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至元明走向衰退,但在清代呈現中興之象,涌現出一大批杰出的詩人,如袁枚、納蘭容若、黃景仁、龔自珍等,他們寫出了眾多精彩絕倫的佳作,在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讀清代的詩詞,必然要讀納蘭容若的詞作。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對納蘭容若贊揚道:“北宋以來,一人而已。”這樣的評價著實很高,足見納蘭容若詞作水平之高。
納蘭容若出生于豪門貴族,父親是位高權重的宰相納蘭明珠,母親為英親王阿濟格的女兒,一品誥命夫人。納蘭容若是家中的長子,他不需要擔心自己的前程,因為他注定會“前程似錦”。
納蘭容若天資聰穎,兒時便有“神童”的美譽,十四歲已名動京城,十八歲中舉人,二十二歲進士及第,二十四歲有詞集《飲水詞》,形成了“家家爭唱《飲水詞》”的場景,可見其詞的影響力之大??上於视⒉?,納蘭容若年僅三十歲便溘然而逝。
他現存三百多首詞作,內容豐富,其詞在清代詞壇有著極高的聲譽。在納蘭容若眾多的詞作中,這首《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無疑是最經典的一首,亦是知名度最高的一首,僅開頭一句便驚艷了古今,令人回味無窮。
《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這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寫得極妙,看似平淡卻飽含著豐富的情感,撩動人心。一個人,如果他在你的心里分量足夠重的話,無論歲月如何變遷,初見的一剎那,永遠是清晰難以忘懷的,是美好的回憶。
初見,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是快樂的,對未來充滿期許,但生活并不會按照你想要的方式進行,驀然回首,曾經滄海,存在于記憶中。
“何事秋風悲畫扇”借用漢成帝妃子班婕妤被棄的典故。班婕妤,才貌雙全,初入宮廷,因美而賢,深受君王的殊寵??墒?,有一天,趙飛燕來了,她所有的寵幸戛然而止,昔日的山盟海誓都已成空,正如詞中所寫:“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p>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說的是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驪山,明皇與楊貴妃最初相遇地方,之后,明皇是沉溺了,正如白居易《長恨歌》中所寫:“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p>
明皇和楊貴妃在長生殿中有過山盟海誓,永不分離,“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安史之亂爆發后,明皇入蜀,被迫于馬嵬坡賜死楊玉環,明皇的心中有無奈,有痛苦,“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p>
在楊貴妃臨死之際,她會不會想到和唐明皇初次見面的場景,她會不會后悔當初的選擇。若人生只如初見,該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