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園狼館中沒有看到狼,卻看到了狗,這是怎么回事?
近期,人們在武漢一家動物園歐亞狼館中沒有看到狼的身影,卻看到一只黃色的土狗正在東張西望,雖然畫面很有喜感,但仍有一些游客認為被欺騙了感情,指責動物園用狗代替狼。
實際上,這是誤會動物園了,原來這個狼館中關押的是前任狼王,前任狼王因傷退役后,在原種群的地位會一落千丈,其他狼為了討好新狼王會不斷欺負它,動物園工作人員擔心這頭狼會有生命危險,因此將它單獨關押起來。
我們知道,狼屬于群居動物,雖然在食物豐富的季節也會單獨行動,但它們還是需要社會化活動,長期的獨居會讓狼抑郁寡歡。為了緩解前狼王的心情,工作人員為狼王找了一頭大黃狗作伴。
大黃狗的體型和狼王相差無幾,狗其實是狼的亞種,在新石器時代時,一些覓食能力較弱的狼會盤旋在人類營地附近,撿拾人類吃剩的食物。人類也會捕捉一些狼幼崽,并將其中一部分養大,其中具有攻擊性的狼會被人類殺死,性格溫順的狼能繼續繁衍下一代,就這樣久而久之,狼就被人工馴化成了狗,并參與到人類的生產之中,比如:幫助人類狩獵,放牧,看家護院,以及夜間提供警戒功能等。
工作人員介紹,這條狗是在2017年時進入到狼館之中陪伴狼王,當時狗的年齡只有2歲,正值壯年。而狼王面對新伙伴并沒有排斥對方,很快就接納了對方。而狗仗著狼的“寵愛”,還會搶狼的食物,工作人員有時不得不給狼開小灶。
狼群中的哈士奇狗狗進入狼館之中,并被狼接納的案例并不少見,幾年前就曾經發生過。
2016年11月,有網友發帖表示,自己在動物園的狼館中發現了一只哈士奇,只不過哈士奇的爪子出現了傷痕,走路時一瘸一拐。網友擔心把哈士奇放到狼群中非常危險,尤其是狼群會欺負它。
網友發帖之后,網友們瞬間開始心疼這只哈士奇。不過沒多久,就迎來了動物園的回應,原來這只哈士奇的傷痕并不是狼所致,而是籠舍內突出的鋼筋焊接邊角刮傷了哈士奇。
工作人員表示,這頭哈士奇并不是空降到狼群中的,而且它的血統并不是純正的哈士奇,而是哈士奇與狼的混血兒,由此可知它的媽媽和爸爸之間一定有過一段曲折的愛情故事。動物園在引進這群狼時,這頭哈士奇就在狼群之中了,可能是因為從小和狼一起生存,種群中的狼非但沒有排擠它,而且這頭哈士奇在種群的地位還比較高,可謂是“狗生巔峰”了。
盡管在動物園中,狼和狗能夠和諧相處,但并不代表著野生狼能夠接納狗,2021年齊齊哈爾發生了一起狼進村攻擊家畜的事件,在這起事件中,4頭狼團隊作戰,將村民家3頭羊,1只狗咬死并拖走。
狼和狗為啥沒有生殖隔離?我們知道,當兩個物種長時間無法進行生殖交流時,兩者之間就會積累越來越多的差異,等到差異足夠大時,就形成了生殖隔離,再也無法進行生殖交流。
比如:獅子和貓雖然都屬于貓科,但兩者已經無法進行生殖交流。而狼和狗似乎是例外,它們竟然還能產下后代,那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事實上,雖然狗和狼并不屬于同一個物種,但狗是狼的亞種。但是生殖隔離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存在著很長的過渡期,在過渡期內,兩種不同的生物會存在繁殖能力下降,或者只能生產特定性別的后代。
狗是由狼馴化而來的,雖然很長時間以來,它們都難以進行生殖交流。但是它們分家的時間并沒有非常遙遠,而是在1-4萬年前才從狼馴化成狗,在原始社會里,狼甚至會和人類馴養的狗進行生殖交流。
因為兩者分家的時間并沒有非常遙遠,所以它們兩者之間仍舊能夠進行生殖交流。但是,狗在被馴化的過程中,又根據不同的需求馴化成了多種品種的狗,其中一些品種與狼的體型差異太大,兩者已經無法進行生殖交流,比如:吉娃娃,西施犬等。
#動物園##狼##狗##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