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流量向手機傾斜,而手機端的APP又讓瀏覽器變得不再舉足輕重。但對于電腦用戶而言,瀏覽器依然是大家日常離不開的工具:Opera、Chrome、IE、Edge(新老不同)、Firefox。
在這其中又有多款瀏覽器使用了相同的內核(渲染及腳本引擎),由于Windows版的Safari瀏覽器早已停止更新,所以下面的測試中不再使用它。
AnandTech在微軟SurfaceLaptop3上進行了測試,該筆記本電腦使用英特爾第十代酷睿IceLake平臺的i7-1065G7處理器,測試中使用最高性能模式。
WebXPRT腳本測試使用HTML5和JavaScript模擬實際任務,包括照片增強、OCR掃描、AI等等,Firefox在這項測試中稱為最大贏家,基于Chromium開源項目的新版Edge瀏覽器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超越了谷歌Chrome瀏覽器的表現。老款Edge甚至拿到了第三名,墊底的是。
Speedmeter2.0是由蘋果的WebKit團隊創建,不幸的是由于Windows版本從2012年開始就停更了,所以Safari無法在此飛翔。基于Chromium內核的新Edge再次拔得頭籌,谷歌Chrome屈居第二。
Kraken測試由Mozilla創建,所以Firefox能取得最佳成績也不足為怪。采用Chromium內核的新Edge、Chrome、Opera表現接近。
在HMTL5標準兼容性測試中,Chrome取得了最佳成績,墊底的則是一只腳已進棺材的IE瀏覽器。盡管新瀏覽器支持更多的HTML5更多,理論上應該能夠支持更多的網站,但實際上現在還有很多使用舊代碼的網站只能在IE瀏覽器中良好的運行。
瀏覽器電池壽命是近期大家關注的熱點,在歷經多年的發展之后,各款瀏覽器的性能以及HTML5兼容性都已經接近盡善盡美,兼顧節能就成了新的目標,而這也正是微軟和谷歌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從測試成績來看,被微軟放棄的老款Edge居然是節能標兵,其次是基于Chromium內核的新Edge,然后才是Chrome和Opera,Firefox屈居末席。
綜合來看,微軟的新Edge瀏覽器確實表現不錯,也難怪它能夠在國內外都收獲大量好評。你當前在用的是哪款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