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牛;虎;雞;狗;豬
日肖夜肖是根據古時候計時(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所決定的,鼠牛虎雞狗豬都是對應的清晨或者白天的生肖,所以被稱為日肖。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間信仰觀念,表現在婚姻、人生、年運等,每一種生肖都有豐富的傳說,并以此形成一種觀念闡釋系統,成為民間文化中的形象哲學,如婚配上的屬相、廟會祈禱、本命年等。現代,更多人把生肖作為春節的吉祥物,成為娛樂文化活動的象征。
古人將黃道與赤道附近的恒星分為二十八星宿”。二十八宿也分別代表一種動物。古代將周天等分十二分,用十二支表示,而十二支配屬生肖,生肖與二十八星宿存在對應關系。明代大學士王鏊認為,二十八種動物配屬二十八星宿,并以七曜統之”,成女土蝠,虛日鼠,危月燕,子也”的格局。清代李長卿在《松霞館贅言》認為,二十八宿配動物即前十二屬加一倍者也,亢金龍,辰官也,角木蛟附焉。蛟,龍類也”,體現十二生肖為基礎湊齊二十八種星宿動物。但該說難免有附會,二八星宿配動物的記載要晚于十二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