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喻戶曉的二十四節氣中的每一個節氣都有著什么樣的意義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吧!
01立春。也叫作“打春”,就是春季開始的意思。此時,萬物開始萌動、生長,農民開始備耕。
02雨水。入春過后,開始降水,雨量增多。時有春寒天氣。
03驚蟄。天氣漸漸轉暖,春雷乍作,藏于地下的動物開始蘇醒。
04春分。春季已過去一半,晝漸長,夜漸短。萬物生長旺盛,是田間中耕、施肥等的時節。
05清明。天氣晴朗、氣候溫暖、草木繁茂的好時節。
06谷雨。霜雪已斷,雨量充足、及時,棗樹發芽,各種谷物茁壯成長。
07立夏。夏季的開始。可以換上輕便的衣服了。各種瓜果成熟,是吃貨的福音。
08小滿。小麥、油菜等夏收作物籽粒飽滿,可以做收割準備了。
09芒種。帶芒作物(如:小麥)成熟,可以收割,晚秋作物開始播種。
10夏至。氣溫升高、天氣變熱,炎熱的夏天到來了。
11小暑。天氣炎熱,汛期到,作物旺長。
12大暑。一年中最熱的時節。
13立秋。秋天的開始。也是莊稼接近成熟的時候。
14處暑。炎熱的天氣結束,氣溫開始逐漸下降。
15白露。天氣轉涼,地面的水汽冷結為白色的露珠。此時,不宜再穿暴露的衣服了。
16秋分。秋天過去一半。晝漸短,夜漸長,秋收忙。
17寒露。天氣由涼轉冷,露水寒冷沁心。
18霜降。天氣寒冷,露水凝結成為薄霜。此時,種麥結束。
19立冬。冬季的開始。此時,可以作過冬準備嘍。
20小雪。氣溫下降,天空開始飄雪,但不大。
21大雪。氣溫驟降,天寒地凍,大雪紛飛。
22冬至。天氣漸入嚴寒,寒冬來臨。
23小寒。冷氣久聚而寒,但不是最冷的時候。
24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可以準備過春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