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孫小寧
夏天到了,你是否還在為如何挑到一個甜瓜而絞盡腦汁?是否還在像買彩票一樣盲目賭瓜聽天由命?是否還在因買到“苦”瓜束手無策望瓜興嘆?不是吧不是吧?還有人沒看到這篇干貨科普嗎?本期不說廢話,所有文字只有一個目的:帶你挑到最甜最香的西瓜!挑一個甜一個,不甜火速來狙我!
西瓜最早出現于非洲,由唐朝引入我國新疆,五代時期擴展到中土。西瓜歷史悠久,一經到來就在華夏穩穩扎根,擁有不可取代的“夏日水果之王”衛冕榮耀。西瓜解暑生津、利尿消腫、調節血壓、保護心腦血管、美白防曬,消除疲勞……炎炎夏日,西瓜早就成為了人們的最佳伴侶,沒有人可以拒絕甘甜鮮美多汁的西瓜,就像沒有人可以阻止每一個夏天的到來。
今天發布最全“西瓜使用說明書”,從購買到食用到存儲以及注意事項,帶朋友們全面集中挑瓜,直接一步到位!以下將通過盤點西瓜品種+分享挑瓜攻略的方式,保證你在整個瓜堆之中找到最靚的仔!
1、黑美人
常見瓜種,我國多地種植。表皮接近墨綠至黑色,皮薄餡大(瓤紅),果肉肥美,甜度在瓜中名列前茅。
一口下去爆汁爽口,回味無窮!但價格也略微昂貴,不過好在比較苗條,一個四五斤左右,二十來塊就可體驗西瓜中的“輕奢小資”風。作為西瓜,它最為出挑的部分就是它與眾不同的外觀,和別具一格的名字,“美人”無價,但黑美人我們可以盡情享用!
2、硒砂瓜
瓜中富含硒元素,主產寧夏中衛香山一帶,現在正是上市的好時候,屬于時令水果,皮厚耐儲存,保質期長,可以一直吃到十月末。
此瓜被稱為“石頭縫里長出的西瓜”,蓋因種植土地會被瓜農鋪上碎石塊,瓜皮有明顯嗑痕,因此又稱“石頭瓜”。硒砂瓜個頭較大,一個二三十斤,頗有“全家桶”風格。
硒砂瓜甜度高,含糖量高達18%,哪怕是靠近皮的地方也很甜,并且富含多種微量元素,西瓜大戶必買首選!
3、麒麟瓜
身圓個兒小籽多,甜度一般,市面最為常見,種植周期只需要兩個月,成本相對較低,屬于“大眾親民款”,但近年來培育出了麒麟瓜王,據說口感已賽過黑美人,籽也少,不信謠不傳謠,吃瓜人士請親自嘗試!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海南麒麟瓜。
每年四月份就已經上市,皮脆瓤紅,質感綿密,這種瓜比較“主動”,切開可聽到裂紋“撕拉”聲,口感鮮美,屬于瓜中佳品,好這口的可以閉眼入!有人說麒麟無籽西瓜是“福音”,也有人覺得沒有靈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海南麒麟西瓜由人工培育,通過細胞減數分裂形成無籽,足以證明了我國科技的進步,科技造福人類,我們應該予以支持!
4、早春紅玉
非常早熟的一款瓜,吃瓜人士前期就靠它。保鮮時間長,但皮薄不耐存儲。肉質脆嫩,甜而多汁,主產山東和長江中下游一帶,5月份即可上市,海南麒麟雖然早,但北方人想就近吃瓜,還得我們早春紅玉呀!
5、三白西瓜
區域性特產,處于河北邢臺威縣,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歷史悠久,世代傳承。顧名思義:白皮、白瓤、白籽。皮如玉、瓤如脂,籽如珠。
富含氨基酸、口味甘甜,汁水含有玫瑰蜂蜜幽香。具有食用、藥用雙重價值。可做菜、涼拌、做餡。當地民間傳說,此瓜種為王母娘娘所授予,曾是明清兩代皇室貢品。堅信科學,但不可否認的是,多方考證,三白瓜在全國范圍內,乃威縣特有,屬于貨真價實的“專屬饋贈”,有機會吃到的,一定不要錯過!
