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拼音:[rúléiguàněr]
2、基本解釋:
形容一個人的名聲很大。《三國演義》第八回:“聞將軍之名,如雷貫耳?!必灒贺灤?,進入。
3、詳細解釋:
(1)【解釋】:貫:貫穿,進入。響亮得像雷聲傳進耳朵里。形容人的名聲大。
(2)【出自】: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一折:“久聞先生大名,如雷貫耳?!?/p>
(4)【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用于客套話
4、例句:久聞老兄大名,~,只恨相識太晚。
5、近反義詞:
(1)近義詞:名滿天下鼎鼎有名如雷灌耳聞名遐邇
(2)反義詞:臭名昭著無名小卒
二、雷厲風行:1、拼音:[léilìfēngxíng]
2、基本解釋:
像打雷那樣猛烈,像刮風那樣迅速。比喻執行政策、命令等要求嚴,行動快。《新唐書·韓愈傳》:“陛下即位以來,躬親聽斷,旋乾轉坤,關機闔開,雷厲風飛。”
3、詳細解釋:
(1)【解釋】:厲:猛烈。象雷那樣猛烈,象風那樣快。比喻執行政策法令嚴厲迅速。也形容辦事聲勢猛烈,行動迅速。
(2)【出自】: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陛下即位以來,躬親聽斷,旋乾轉坤;關機闔開,雷厲風行?!?/p>
(3)【示例】:今天調卷,明天提人,頗覺~。◎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三回
(4)【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4、例句: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陛下即位以來,躬親聽斷,旋乾轉坤,關機闔開,雷厲風行。”
5、近反義詞:
(1)近義詞:聞風而動大張旗鼓令行禁止大刀闊斧
大馬金刀雷霆萬鈞
(2)反義詞:積重難返拖泥帶水和風細雨拖拖拉拉
按兵不動慢條斯理老牛破車
三、如雷灌耳:1、拼音:[rúléiguàněr]
2、基本解釋:
(1)形容聲音大(多指語音)。
(2)形容人的名聲很大。
3、詳細解釋:
(1)【解釋】:①形容聲音大(多指語音)。②形容人的名聲很大。
(2)【出自】:《三國志平話》卷中:“‘吾乃燕人張翼德,誰敢共吾決死?’叫聲如雷灌耳,橋梁皆斷。”
(3)【示例】:季葦蕭道:‘先生大名,~。小弟獻丑,真是弄斧班門了?!蚯濉蔷磋鳌度辶滞馐贰返诙嘶?/p>
4、近反義詞:
(1)近義詞:鼎鼎有名如雷貫耳
(2)反義詞:置若罔聞
四、暴跳如雷:1、拼音:[bàotiàorúléi]
2、基本解釋:
跳著腳喊叫,像打雷一樣,形容大怒的樣子。
3、詳細解釋
(1)【解釋】:暴:暴烈,急躁。急怒叫跳,像打雷一樣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發脾氣的樣子。
(2)【出自】:《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p>
(3)【示例】:他哥哥知道了,氣得~。叫了他去罵?!蚯濉酋氯恕抖昴慷弥脂F狀》第二十三回
(4)【語法】:主謂式;作謂語、狀語、補語;形容人盛怒時的樣子
4、例句:他氣得~,大喊大叫。
5、近反義詞
(1)近義詞:氣急敗壞大發雷霆暴躁如雷意氣用事
勃然大怒感情用事大肆咆哮七竅生煙
爆跳如雷火冒三丈
(2)反義詞:溫文爾雅平心定氣和顏悅色平心易氣
平心靜氣心平氣和
五、不越雷池:1、拼音:[bùyuèléichí]
2、基本解釋
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圍和界限。同“不敢越雷池一步”。
3、詳細解釋
(1)【解釋】: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圍和界限。同“不敢越雷池一步”。
(2)【出自】:晉·庾亮《報溫嶠書》:“吾憂西陲,過于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p>六、雷令風行:
1、拼音:[léilìngfēngxíng]
2、基本解釋:
猶言雷厲風行。象雷那樣猛烈,象風那樣快。比喻執行政策法令嚴厲迅速。也形容辦事聲勢猛烈,行動迅速。
3、詳細解釋
(1)【解釋】:猶言雷厲風行。象雷那樣猛烈,象風那樣快。比喻執行政策法令嚴厲迅速。也形容辦事聲勢猛烈,行動迅速。
七、歡聲雷動:1、拼音:[huānshēngléidòng]
2、基本解釋:
歡呼的聲音像雷聲一樣響徹大地。形容熱烈歡呼的動人場面。
3、詳細解釋:
(1)【解釋】:歡笑的聲音象雷一樣響著。形容熱烈歡呼的動人場面。
(2)【出自】:唐·令狐楚《賀敕表》:“歡聲雷動,喜氣云騰?!?/p>
(3)【示例】:這里眾位也有坐轎的,也有走的,見兩邊百姓,扶老攜幼,挨擠著來看,~。◎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七回
(4)【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形容極其歡樂的氣氛
4、例句:勝利的消息傳來時,全場頓時~。
5、近反義詞:
(1)近義詞:歡聲如雷
(2)反義詞:悶悶不樂鴉雀無聲怒氣沖天
八、電閃雷鳴:1、拼音:[diànshǎnléimíng]
