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和“築”,本是兩個字,現已經簡化合并為一個“筑”字,看看兩者有什么區別?
【筑】,竹+鞏
形聲會意合體字,竹鞏為筑,竹聲。
“竹”,此處表示竹制樂器,
“鞏”,工+(手)
手握工具。
此處表示是抱持工具,表示“筑”為抱持樂器。
【筑】本義:古擊弦樂器名。
《風俗通》:狀如瑟而大頭,安弦,以竹擊之,故名曰筑。顏師古曰:筑形似瑟而小,細項。《廣韻》:筑似箏而十三弦。
此樂器現已失傳,大體形似箏,頸細而肩圓。演奏時,以左手握持,右手以竹尺擊弦發音。
字形演進:
組詞:
擊筑(擊筑)、笙筑(笙筑)
鼓筑(鼓筑)、悲筑(悲筑)
成語:
悲歌擊筑(悲歌擊筑)
擊筑悲歌(擊筑悲歌)
例句:
筑,以竹曲五絃之樂也。——《說文》
高祖擊筑。(高祖擊筑。)——《史記·高祖記》
漸離擊悲筑。(漸離擊悲筑。)——陶淵明《詠荊軻》
【築】,筑+木
形聲會意合體字,筑木為築,筑聲。
“木”表示木制構造,
“筑”表示擊筑土“築”搗。
本義:筑墻。古代用夾板夾住泥土,用木桿把土砸實。
引申出如下字義:
1、搗土使之堅實。
《儀禮·既夕禮》:「甸人築坅坎。」
漢·鄭玄·注:「築,實土其中堅之。」
2、建造。
如:建築、築路。
《左傳·莊公元年》:「秋,築王姬之館于外。」
《史記·卷一一○·匈奴傳》:「漢為單于築邸于長安。」
3、捅、刺。
《西遊記·第八回》:「他撞上來,不分好歹,望著菩薩舉釘鈀就築。」
4、宅第、居室。
如:小築、雅築。
宋·史浩《驀山溪·清談無限》:君侯灑落,卜築開冰沼。三徑直危樓,遍巖隈、幽花香草。
5、搗土打墻的木杵。
《左傳·宣公十一年》:稱畚築,程土物。
唐孔穎達正義:築者,築土之杵。
唐·盧肇《漢堤》:披峴斲楚,飛石輓土,舉築殷雷,駭汗霏雨。
字形演進:
組詞:
建築(建筑)、構築(構筑)、築牆(筑墻)
築路(筑路)、築壩(筑壩)、築堤(筑堤)
成語:
築壇拜將(筑壇拜將)
道傍之築(道傍之筑)
債臺高築(債臺高筑)
築臺募士(筑臺募士)
例句:
築,搗也。(築,搗也。)——《說文》
築場圃,十月納禾稼。
(筑場圃,十月納禾稼。)——《詩·豳風》
北築長城。(北筑長城。)——漢·賈誼《過秦論》
總的來講,“筑”和“築”,本是兩個字,現已經簡化合并為一個“筑”字,也就是說:
“筑”的繁體有兩種寫法:“筑”和“築”。
“筑”在表示古代樂器時繁體寫作“筑”,如“擊筑”;
“筑”其余繁體寫作“築”,如“建築”、“築造”。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我是@漢字谷主,歡迎關注!
【專注說文解字、快速識字、古汀大語文、海外漢語,古汀漢字思維館】
學習漢字思維及大語文素養的***!請關注本號,私信留言”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