6、夏縣西瓜。
又是區域性特產,處于山西運城夏縣,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瓜形端正飽滿,“吹彈可破”,色澤鮮亮,口感酥脆香甜,糖高水足。每年五月中上市,供不應求,
吃起來能聽到松脆的聲響,這對吃貨來說,大大增強了夏日幸福感。
7、特小鳳
是改良品種的西瓜,在90年代后引入內陸,瓜形普遍較小,每一個約三斤左右,果肉是黃色的,細膩脆甜多汁。在多地區都有種植,價格適中,西瓜籽極少,缺點就是因其水分太多,有時容易開裂。
8、甘美西瓜
甘美西瓜也俗稱“甘美4k”,因為它們體重很平均,大多數每個都在四公斤左右,因此而得名。此種西瓜原產自江蘇鹽城,它的特點是能夠站著成長,也因此有“站神”之稱。建議有條件的朋友要去原產地購買,其他地方也有,但只有鹽城的最正宗!價值要高于其他西瓜,但也確實好吃得多!
9、美都西瓜
美都西瓜屬于雜交品種,一般在大棚里種植,生長周期較長。這種西瓜之中無籽的最好吃,清脆甜美多汁,纖維少,這一點讓它很受歡迎。價格比麒麟瓜貴,屬于瓜中偏上等。它的瓜瓤非常鮮艷好看,拍照甚至無需濾鏡!當然,好看也好吃,在此強烈推薦。這種瓜“出道”時間不長,但已經備受好評,口碑相當不錯!
西瓜品種多種多樣,除去上面詳細介紹的種類之外,還有京欣、花皮、蜜寶、樂寶、巨寶、甜王、冠龍……等等,沒錯,這些都是西瓜的名字,希望它們可以越來越優秀,越來越好吃,才能夠在我們這群吃瓜人士的世界之中擁有姓名。大家在購買西瓜時,也可以自行嘗試,畢竟夏天這么漫長,我們有大把時間和它們認識!
看了這么多的西瓜,想必大家也是十分手癢,迫不及待想要挑上一個回家。那么干貨內容就到來了。今天就給大家詳細說一下,如何挑到一個真正甜美的好西瓜。!
看紋路。有句老話說得好:紋路寬,西瓜熟,紋路窄,西瓜生。
西瓜的紋路要整齊規律,保持均勻,還要清晰粗大,排布順眼。我們購買時仔細觀察西瓜皮紋,選擇寬條工整的入手,遇到條紋扭曲的直接換下一個!
看顏色。西瓜越綠,成熟度越高,不要挑霧白色的瓜,看起來面黃肌瘦的更不要買。值得注意的是,靠著地面表皮顏色發黃的西瓜同樣是好瓜。如果是黑美人,就選光澤度高的。有些瓜是瓜農剛摘下來不久的,表皮還沾著泥土,影響觀看挑選時,可要求瓜農把瓜身擦干凈,畢竟若是真的挑對眼了,可就直接把瓜抱走了!
看瓜蒂。越新鮮的西瓜,瓜蒂顏色就越翠綠。相反,如果瓜蒂枯黃干燥,說明已經離開瓜藤太久,不新鮮了。瓜蒂彎曲的西瓜甜,瓜蒂又粗又直,說明還沒熟。真正新鮮的落地瓜,瓜蒂青澀稚嫩,仔細一聞,甚至能聞到植物特有的氣味兒。如果是儲存很久才拿出來賣的瓜,瓜蒂早就失去水分枯黃干硬,這種瓜內部肯定也不新鮮了。
看肚臍。瓜的“肚臍”就是西瓜底部那一圈,越小西瓜越甜,肚臍部位有凹陷,證明西瓜成熟了。注意盡量不要買畸形瓜。不管是圓頭尖頭扁頭大肚子等等……畸形果狹窄的部分必定不好吃,這種瓜不能品嘗只能“收藏”。畸形的原因的大多都是培育失敗、授粉不良等,我們要挑那些“盤靚條順”的下手!
