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蘋"與"平"同音,中國人寓以蘋果"平安"的吉祥含義,又因蘋果的形狀為圓形,更有團圓幸福之意。于是圣誕節(jié)吃蘋果成為了中國獨有的習俗。
基督教里,人們普遍認為圣經(jīng)創(chuàng)世紀中的禁果就是蘋果,所以蘋果的意象跟性和欲望是關(guān)聯(lián)的。其實這是后來人的誤解,上帝在伊甸園里所指的果子并沒有說明是蘋果。人們偷吃了上帝說的不能吃的果子,違背了上帝的意思。人在被創(chuàng)造出時其實就是有智慧的,但是,在違背了上帝的旨意后偷吃禁果時智慧才開始扭曲。既然偷吃禁果會讓人失去智慧,變的愚鈍,那么在西方就根本不存在圣誕節(jié)吃蘋果這么一說了。如果有,豈不是違背了上帝的意愿?
既然國外不存在吃蘋果一說,那么只能在國內(nèi)找答案了!關(guān)于圣誕節(jié)吃蘋果一說的起源在不同地區(qū)有三個不同的版本。
一、從港澳臺的留學生中傳來的。時間大約是80年代初期,地點是廣州或廈門,當時改革***剛開始,從港澳臺來的留學生不多,中國社會的物資也不是很多,他們中的部分人有過圣誕節(jié)的習慣,但沒有火雞,也沒有圣誕大餐,有錢也買不到些什么東西。12月市面上只有蘋果這種水果賣,于是他們就吃蘋果慶祝,喻意有新年里,平平安安。這一說法我個人認為較為接近事情的真相。
二、從中國的大學生中流傳開的.時間大約是80年代中,地點是廣州或武漢。這些人是當時的天之驕子,他們有這樣的學習機會,接觸了部份的外國留學生,外籍教師,了解一些外國的文化傳統(tǒng),于是他們也過起了圣誕節(jié),但是他們將圣誕節(jié)理解為外國人的新年,他們在這個節(jié)日里添加了中國的傳統(tǒng)元素,平安夜吃蘋果取意平平安安的意思。版本也有多個,有說要向24個不同姓氏的人要24個蘋果。有說要去24個不同的地方買24個蘋果。有說要6個蘋果,其中3個紅的,3個青的。等等……
三、從賣蘋果的小販中流傳開的。時間不清楚有說是90年代中,地點基本上遍布全中國,原因是外來的水果大量流入中國市場,價格便宜,本土生產(chǎn)的蘋果泄銷,于是販賣蘋果的商人就借平安夜賣蘋果。于是這個平安夜吃蘋果的中國傳統(tǒng)就正式產(chǎn)生了。
平安夜送平安果,這個習俗是中國才有的。因為中國人比較注重諧音,比如洞房花燭夜,把花生紅棗和蓮子放在被子下面,寓意"早(棗)生貴子"。平安夜就是圣誕節(jié)前夜,圣誕節(jié)是12月25日,平安夜就是12月24日夜晚。蘋果的"蘋"與平安的"平"同音,于是中國人寓以蘋果"平安"的吉祥含義,且圓形更有團圓幸福之意,于是就有了平安夜送蘋果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