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洲地圖
斐濟在左,大溪地在右,湯加在中間。
南太平洋歷史悠久的湯加王國,位于東西半球交接處,是“地球上最早見到太陽升起的地方”,也是大洋洲諸國中僅有的世襲王國。
湯加地圖
壹為什么從最西半球國家跳到最東半球國家?太平洋大洋洲主要島國介紹
湯加王國,通稱湯加,是一個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由湯加塔布、哈派、瓦瓦烏3個群島,172個大小不等的島嶼組成島嶼國家,西距斐濟650公里,西南距新西蘭1770公里,面積約有748平方公里,卻散布在比英國還大的25.9萬平方公里海域,南北延伸940公里。其中36個島常年有人居住。
湯加王國
湯加王國有5大行政區分別是:埃瓦島、瓦瓦烏群島、哈派群島、紐阿斯和湯加塔布島。首都努庫阿洛法所在地湯加塔布島。為全國最大島,面積257平方公里,占國土1/3,人口3.6萬,住有全國一半多人口。最遠的島嶼,距首都600多公里。
哈派群島
湯加群島大致按南北的方向排列,可分為東、西兩列。東列是珊瑚礁島,主要有湯加塔布島、哈派群島等,這些島嶼地勢低平,一般海拔高度不超過30米。西列為火山島,有托富阿島等十幾座火山島。所以湯加群島是由東面的珊瑚礁島和西面的火山島組成的。
最大的島嶼湯加塔布島
最大的島嶼湯加塔布島地勢平坦,是一個海拔僅10米的珊瑚島,島上有大片大片的椰子和香蕉種植園。附近的埃瓦島上覆蓋著茂密的熱帶雨林,是湯加最古老、海拔最高的島嶼,被譽為“南太平洋的香格里拉。卡奧島是一座海拔1046米的死火山,為全國最高點。
瓦瓦烏群島
湯加王國西部還有個“幽靈島”。1831年7月10日,在湯加西部海域中,由于海底火山爆發而突然冒出一個小島來,隨著火山的不斷噴發,它逐漸形成一座高60多米、方圓近5公里的島嶼。然而,當人們還在談論它并有所打算時,它卻像幽靈一樣消失在洋面上。過了幾年,當人們對它早已忘得一干二凈時,它又像幽靈一樣從海中露了出來。據史料載,1890年,它高出海面49米,1898年時,它又沉沒在水下7米。1967年12月,它再一次冒出海面,可到了1968年,它又消失得無影無蹤。就這樣,這個島多次出現,多次消失,變幻無常。1979年6月,該島又從海上長了出來。據科學家預測,如果今后火山不再噴發,該島仍有可能沉沒、消失。由于小島像幽靈一樣在海上時隱時現,所以人們把它稱為“幽靈島”。
白色沙子
湯加位于南緯20度上下,相當于北半球我國的海南島,為熱帶海洋性氣候。降雨量2000毫米左右,無四季之分,而有旱雨季之別,其實月月有雨,只是12月到3月間,更多一些而已。全國無河流,居民用水全靠水塘平時收集雨水備用。
太平洋大洋洲政治分區地圖
湯加總人口約10萬,98%都是土著,其余為歐洲人、華人和印度人。英語為官方語言,民間通用湯加語。
湯加人
湯加位于西緯173-177度之間,按說在西半球最西,應該是“地球上最晚見到太陽升起的地方”,因為日期變更線本來應在東西半球交接處,即東、西經180度線。向東跨過這條線,便是西半球,應將時間倒退一天;而向西跨過線便是東半球,應將時間撥進一天。
湯加王國地圖
可是湯加北面的斐濟和南面的新西蘭都地跨兩半球,一國同一天便有兩個日期,豈不亂了套。于是把“日界線”小幅調整了一下,略有伸屈。在南太平洋為適應斐濟和新西蘭的情況,向東移動了7度半。結果將夾在中間的湯加連帶劃入東時區,成了“日出之國”。在1999年12月31日,就有不少游客,甚至影星,來到湯加首都努庫阿洛法,住在“日界線飯店”,當夜在海灘迎接千禧年的曙光,這一慶典盛況通過電視向全世界轉播。
海底
貳千年古國:歷史上從未被完全殖民化歐洲人至1812年的探索
“湯加”屬于馬來-波里尼西亞語,其意為“南方”,湯加群島恰好在波里尼西亞中部的最南端處。