拍一拍。很多人去市場能注意到,一些老人們買瓜時喜歡拍一拍。這種做法真的有用嗎?回答是肯定的。拍西瓜的確有一定的科學依據,那是因為生瓜水分多,皮瓤硬,拍的時候音調更高,聲音更脆。熟瓜聲音沉悶、音調低。要注意的是,如果聲音沉悶毫無震感,則證明這瓜熟過頭了。反之聲音清脆無震撼,證明沒熟。真正的時令好瓜,就得聲音悶,且托瓜的手能感覺到震感。大家實驗之后,一買一個準兒!
摸一摸。大家用手指摸瓜皮的,如果不戴手套直接接觸,可以感受一下西瓜皮的觸感,如果覺得瓜皮又硬又滑,則是好瓜。而如果瓜皮黏粘或發軟,就不建議購買了。這種***同樣也適用于香瓜,哈密瓜。西瓜表皮很厚,如果連瓜皮摸起來都軟黏,內部肯定也已經不好吃了。
比一比。我們用肉眼去觀察,兩個品種相同,大小一致的西瓜,把它托舉起來,比較輕的那一只就是成熟度高的瓜,重的那個很可能沒熟。究其原因,西瓜成長到了后期會有很大一部分水分隨著蒸騰作用被消耗掉,也是這個原因沙瓤才會出現,沙瓤通俗來講就是我們買西瓜最看中的“糖分”呀!所以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樣體積的西瓜,買輕的那一個,肯定比重的甜。
大家在買瓜時多參考以上建議,便可成為選瓜大神!同時我們要注意的是,售瓜地點有很多,無論是批發市場、街邊路口的運貨大車里,還是超市精裝的保鮮膜下,每一種瓜都有屬于它自己的歸宿,只要能挑到好瓜甜瓜,出身在哪兒并不重要!
在此也是給大家一個小技巧。就是北方的西瓜相比起來要比南方甜,旱天的要比澇天的甜。買瓜最常用的妙招還是聽聲音。所以大家買整瓜的時候可以多嘗試。如果是一兩個人的話,可以去水果店買半個西瓜,這樣一次容易吃完,而且水果店的西瓜一般都很新鮮,能解決很多麻煩。
我們吃西瓜,也別忘了好好儲存,一次性吃不完,最好用保鮮膜包裹好,放進冰箱冷藏,時間也最好別超過12小時。冰箱內部此時不要放置其他味道很大的食物,否則很容易串味兒。比如放進去一塊兒西瓜,就不適合再放香菜了。不然下次拿出西瓜來吃,很容易吃到一股香菜味兒。
切西瓜的刀一定要洗干凈,在之前不要切過一些有異味的肉菜食物,西瓜原本清甜甘冽,很容易被“污染”,但凡且過其他東西,都容易沾染上奇怪的味道,一個有腥味的西瓜,非常影響口感。
還要注意切西瓜的案板!前幾日的微博熱搜:隔夜冰西瓜一口吃下8400個細菌。相關實驗室對多種切西瓜的***進行了細菌培養實驗。實驗證明:切西瓜應該用專用的菜刀案板。如果細菌數量過多,接觸到致病菌,就會生病、拉肚子。所以在切西瓜之前,要仔細處理好和西瓜接觸過的所有工具,也包括叉子和勺子等等哦
而且,根據《膳食指南》相關內容,正常人一天水果攝入量在兩三百克,當然夏天炎熱,可以酌情增加。但寒性體質、腸胃不好的朋友還是少吃為宜。西瓜雖美味,卻也不適合吃太多。它含糖量大,如果一次性抱著半個用勺子挖著吃,就很容易發胖,不利于漂亮姑娘們在夏天保持體型,***可隨意暢享。
除此之外,給大家提供一個有意思的冷知識:中國產的西瓜=全世界西瓜總和,然而,出口量卻不足1%。原因很簡單:都被我們國民內部自銷了!中國的“吃瓜”群眾還真多啊!
沒有給大家標注每種西瓜的價格,是因為在市場上,不同時間、地域,甚至精確到不同超市,價格都是不同的,但總體來說,西瓜屬于我們大家都可以吃得起的真正親民水果,夏天沒有西瓜就沒有快樂,趕緊照著我說的***去挑一個回來吧!
