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種感覺的人被稱作太陽噴嚏者,大約占總人口的10%-35%。這是因為他們擁有強光噴嚏反射體質,而這種體質是一種普通又正常的生物遺傳現象,一般是從父母中的一人那里遺傳下來的。
打噴嚏是再常見不過的現象,但有沒有留意到在某些特定的場合中,噴嚏總是如期而至,例如看見陽光就想打噴嚏是什么奇怪的體驗?
事實上,有這種感覺的人被稱作“太陽噴嚏者”(sunsneezer)。
研究發現“太陽噴嚏者”大約占總人口的10%-35%。
這種現象甚至有個學名,叫“強光噴嚏反射”(PhoticSneezeReflex),通常發生在人從陰暗處走向光線較強處。
早在幾千年前的古希臘就有對這種奇怪噴嚏的記載。
例如亞里士多德可能就是一個“太陽噴嚏者”。
他曾在《問題之書》(BookofProblems)里問道:
“為什么人會在看太陽之后打噴嚏?是因為太陽引起的熱導致了類似用羽毛搔鼻子的運動嗎?
畢竟兩者的效果是相同的。通過這種運動,陽光使鼻腔潮濕,從而讓氣息也產生得更快。是這氣息在逃離時制造了噴嚏?!?/p>
作為一個邏輯鬼才亞里士多德又問道:
“為什么太陽的熱量就能導致噴嚏,而火焰的熱量就不能呢?”
他給出的解釋是:陽光的熱量使鼻腔里的液體霧化,從而引起噴嚏。
而火焰不僅使這些液體蒸發,還會吞噬掉這些水分,從而使鼻腔干燥,反而可以抑制噴嚏。
但是若干千年之后的英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則認為這個解釋說不通。
他給出的理由是,如果他閉著眼面向太陽,就不會有這種打噴嚏的欲望。
因此他認為是陽光導致眼睛分泌淚水,一些淚水流到了鼻腔,就使鼻子發癢從而導致噴嚏。
但其實這個理論也有問題:眼睛濕潤所需的時間要比陽光引起噴嚏的時間長得多,所以也不應該是淚水導致的。
W.R.Collie等科學家在觀察到,這種癥狀在有家族病史的家庭中更常見。
所以推測這種癥狀和遺傳有關,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也就是說子女只要從父母任何一方那里接受了遺傳,就會患上這種癥狀。
于是,他們給這種病癥起了一個拗口的名字:常染色體線性遺傳性強迫性日光視神經噴發綜合征(Autosomal?CholinergicHelio-OphtalmologicOutburst)。
名字雖長,英文名縮寫“ACHOO”卻十分可愛,念作“阿qiù”。
關于這種癥狀的實驗室案例研究很稀少。
一位名叫哈羅德·H·莫里斯三世的醫生提供了寶貴的案例。
他的一個55歲的女病人和他說自己有自發和光敏的癲癇病史。
她說自己“很容易打噴嚏”,但是從來沒注意過她的噴嚏是不是光照導致的。
為了查明真相,醫生試著用不同方式向她眼里照射亮光。
實驗發現只要以15Hz的頻率向她眼里閃光就能引起噴嚏。
平均下來,病人在第一次閃光后9.9秒就會打噴嚏。
她不僅打噴嚏,還通常會連續打兩個噴嚏,更有的時候會連續打三個噴嚏。
根據醫生的記錄,“噴嚏間的間隔為2到4秒”。
至于15Hz的頻率,醫生猜測只是巧合,因為在生理學上沒有理由懷疑這個頻率有什么特殊之處。
目前對于這種現象具體的原理還有爭論,一種理論認為這和三叉神經(trigeminalnerve)有關。
“三叉神經”,顧名思義,由三個分支組成:“眼神經”(ophthalmicnerve),“上頜神經”(maxillarynerve),和“下頜神經”(mandibularnerve)。
這種理論認為屬于眼神經的“瞳孔光反射弧”(PupillaryLightReflexArc)與屬于“噴嚏反射弧”(SneezingReflexArc)的神經通路發生了交叉,從而使對眼神經的***溢出到對上頜神經的***,最后導致噴嚏。
但實驗發現反復的***不會導致噴嚏。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有這種癥狀的人在大晴天不會一直打噴嚏,而只會在剛從暗處走出來時打噴嚏。
也有科學家認為這是副交感神經惹的禍。
副交感神經系統是自主神經系統的一部分,它主要負責調節身體休息時的活動,如睡眠,消化等。
副交感神經系統有許多鄰近的神經纖維,它們分別對不同的***產生反應。
但有時一個***可以同時激發好幾條神經通路,這時候就發生了副交感神經的“泛化”(ParasympatheticGeneralization)。
光照***有可能引起了這種泛化,從而導致了鼻腔的瘙癢感。這種現象大部分時候對人無害,反而有潛在的好處。
噴嚏是一種呼吸道的防御機制,可以清除呼吸道中的過敏原或致病物質。
人的一次噴嚏能以85%的音速噴出多達4萬個微粒。
但在一些情況下打噴嚏則可能帶來無法預料的危險。
比如,有研究認為強光噴嚏反射會給戰斗機飛行員帶來潛在危險。
戰斗機在高空輾轉騰挪時,飛行員有時背對太陽,有時又面對太陽。
在纏斗的緊要關頭的一個噴嚏可能就宣告了飛行員的死亡。
研究發現因為強光噴嚏反射并不會受到光線的波長影響,而是受到光強度的變化影響,佩戴航空頭盔和太陽鏡并不能減少強光噴嚏反射。
另一些科學家認為這種危險不局限于駕駛飛機——當人開車從隧道出來遇見陽光時也有可能打噴嚏,導致駕駛員對汽車暫時失去控制。
除了預防潛在的危險以外,研究強光噴嚏反射也對其他疾病有很大意義。
在2010年的一項研究中,將近一萬名受試者報告了他們是否有這種癥狀。
研究者通過對比這兩組受試者的基因發現了強光噴嚏反射的遺傳標記。
并且,研究者發現這個遺傳標記距離另一組控制癲癇反應的基因很近。
因此研究這種反射也許對癲癇研究也有意義。
那么還有沒有別的稀奇古怪的導致噴嚏的原因呢?
當然有!有啪啪啪引起的噴嚏。
研究者推測這也是因為副交感神經的泛化引起的。
在啪啪啪過程中,副交感神經的興奮可能像強光***一樣溢出到控制噴嚏的神經。
還有研究記載了吃得太飽打的噴嚏。
同樣,因為進食和休息也是副交感神經負責調控的,“吃飽了”的***也可能被泛化到打噴嚏上。
所以下次半夜醒來看手機打了噴嚏,不是有人深夜想念你,只是手機太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