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曉①孟浩然春眠不覺②曉,處處聞啼鳥③。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詞句解釋】
①春曉:春天的清晨。曉,指天剛亮的時候。②不覺:不知不覺,沒有察覺到。③聞啼鳥:聽到小鳥的鳴叫聲。聞,聽到;啼,鳴叫。春夜適合酣眠,不知不覺就到了天亮,醒來聽見窗外一片愉快的鳥叫。昨晚似乎有一夜的風雨,料想庭院石階上一定鋪滿了繽紛的落花吧。【凋零之美】春宵夢酣,一覺醒來,天已大亮了。這時詩人的心中所想的,不是春游之樂,也不是春景之盛,而是在暗自揣測:昨天夜里的那場風雨,應該打落了不少花瓣吧。“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聯系詩的前兩句,可以想見夜里的那一陣風雨不是急風暴雨,當是輕風細雨,才能把詩人送入香甜的夢鄉,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麗。但是它畢竟帶走春光,詩人的一句疑問,隱含著他對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愁和惋惜。【寫作指導】“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唐朝詩人孟浩然的這首《春曉》,是值得反復朗誦的作品。它看起來樸實無華,但品起來卻是別有意趣。用坦承直白的語言,表達內心的真實感受,所起到的效果反而比精心雕琢更經得起玩味。如果你曾為了寫一篇一鳴驚人的文章而絞盡腦汁,不如學一學孟浩然的樸實自然吧。【智慧點撥】我們常常想著在一件事情上出新出奇,以贏得別人的肯定。如果能有創新和突破固然很好,但做事情最需要的其實就是一顆真誠的心。只要表達了自己的真實心意,不論用怎樣的方式都是不錯的。就像孟浩然的平淡閑適,不用刻意地修辭和裝飾,也能打動人心。我們與親友相處、學習生活,最需要的不是多么了不起的天才,而需要真誠的心靈。
來源:《給孩子講點美麗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