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詞原句為建國后動物不許成精”,源自于2014年網絡上流傳的一條關于廣電總局的奇葩禁令。現用于調侃動物很可愛很聰明,常做出一些像人類的行為,說它們仿佛成精了。在不斷的使用過程中,該詞也慢慢的使用在其他事物的身上,不單單形容動物。
建國后不許成精的出處
該詞源自于2014年網絡上流傳的一條關于廣電總局的奇葩禁令走紅于網絡2015年4月起實施限外令,海外劇將延遲半年播出;2、演員名人不得主持養生節目;3、2015年起一部電視劇將最多在兩家衛視聯播;4、9月到10月底,必須播愛國主義和反法西斯題材;5、嚴打婚外戀、***;6、青春校園片可以出現早戀,但不許成功;7、建國后動物不許修煉成精。”
建國后不許成精發展經歷
針對上面出現的據傳是廣電總局的相關禁令,隨后就有隨后相關內部知情人士表示并無此禁令,雖然是辟謠了,但是效果并不顯著,第七條禁令卻擋也擋不住的在網上廣泛的流傳開來,被網友玩成了一個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