實驗階段
前面幫大家小科普了一下市面上賣的西瓜的種類,省的每次去水果店看到西瓜好像都一樣,不是大點就是小點的,這回自己也會挑了就不擔心被商販蒙了,那這些習慣究竟哪個好吃呢,很多市面上賣的貴的西瓜到底有沒有道理呢,我也是運用上面的知識挑了不同種類的習慣,今天就要看看哪個習慣更好吃。
為了這次實驗我也是拼了,在高達35度的天氣抱回來了這么多大西瓜可把我累壞了,把這些西瓜賣齊我足足跑了3家生鮮超市,水果店和大型商場,最遠的距離我家20公里!
三白西瓜、夏縣西瓜,甘美西瓜,美都西瓜逛了一天是真沒看到,不過我買回來的這五種習慣已經比較有代表性的了,相信大家看過上面文章也能大體的猜到這些習慣的名字了,從左邊到右邊依次是特小鳳、黑美人、早春紅玉、麒麟西瓜、曬砂瓜。
這些西瓜都是市面上賣的比較好的,比較常見的,公認比較好吃的,選的這幾個也都是經過我挑選的,各個長的俊,而且拿在手上拍了之后聲音發悶一點,手部有震感,當然那幾個大的我一只手是拿不住的,只能放在上面側了。
還就是上面說了看這個肚臍部位明顯的凹陷了就證明已經很熟了。
肚臍越小西瓜越甜,買這樣的指定沒錯了。
下面給大家都切開來看看吧。刀法還是不錯的,不得不說切西瓜真解壓,尤其是一些切了6個大西瓜,一切還帶出來一股清涼味道,還挺好聞的。
按照剛才的順序排列開,我選的瓜還都是可以的哈,一個個明顯都是熟透了的,因為我的工作也是長期和水果打交道,這個西瓜的好壞除了常它的口感外還能通過測糖度,出汁率來看好不好吃。
含糖量測試
我準備先測下糖度,我挨個咬一口說哪個更甜你們肯定也不信,而且我嘴也沒那個精度,下面有請我的神奇——數顯糖度計,這東西一般人家還沒有呢,別看小價格可不低,不總用的人買著還真不劃算,不過有了它的話就能很中肯的測出這些西瓜的甜度了。
用起來也比較簡單,把黑色的蓋子打開把果汁滴入里面后3-5秒鐘就會顯示含糖量的數值了,西瓜的平均含糖量一般在4%-7%之間,下面咱們就按順序挨個測下甜度吧。
第一個是特小鳳,黃色的果實使它和其他平平無奇的紅***分開來,不過這個甜度來講比較普通,含糖量是5%的一個情況不是很高,但是在正常西瓜含糖量當中,而且果實比較飽滿,色澤也是晶瑩的黃色,不會存在沒熟一說。
第二個出場的是黑美人,含糖量的值是7%,比特小鳳甜出兩個百分比,也算是西瓜里面含糖量可以的了
第三個測的是早春紅玉,含糖量和黑美人一樣是7%,網上說西瓜含糖量在4%-7%果然沒有騙我,這幾個西瓜都是比較熟的而且賣的也都不錯含糖量真的沒有超過7%,看看剩下兩個個有沒有可能突破的吧
第四個測的是現在市面上賣的比較火的麒麟西瓜,測完之后我都蒙了趕緊好好擦拭了之后又測一次,結果都是13%!含糖量都快超過前面兩個一半了,比特小鳳高出一倍多竟然,之前吃就覺得很甜不過沒想到比前幾個高好多啊,真是沒想到,我越來越期待下一個硒砂瓜了。
硒砂瓜的含糖量也不低了,足足有9.5%了,排名第二還算可以的了,而且個頭這么大還能保持這個甜度真的很不錯,吃著也爽啊。
那么如果從含糖量來講的話排名是麒麟西瓜>硒砂瓜>黑美人/早春紅玉>黑美人,這個甜度也不能一概而論,有些人可能還不喜歡吃太甜的呢,甜的固然好吃但是現在人生活好了,吃的也好,都倡導底油低糖,所以我感覺除了甜度之外出汁率更加重要,吃習慣主要就是想解暑降溫的,吃一口冰鎮西瓜咽下滿口的汁水那才叫爽呢。
出汁率測試
