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途中用相機刻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歡迎來自各地的朋友在評論區留下你身邊有特色的美麗風景,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
每一個城鎮,或許都曾有過城墻駐守一方土地護佑子民萬千,當多數城墻淹沒在了歷史的波濤中,我們仍能從僅存的殘墻處觸碰到最真實的過往。穿過那夯土或磚石的城門,徘徊在郊野靜謐與城中喧嚷,穿梭于老城古韻與新區摩登,城墻連接著空間更跨越了時間,見證了太多的興亡舊事又浸潤了太多的紅塵煙火。日月如梭,任誰也抓不住流逝的光陰,可它卻將斑駁的字句盡數寫入了城墻。如今的城墻隨著城市的發展,漸漸被推進了城內墻角墻上熙來攘往,它并非冰冷的遺跡而是活著的歷史。
城墻離我們似乎很遠,那冰冷磚石砌起的嚴密堡壘,仿佛只在泛黃的書頁間留下過點滴墨跡。城墻離我們又很近,它伏在城鎮的土地上,默默注視著腳下人來人往,傾聽著歲月無聲的流逝。中國修筑城墻的歷史非常悠久,古城墻是中華民族文明發展的重要標志,也是中華文明歷代傳承的有力見證?,F存較完整的中國古城墻有北京城墻、西安城墻、南京城墻、荊州城墻、襄陽城墻、開封城墻、平遙城墻、崇武城墻、汀州古城墻等多處,殘破或完整,都見證著一段段特殊不可磨滅的歷史。
城墻,本是古代軍事防御設施,由墻體和其它輔助軍事設施構成的軍事防線,為應對戰爭,使用土木、磚石等材料,在都邑四周建起的用作防御的障礙性建筑。經過歷史的沉淀,城墻也成為了人文風景,人文風景的美麗,美在自然,美在天人和諧。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清冽,樓閣掩映于群峰流水之間,玲瓏秀麗,如入圖畫。故新西蘭朋友路易·艾黎老人認為中國有兩個最美麗的山城,一個是湖南的鳳凰,一個是福建的長汀。汀州古城墻,中國境內有悠久歷史的一處城墻。
長汀縣,位于福建省西部,武夷山脈南麓,南鄰廣東、西接江西,土地面積3104.16平方公里。長汀亦稱汀州府,是客家人聚居的第一座府治城市,被譽為“世界客家首府”,1994年長汀被列為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汀就是汀州古城墻的所在地。汀州古城墻始建于唐代大歷四年,即公元769年,城墻建于臥龍山之陽,其東沿山麓而下,瀕臨汀江向南逶迤伸展;其西順山麓經府背西竺庵而下,像一條“觀音掛珠”,披在城郭之上,美不勝收。
隨著歷史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舊時的城墻作為防御手段的功能已經消失,各地的城墻都成為文化古跡。汀州古城墻亦然,民國期間,因交通需要拓寬道路,城墻有些地段被拆除,有些城門也被廢,千年古城墻在風雨中不斷地受到侵蝕,成了殘垣斷壁,十分滄桑。汀州古城墻是長汀歷史的見證,長汀人民依然以她為驕傲,上世紀九十年代,長汀人民開始對她作了部分的修復。2013年,汀州古城墻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11月,長汀縣***重修的濟川門建成,立于汀江之濱,巍峨雄偉,氣勢磅礴。隨著長汀的旅游越來越火熱,長汀的古城墻也在不斷地修復修繕。汀州古城墻不僅是歷史文化的沉淀,更是長汀的標志。
古老的城墻載滿了時間痕跡,新修的城墻回顧著往日印記。觸碰每一塊磚瓦,每一寸泥土,它們如此厚重,載著倏忽年歲的榮辱沉浮,載著文明積淀的古都根脈,載著城中從古至今、日復一日的裊裊煙火,不絕不息。城墻,離我們并不遙遠,它不全然是厚重的歷史和冰冷的遺跡,更點染著今日的多彩,融入了城下墻角最平實安逸的生活,見證著匆匆過客的喜怒哀樂。
被老外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山城”福建省長汀縣,汀州古城墻建于唐代,緊鄰武夷山脈。拍植物、拍農村、拍老屋、拍古建筑古村鎮這些我們身邊親切的存在,生活中的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歡迎關注、收藏、轉發、留下你的只言片語。
本文由黃楊軍攝影原創,感謝關注,黃楊軍會一直在路上用相機記錄熟悉卻不平凡的美,用文字帶你一起漲知識看見更多親切不平凡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