湯加意為“神島”、“圣地”。很早就有人定居。3000多年前波利尼西亞人在湯加塔布島定居。公元950年前后,湯加已形成國家圖依湯加帝國。據說湯加居民都是同一始祖的后代,而國王就是湯加始祖嫡系長子一脈相承的后裔。大約1470年,在位的國王第24世圖伊·湯加之子把他短暫的權力轉移給他的兄弟,稱圖依·哈塔卡拉瓦王朝。1610年,類似的權力轉移產生了第三個王朝圖伊·卡諾庫柏魯,其君主成為統治者。
湯加王國國王圖普六世
這種血緣關系使人民忠于國王和族長。湯加經歷了4個朝代,歷史上全盛時統治過斐濟、薩摩亞等島群。
湯加人木船
1616年,圖伊·卡諾庫柏魯王朝誕生的第六年,歐洲人首次接觸湯加,荷蘭航海家雅各布·勒梅爾來到北部的努奧圖布達布島。1643年荷蘭人塔斯曼則登上湯加塔布島和哈亞派島。
湯加大教堂
但歐洲人對群島的有效接觸始于1773年和1777年,英國庫克船長兩度到湯加勘察,受到島民熱情招待,原住民為他補充必需品,便呼為“友誼群島”。此后在19世紀,英國人用傳教***征服了湯加。他們1831年先使圖普王子皈依了基督教,1845年王子即位,稱圖普一世。王室聘請傳教士為顧問,甚至當首相。從1845年至1893年,湯加成為一個統一而獨立的國家。1862年,湯加廢除奴隸制;1875年11月制定了一部現代憲法和一部法典,建立了行政機構。19世紀末,全國上下都信了基督教。1893年喬治·圖普一世以96歲高齡去世,其曾孫喬治·圖普二世繼位。在他統治期間,1900年湯加與英國簽約,成了英國的“保護國”。根據與英國簽訂的條約(1905年修改),湯加一切外交事務經由英國領事處理,該領事對湯加的外交政策和財政問題有否決權。直到1970年6月4日實現獨立。
瓦瓦烏群島
在太平洋島國中,湯加是唯一在歷史上從未被完全殖民化、且一直保留其君主政體的國家。1998年湯加與中國建交,1999年成為聯合國第188個成員國。如今在湯加生活的華人約三四千人。
湯加風景
叁孤立的地理位置影響發展湯加王國位置圖。孤獨不孤獨?
湯加群島孤懸大洋,南距新西蘭2000公里,西距澳大利亞3000公里,距最近的島國斐濟也有幾百公里。這種孤立的地理位置影響了湯加與外部世界的聯系和國內經濟的發展。
湯加女性
湯加王國是個農業國家,農業是經濟基礎,鄉村地區依賴種植業與自給農業。種植薯類根莖植物,如木薯、芋頭、甘薯,還有咖啡豆、香草豆、面包果等,這是湯加人的口糧。其他作物以椰子、香蕉最重要,可供出口。養豬較普遍,人均一頭豬,也養牛,馬,羊。周圍海域遼闊,盛產金槍魚、鯊魚。但他們還用比較原始的漁具在沿海捕魚,產量不是很高,漁產僅供國內消費。這個島國糧食不能自給,要靠進口。但是,在湯加并沒有挨餓的人,因為大自然中可供食用的東西很多,如面包果、西米樹、野香蕉等。也沒有無家可歸的人,因為到處是樹木和大樹葉,隨時搭建起來當作房子住。
湯加街頭
工業基礎薄弱,僅有一些小工廠,包括椰肉烘干、椰油提煉、制刷子、織席、制樹皮布等。樹皮布是湯加和南太平洋地區的特產,這種布是將當地一種樹的韌皮弄薄晾干,并染上各色圖案制成,可以做裙子等,是跳土風舞最適宜的服裝。出口產品價格低,資源稀少,生產下降,人口快速增加,這些都成了1970年代和80年代經濟困難的原因。湯加出口農產品,主要是椰干、香蕉,換取生活用品,如食品、服裝、日用品以及機械、車輛等。外貿長期逆差,以僑匯和旅游業收入彌補外貿逆差。破記錄的旅游收益和在國外工作的湯加人的匯款使1991年的通貨膨脹得以回落。近年來發展旅游業成效顯著。這里每年能來四五萬游客,相當于本國人口的一半,帶來可觀的外匯收入。湯加人均GDP為4000多美元。
機場
全國有一個國際機場、一個國際貿易港,都在首都。島際交通靠5個小型機場,辟有定期航線。另有19艘共2.4萬噸商船,大船航新西蘭、澳大利亞和斐濟等鄰國。小船行國內諸島。較大的島開辟公路,總長400多公里,大小汽車1萬多輛。
基督教堂
肆“未受污染的田園城市”:全球首個迎接新的一天的城市市區街頭
首都努庫阿洛法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市區坐落在湯加塔布島的北海岸,擁有天然良港,可泊萬噸級輪船,是全國主要的外貿港,但外國船舶來得少,主要作島際交通樞紐,穿梭來往的大多是客、貨、郵于一體的交通船。飛機場建在島東南海濱臺地,距市區22公里,是全國唯一的國際機場。可起降中型客機。
