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你想要批判別人的時候,你要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個個都有你擁有的條件。——《了不起的蓋茨比》
本是溫暖人心的人間善舉,在網絡的劊子手下變得鮮血淋淋
這幾天上海一名女子給父親送菜,因為距離太遠,加上疫情防控,她加價一百元也無人配送,最后有一名熱心的快遞小哥出手相助,來回奔波幾十公里,原本1.5小時的路程,道路防控、電瓶車沒電,最終花了整整4小時才送到。
女子很感激,給小哥轉賬200元,小哥沒收,后面給小哥充值了200元話費。后來本來想在網絡上分享這個人間善舉,結果遭到了網暴。
“住在上海,才給200塊錢?”“你覺得這個價正常嗎?你在你們城市50多公里,兩百叫個跑腿試試叫不叫得到,***不出來這樣的事情。”“她雙十一買一百多個快遞,打游戲抽一兩千,然后說自己經濟困難……”“最少也得給500吧,畢竟是特殊時期,太摳門了!”
就這樣,原本感嘆人間美好的女子,被網絡暴力擠壓得難以呼吸,最終結束了自己的人生。
女子的父親永遠也想不到,自己吃的是孩子送的最后一餐,而這一切都源自網絡暴力份子。事到如今,那些網暴份子,一哄而散,群體噤聲,生怕秋后算賬。
網絡暴力可以休矣,你我皆凡人,不必渡人,也要渡己
網絡暴力不止這一件了,前幾年網暴自殺的案例歷歷在目。
剛過去不久的劉學洲事件,劉學州4歲時,養父母遭遇煙花爆炸雙雙去世,年幼的他只能跟著姥姥一起生活。后來尋親的時候,被網絡暴力自殺。他才15歲,他只想要一個家,一對愛自己的父母,他有什么錯。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這些網暴份子遲早要為自己的言行付出代價。
你之所以看起來道德高尚,是因為你置身事外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不做事的人身上永遠干凈,做事的人身上永遠都有污垢。實際上,事外的人經常嘲笑做事的人,他們指指點點,說做得哪里不好,哪里做的有問題,還不如不做等等,到最后甚至出口謾罵,挖苦諷刺。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不管事情,永遠不知事情多難。置身事外,評頭論足,自然是最輕松的,如果自己去做,指不定做得更差。
我們生活在信息時代,但不是沒有良知的時代。我們在網絡里可以暢所欲言,但不是可以胡言亂語,胡說八道。
網絡實名制早就開始進行了,只不過監管還是很難。網民基數大,素質不一,沒有任何門檻就可以在網絡上發表言論。有的無中生有,有的斷章取義,有的博人眼球,有的煽風點火。圖嘴癮,刷流量,刷存在感,這些人無孔不入,吃完一個個人血饅頭后,不知道晚上睡覺安穩不。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當你想要批判別人的時候,記住,他不是你,你也不是他
我們每個人都有被批評的時候,也有批判別人的時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德準線,準線比別人高,就是要大聲說出來,顯擺自己高人一等嗎?那準線比別人低,就是要受制于人被人指責嗎?沒有規定每個人的道德水準表現一樣的,也不可能做到一樣。比別人高的時候,善意提醒別人,或者默默引導別人,比別人低的時候,要向別人看齊,努力跟上。
網絡暴力,沒有停止,仍在繼續,下一個是誰,我們不得而知,為什么就不能停下這種幼稚的行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