。愿所有眾生喜悅、安康、幸福、富足、豐盛、一切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