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2.4億歲
近日,德國科學家在一只2.4億歲的烏龜腿骨化石中,發現了高度惡性腫瘤。這只烏龜生活在三疊紀時期,當時地球上還有許多新物種,包括最早的恐龍和第一批原始哺乳動物。
癌癥的年齡多大?答案是至少2.4億歲。
圖中這塊腿骨化石,就長著有史以來,人類發現的最早罹患癌癥的病例。
近日,德國科學家在一只烏龜的腿骨化石中,發現了高度惡性腫瘤。這只烏龜生活在三疊紀時期,當時地球上還有許多新物種,包括最早的恐龍和第一批原始哺乳動物。
羅氏祖龜復原圖
這只罕見的不幸受害龜學名為羅氏祖龜(Pappochelysrosinae),屬于一種無殼龜,是現代海龜已經滅絕的祖先。截至目前為止,唯一的羅氏祖龜化石是在德國西南部的一個采石場發現,并在2015年首次對外公開。
當時,研究人員都在為這一化石的發掘而興奮,因為它的出現有望于補全現代海龜的進化時間軸。但其中一位研究者則發現了一個更有趣的現象:沿著化石的左大腿骨,有一個不規則的增生組織。
羅氏祖龜唯一化石
當德國的古生物學和醫生團隊對化石進行顯微CT(Micro-CT,是一種非破壞性的3D成像技術),他們就推斷這是一種高度惡性腫瘤,名為骨膜骨肉瘤。不僅如此,這個長在烏龜身上的腫瘤看起來“和人類身上的骨肉瘤完全一樣”。該項研究的共同作者,柏林查理特醫科大學的放射科醫生PatrickA***ach告訴國家地理雜志。
而美國癌癥協會的報告顯示,骨肉瘤是人類最常見的骨性癌癥之一。在美國,每年會診斷出大約800至900個新病例,患者主要為兒童和年輕人。骨頭瘤最常轉移到肺部,但也可以擴散到大腦等其他器官或骨骼。
古病理學(paleopathology),是一門研究人類與動物古老疾病的學科。利用古病理學,科學家可揭示疾病是如何隨時間推移而發生變化的,以此應對不斷進化的病原體、免疫系統以及環境條件。但是,癌癥的病例在化石紀錄中是非常罕見的。因為癌癥傾向于攻擊軟組織,而這些軟組織通常在幾個世紀后就灰飛煙滅、不復存在了。但骨肉瘤不同。
就是這么巧,已知最古老的人類癌癥病例正是骨肉瘤。它發現于生活在南非斯瓦特蘭(Swartkrans)洞穴的早期人類祖先化石身上,距今170萬年。
170萬年,人類祖先足骨化石上發現的惡性腫瘤
而在這之前,科學家早已在魚類與兩棲類化石中發現了其他幾種極其古來的癌癥。但現在這一新發現,則將已知最古老的羊膜動物(包括哺乳類、鳥類、爬行類動物)癌癥病例提前。
共同作者之一,來自柏林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YaraHaridy說,“幾乎可能肯定,每一種遠古動物都會患癌,只是我們很難找到證據。”盡管很罕見,但她認為三疊紀動物身上的腫瘤已表明,“癌癥就是一種深深根植于我們DNA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