出汁率的話我用之前買的摩飛原汁機來測,原汁機的好處是它是利用壓榨原理把果肉的汁水和果肉分離,出汁率更高,剩下的果肉幾乎就不剩下什么水分了。
公平起見我用秤挨個切下每個西瓜200g,看下出汁情況。
特小鳳200g
黑美人200g:
早春紅玉200g:
麒麟200g:
硒砂瓜200g:
把西瓜切好之后從摩飛原汁機頂端放入后自動壓制,果肉從側門的口分離了出去,果汁流入瓶子內,可以看到經過壓榨之后的果肉幾乎不含什么水分了,而且這種壓榨方式能保持果肉纖維,讓果汁的口感更細膩。
壓好了之后把每個果汁倒入相同的杯子里,按照之前的順序擺好很清晰的就能看到這五個西瓜的出汁率情況,為了保證公正我不僅把重量控制住1g,西瓜我也是從中間取一塊再從底部區一塊,避免不同位置的水分含量不同。
大致一看的話感覺這幾個本子里的西瓜汁高度都差不多,如果換個方式看的話還是很明顯的,嘴甜的麒麟習慣是出汁率最低的,其次是特小鳳和硒砂瓜,他們的高度基本是一平的,最大的西瓜和最小的出汁率竟然差不多也挺有意思的。出汁率最高的是黑美人,第二是早春紅玉。
發現一個新大陸就是這個特小鳳真的很適合榨汁喝,首先它的顏色很好看,搭配做一些氣泡水起泡酒都很好,糖度沒有那么高反而更能襯托出其他食物的味道,可以DIY做點氣泡果汁起泡酒之類的,可以搭配橙子百香果做一點夏熱飲品。
這么多西瓜哪個口感好
試了這么久終于該吃了,挨個咬了一大口測測口感如何,口感是根據甜度,出汁率和口感的一個綜合測評,我這次不想挨個評分,只想說一下不同品種西瓜帶給我的不同感覺和適應于哪些人吃。
第一個特小鳳雖然它在測試甜度上百分比最低,但是上文也說了做果汁的話色澤好看可以搭配其他水果或者是起泡酒引用。比較另類的顏色也讓它更與眾不同,現在人講健康生活,低糖也不是壞處,送禮送長輩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一盒怎么也能裝6個。
黑美人可能是出汁率高的原因感覺吃著就特別解渴,甜度比較適中,適合所有人群,西瓜子也是最大最黑的,果肉和外皮顏色都深,果然是個“黑美人”。
早春紅玉是沙瓤的,我就特喜歡沙瓤的,總感覺沙瓤才是西瓜中的極品,所以我感覺這個口感是最好的,甜度適中,汁水飽滿。
麒麟西瓜是最甜的,這個是我沒想到的,而且基本沒有子,就是那種能切一塊全賽到嘴里直接能咽進去的感覺,冰鎮一下吃著更爽,總結是甜度夠,沒有子吃著更爽。
硒砂瓜,超大個兒的,局部有子,局部無子,果肉厚實爽口,甜度適中,適合人比較多的時候吃。
我能想到的夏天就是空調,西瓜,WiFi無線,還有朋友們熱情的點贊!這個夏天有你們陪伴,漫長也不再孤單。
文章最后
先寫個聲明吧,本人對此次所有測糖環節負責。今年是因為雨水太大的關系,導致很多地方的西瓜水分太大,糖份降低,這些數據只是代表現在的!!!
個人感覺以上品種西瓜沒有好壞之分只是看自己喜不喜歡吃,很多東西還得是自己實際測一下才知道,不能光看網上的介紹,就像這次測試西瓜好多的實際測量值都和我預期的不太一樣呢,西瓜絕對是夏天的避暑神水果,我一周至少買兩次,我買的這些西瓜大家放心不會浪費,這些西瓜我叫全家吃吃三天也吃不完,所以我都分給小區物業吃了,夏天到了他們工作也挺辛苦的,看到我買這么多西瓜他們也是挺蒙圈的,哈哈,希望在這個炎熱的夏天這篇文章能讓你消消暑,別忘了點個贊給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