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證專家:@RD注冊營養師薛慶鑫丨中國營養學會會員注冊營養師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7月8日發布通告稱,此前對糧食加工品、調味品等8類食品進行抽檢,其中就查出某超市販賣的韭菜“鎘”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出現重金屬污染問題。
提到“重金屬”大家都會想到——中毒,很多食物中都含有重金屬。但其實重金屬的種類很多,也不是全都有毒。
比如礦物質鋅和銅都屬于重金屬,但也是我們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還需適當補充。而砷、鉛、汞、鎘這幾種重金屬卻是有毒有害的,也是我們生活中要盡量避免攝入的。
要想避免攝入有毒重金屬,生活中要注意點啥?傳言說含有重金屬的豬肝、海鮮等食物還能不能放心吃?
今天辟謠君就來嘮一嘮關于重金屬與食物的事兒。
日常飲食中,這些食物含有重金屬!重金屬離日常生活很遠?其實不然。
很多含有重金屬的食物我們日常都吃到過,比如:
常見含鉛高的食物:爆米花、松花蛋、貝類海鮮、鐵皮罐頭、罐裝酸性飲料;
常見含汞高的食物:非正規渠道購買的水域的魚蝦;
常見含鎘高的食物:非正規渠道購買的谷類及其制品、水產及其制品;
另外還有一種不屬于重金屬,但卻也存在中毒風險的金屬元素:鋁。
比如:油條、油餅、麻花、膨化食品、腌制品、易拉罐包裝飲料、蛋撻、鋁制器皿都含有鋁。
重金屬是如何進入食品中的呢?目前我國食品重金屬污染,主要來源這三個途徑:
一個是來自原材料的污染。
比如生活中的工業三廢(廢氣、廢水、廢渣)的排放會污染河流,造成水質和耕地土質污染;有些農業生產會用到的塑料薄膜、施用農藥化肥等;除此之外,部分礦區、火山活動較為頻繁的地區,重金屬污染也比較嚴重。
在這些地方的種的植被會受到污染,導致重金屬進入植物體內。
其次是來自加工過程中的污染。
為了讓食物保持更良好的性狀,有些商家會在食品在生產中,添加含有重金屬的食品添加劑。正常情況下,只要符合國家規定的劑量使用就是安全的。但不排除有不法商家胡亂加量,超量使用則存在健康隱患。比如前段時間,陜西漢中的一家火鍋調料老板因使用超量的明礬而被終身禁業。
第三是來自食品包裝材料的污染。比如常見的鐵和鋁這兩種包裝元素,這兩種重金屬中雜質控制難度較高,可能會出現因為控制不當導致的重金屬污染。
重金屬對健康的危害有多大?如果食品中的重金屬含量超標,平時攝入量又較高,那就免不了會在體內蓄積,久而久之便會危害健康:
鉛攝入超標,主要會損害造血系統、神經系統和腎臟。生活中出現鉛中毒,則會有嘴里有金屬味、腹痛腹瀉、心悸易怒、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夢、乏力、記憶力減退等表現。
而如果攝入過量有機汞,會導致腦和神經系統的損傷,甲基汞還具有致畸毒性。慢性中毒可表現為牙齦炎、頭疼、聽覺下降、視力障礙等癥狀。
過量鋁的攝入則會影響生殖系統、抑制骨形成、干擾大腦記憶功能、降低免疫力。
……
既然重金屬的健康危害這么大,像平時我們聽說過的豬肝、海鮮等,據說它們可是重金屬超標的食物呢,那還能吃嗎?