2、基本解釋
閃電飛光,雷聲轟鳴。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轟轟烈烈。
3、詳細解釋
(1)【解釋】:閃電飛光,雷聲轟鳴。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轟轟烈烈。
(2)【出自】:郭小川《痛悼敬愛的周總理》詩:“我們的總理,回答得最為鏗鏘有力;不用語言,而用電閃雷鳴般的一生的經歷?!?/p>
(3)【語法】:聯合式;作謂語,狀語;比喻快速有力
4、例句:我們的總理,回答得最為鏗鏘有力,不用語言,而用電閃雷鳴般的一生的經歷。
九、天打雷劈:1、拼音:[tiāndǎléipī]
2、基本解釋:
比喻不得好死。常用作罵人或賭咒的話。
3、詳細解釋
(1)【解釋】:比喻不得好死。常用作罵人或賭咒的話。
(2)【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八回:“好嬸娘,親嬸娘,以后蓉兒要不真心孝順您老人家,天打雷劈?!?/p>
(3)【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含貶義,常用作罵人或賭咒
4、近反義詞:
(1)近義詞:五雷轟頂天打雷擊
十、雷鳴瓦釜:1、拼音:[léimíngwǎfǔ]
2、基本解釋
釜:鍋。鍋發出雷一般的響聲。比喻無德無才的人占據高位,聲勢烜赫。
3、詳細解釋
(1)【解釋】:釜:鍋。鍋發出雷一般的響聲。比喻無德無才的人占據高位,聲勢烜赫。
(2)【出自】:《楚辭·卜居》:“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4、近反義詞:
(1)近義詞:瓦釜雷鳴黃鐘毀棄
十一、雷霆之怒:1、拼音:[léitíngzhīnù]
2、基本解釋:
雷霆:霹靂。象霹靂一樣的盛怒。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3、詳細解釋:
(1)【解釋】:雷霆:霹靂。象霹靂一樣的盛怒。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2)【出自】:《三國志·吳志·陸遜傳》:“今不忍小忿,而發雷霆之怒,違垂堂之戒,輕萬乘之重,此臣之所惑也。”
(3)【示例】:主公暫息~,這牛皋是一員勇將,乃是岳飛的結義兄弟也?!蚯濉ゅX彩《說岳全傳》第二十九回
4、例句:主公暫息~,這牛皋是一員勇將,乃是岳飛的結義兄弟也。
4、近反義詞:
(1)近義詞:大發雷霆
十二、大發雷霆:
1、拼音:[dàfāléitíng]
2、基本解釋:
比喻大發脾氣,高聲斥責別人。霆:響雷。
3、詳細解釋
(1)【解釋】:霆:極響的雷,比喻震怒。比喻大發脾氣,大聲斥責。
(2)【出自】:《三國志·吳書·陸遜傳》:“今不忍小忿而發雷霆之怒?!?/p>
(3)【示例】:不知說了一句甚么話,符老爺登時~起來,把那獨腳桌子一掀。◎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四回
(4)【語法】:動賓式;作謂語;指大發脾氣,大聲斥責
5、例句:王強得知兒子逃學后氣得~。
6、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十五卷:“陳秀才大發雷霆?!?/p>
7、近反義詞:
(1)近義詞:老羞成怒氣急敗壞惱羞成怒意氣用事
怒形于色雷霆之怒怒發沖冠勃然大怒
忿然作色暴跳如雷感情用事怒不可遏
大肆咆哮
(2)反義詞:平心定氣和顏悅色平心易氣平心靜氣
心平氣和息事寧人
十三、雷電交加:
1、拼音:[léidiànjiāojiā]
2、基本解釋:
又是打雷,又是閃電。交加:一起襲來。兩種事物同時或錯雜出現。
3、詳細解釋:
(1)【解釋】:又是打雷,又是閃電。交加:一起襲來。兩種事物同時或錯雜出現。
(2)【出自】: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八:“忽然陰云四合,空中雷電交加,李三身上枷鈕盡行脫落?!?/p>
(3)【示例】:是夜二更,風雨大作,~,喊殺之聲,聞數十里?!蛎鳌ゑT夢龍《喻世明言》第七卷
十四、鼾聲如雷:
1、拼音:[hānshēngrúléi]
2、基本解釋:
鼾聲:熟睡時發出的鼻息聲。形容睡得很深,鼾聲很大。
3、詳細解釋:
(1)【解釋】:鼾聲:熟睡時發出的鼻息聲。形容睡得很深,鼾聲很大。
(2)【出自】:宋·沈括《夢溪筆談》第九章:“上使人微覘準所(3)【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形容熟睡時鼾聲很大
4、例句:盡管蚊子吵得很厲害,人們還是~。
5、近反義詞:
(1)近義詞:鼻息如雷
(2)反義詞:目不交睫
十五、雷打不動:
1、拼音:[léidǎbùdòng]
2、基本解釋:
形容堅定,不可動搖:他每天早晨堅持跑步,~。
3、詳細解釋:
(1)【解釋】:形容態度堅定,不可動搖。也形容嚴格遵守規定,決不變更。
(2)【示例】:他的決心是~的。
(3)【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形容態度堅定,不可動搖
4、例句:她決心考研究生的想法是~的,任何人也不能改變她的決心。
5、近反義詞:
(1)近義詞:堅如磐石堅韌不拔
(2)反義詞:含冤負屈夜長夢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