海濱風光
努庫阿洛法臨海而建,地勢平坦。市內高層建筑不多,房屋整齊,大多都漆成乳白色,顯得清潔而明快。中心城區只有一萬多人,其余2萬人以社區形式串連在環島公路上,市民多兼農漁,日出而作,日沒而息。基本上沒有路燈,夜晚漆黑,靜得“萬籟俱寂”。沒有什么夜生活。人們過著怡然自樂的田園生活。這里看不到煙囪林立的工廠,聽不到機器的轟鳴,自然也沒有工業污染,被譽為“未受污染的田園城市”。
湯加市場一角
唯一的一條大街是海濱大道,從王宮直通海港。建于1867年的王宮,從前又叫維多利亞王宮,為三層木樓紅瓦頂,白粉墻。掩映于蒼翠的松林中,顯得端莊恬靜。首相府也是紅頂白墻。兩三棟小樓就裝下了所有的***機關。市內有一座英國式教堂,規模相當大。周日做禮拜,人總是滿滿的,國王陛下也常來親自參加祈禱。
湯加王宮
努庫阿洛法還有一處引人注目的古跡——巨石拱門,是座“三石塔”。兩邊壘起5米高的珊瑚石柱,上面橫一條6米長的石板,據說是1200年自用大型獨木舟從瓦里斯島運來的大石頭建筑的,作為當時王宮的入口。
由于地理上的優勢,努庫阿洛法成為全球首個迎接新的一天的城市。每年的元旦,全球的媒體均會報道努庫阿洛法新年的情況。
島上居民
伍以胖為榮,郵票之國——最早發行怪形郵票的國家湯加女性
湯加的美學標準與世相悖,胖男算俊男,胖胖的、無腰身算美女,湯加成年女性平均身高160厘米,而平均體重則達到73公斤。全國胖子冠軍是宣布湯加獨立的國王圖普四世,最重達209.5公斤。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列為最胖的國王。
湯加男子的“裙子”
人們為何發胖呢?一是因種族關系,湯加屬波利尼西亞人,波利尼西亞人一般長得高大魁梧;二是湯加人吃的都是淀粉含量高的食品,以薯類為主食,食量大,熱量值高;三是湯加終年氣候溫熱,人們不愛活動,睡眠時間過長,形成體內脂肪大量積聚,身體越來越胖,一個個都成了又胖又高的人。
但民俗擋不住全球化的世界潮流,以胖為美的觀念終于在20世紀末被沖潰。圖普四世國王親自在全國推動“瘦身運動”,以身作則,為減肥鍛煉。如今湯加人看起來只是略胖一些而已。
湯加王宮海底與鯨共舞
獻肥豬為最高禮儀。1993年中國企業與湯加合作,在皇家機場興建一座***,國王出席開工典禮,島民向國王獻肥豬,在全國挑選最大的、最肥的一頭,宰后敬獻給國王。載歌載舞向前,國王表示接受,全場歡聲雷動。國王隨即轉送給中國工程隊,表達了對中國的真摯感情。
胖國王與六角形郵票
湯加堪稱“郵票之國”,可與列支敦士登和圣馬力諾相比。該國以發行異形多變的郵票著稱。這些郵票因奇而少,成了集郵的珍品。湯加在1886年就開始發行郵票,圖案是圖普一世國王的側面像。湯加的郵票不光歷史悠久,更特別的是幾乎什么形狀都有:六角形、十字形、水果形、動物形、房屋形、地圖形等,甚至還有體育運動和名人剪影。有人半開玩笑地說,世界上有什么事物,湯加就敢印什么形狀的郵票。這些有趣的異形郵票,多以實物為形狀,比如湯加國的地圖、輪船、金幣、香蕉、花卉、手表等。
英聯邦郵票,英屬湯加王國1951年英國太平洋地圖和海島
1963年,湯加突破國際慣例,發行了一套6枚的圓形紀念郵票,這也是世界郵政史上最早的異形郵票,引起了當時的貨幣收藏家和集郵愛好者的極大興趣,也大大提高了湯加的知名度。
湯加軍隊在伊拉克2004
國家雖小,也要有自己的軍隊。湯加國防軍是一支由450名士兵組成的湯加王國武裝部隊,由3個作戰指揮單位、2個勤務支援單位(后勤部隊、訓練小組)組成,與另外約310名警察單位形成國家防衛力量。該部隊的任務是協助維持治安,巡邏沿海水域的捕魚區,并參與公民活動和國家的發展等項目。近年來,參與了聯合國在所羅門群島的維和行動,并參加了美國在伊拉克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