豬肝、海鮮等食物重金屬超標,不能吃?有傳言說:豬肝是解毒的器官,重金屬含量高不能吃;海鮮食物容易富集重金屬,也不能吃。
但其實不必擔心。
首先來說豬肝。
雖然肝臟是動物的解毒器官,但是能“解毒”不意味著就“有毒”。健康的肝臟不僅能“解毒”,還能保證自己不“中毒”。
有實驗對豬肉、肝臟中部分重金屬監測結果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實驗中選取的黑豬肝、飼料豬肝中砷、鉛、汞檢測均值均低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GB2762-2017)***要求(鉛:0.5mg/kg、砷0.5mg/kg、汞50ug/kg)。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動物內臟每月吃2-3次,每次吃25-30克左右,并不建議多吃,而且推薦在正規的渠道購買有檢驗疫標志的豬肝。這樣操作下來就沒必要擔心重金屬超標的問題。
再來說說海鮮。
海產品中的重金屬多數都是生物從海洋環境,通過食物鏈的富集吸收而來的。
一般來說,貝類對重金屬積累得更高,比如生蠔、牡蠣等海產品。但也確實有很多研究顯示,大型深海食肉魚類由于生物富集的原因,重金屬超標可能會更嚴重。
但不管是動物內臟還是海鮮,只要適量吃,就無需擔心。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薦量為水產品每天的攝入量為40~75g,攝入量不高,每周最好有2次海產品。大概相當于一掌心的魚肉、7-8只大蝦或者蛤蜊、15個蟶子。同時建議可以選擇低汞魚,去掉內臟。
2017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和環境保護署(EPA)發布最終版魚類消費建議,推薦每周吃227~340g低汞魚類,至于推薦吃哪些魚類可以看下圖:
▲圖片來源:美國FDA魚類食用建議
另外,還得注意不要食用來歷不明的水產品,要從正規渠道購買。
懷疑自己吃了很多“重金屬”,如何自救?其實每個人都有極大的可能會攝入重金屬,不用過于緊張。
飲食中要注意補充新鮮蔬果,因為這類食物含有較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有利于代謝重金屬,將其排出體外。比如:海帶、木耳、綠葉菜。水果比如:獼猴桃、庫爾勒香梨、橙子、草莓等。
但是要注意,以上僅僅是對于解決輕度重金屬中毒的應急辦法。最最靠譜的,還是要第一時間去醫院。
避免攝入重金屬,這6招跟著做:1.肉類飲食有節制: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的推薦量,畜禽肉和水產品每天分別吃40~75g即可,每次大約一個手掌心的魚肉,盡量選擇低汞魚類;動物內臟每月吃2-3次,每次吃25-30克左右,每次大約半個雞蛋的量;
2.少吃/喝罐制品;
3.少吃不健康零食和加工食物:比如薯片、薯條、爆米花、甜甜圈、油條、麻花、松花蛋等;
4.少用鋁制和含鉛容器:比如鋁制水杯、鋁制飯盒、鋁制湯勺、搪瓷或陶瓷器皿等:
5.多吃新鮮蔬果,每天飲奶300~500ml:
6.從正規渠道購買食材,有檢疫、更放心。
參考文獻:
[1]李艷艷,熊光仲.汞中毒的毒性機制及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2008,{4}(01):57-59.
[2]陳偉萍,倪銘炯.鋁對身體影響及防止鋁攝入過量的研究[J].食品安全導刊,2015,{4}(33):89.
[3]王濱.食品無機砷含量分析及其***值研究的進展[J].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06,{4}(02):48-49.
[4]王新月,姜昆,孫洪明,梁瀚文,黎燕.食物中鉛污染認知調查及現狀分析[J].食品與發酵科技,2020,56(05):109-113.
[5]趙四標.食品中常見重金屬污染的研究[J].現代食品,2018,{4}(21):84-85.
[6]王增煥,林欽,王許諾,李劉冬.華南沿海貝類產品重金屬元素含量特征及其安全性評價.《上海海洋大學學報》ISTICPKU-2011年6期
[7]劉歡,吳立冬,李晉成,宋懌.中國貝類產品重金屬污染現狀分析與評價.《中國農學通報》,2013,第29期(29):75-81.
[8]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M].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9]楊月欣,葛可佑.中國營養科學全書第2版(上冊)[M].人民衛生出版社,2019
[10]孫長顥.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第7版[M].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45
[11]陳丙鶯.人體機能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3
[12]蒲朝文,張仁平,李恒,田應橋,封雷,鞠丹鳳.豬肉、肝臟中部分重金屬監測結果分析[J].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14,20(03):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