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節目要點
●腸癌患者的福音——CME手術到底是什么?
●腸癌的危險信號1:大便形狀!
●腸癌的危險信號2:大便顏色!
●腸癌的危險信號3:息肉!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腸鏡檢查?
●愛吃肉和腸癌的關系是什么?
●健康腸道餐
點擊最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本期節目完整視頻
《腸癌的三大危險信號》
葉穎江
?最近十年,一項名為“完整結腸系膜切除術”被全國乃至世界推廣,成為結腸腫瘤教科書般的規范化手術。而這項手術不僅有效解決了結腸腫瘤的局部復發和淋巴結轉移問題,還大大提升了結直腸腫瘤的預后效果。
?他,正是這項手術國內最早的倡導者和踐行者之一——葉穎江,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胃腸外科主任;中國醫師協會肛腸外科醫師分會副會長。
?結腸腫瘤的教科書般的CME手術,國內最早的倡導者和踐行者之一
1
腸癌患者的福音——CME手術到底是什么?
在中文里,它叫做完整結腸系膜切除術。
完整結腸系膜切除術是以人體的胚胎發育過程為手術的解剖基礎,沿胚胎發育的先天層面銳性分離,精細解剖,保證包裹腫瘤系膜的完整性,從而防止結腸系膜破裂造成的腫瘤播散,這樣的手術,能夠精準達到切除腫瘤的目的。
另外,完整結腸系膜切除術還將給結腸供給血管的根部做高位結扎,從而根除更多的淋巴結。這樣的手術操作,就等于把腫瘤的“命根”給掐斷。預防腫瘤復發和轉移。完整結腸系膜切除術(CME)成為大腸癌的又一規范化手術方式。
對患者來說,CME手術只需要在腹壁上開幾個洞,就能完成操作,術后疼痛輕,恢復快,切口也比較美觀。與傳統腹部大手術的患者往往需要住院1-2周,經歷漫長的恢復期相比,CMR術后的患者在麻醉恢復后就可以早期下床活動、術后1天就可以喝水,2天進流食,可以說是腸癌患者的大福音了。
2
腸癌的危險信號1:大便形狀!
什么?大便還能分型?
當然了!不同的便便形狀還有國際標準呢~
我們從布里托斯大便分型圖中可以明顯的看出,大便大概有7種類型
?有裂紋的比較干的這種大便,屬于便秘的病人
?像香蕉一樣比較光滑的大便,是正常的病人的大便
?比較偏稀的大便,屬于腸道有問題的病人的大便
?如果你的大便只是偶爾不太正常,那大家就不需要過分擔心
那么具體哪種便便和腸癌有關呢?請點擊下方藍色字查看我們已經發布的文章中有詳細解釋哦
你的便便有沒有腸癌風險?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
為什么得了腸癌的便便就會變形呢?
正常的時候,直腸是一個帶有彈性的、筒樣的結構,而且里邊很光滑。所以平時正常人的大便會是光滑的呈香蕉狀的。而剛才說的大便特別細,是扁的,或者帶有溝的這三種情況都是因為腸子里長了腫瘤的緣故!
?細大便的成因:當腫瘤長了一圈的時候,使得這個管腔縮小,而且彈性沒有了,那么大便經過的時候就變細了。
?帶溝大便的成因:當腫瘤從一側長的時候,長了一側的三分之一,使得大便經過的時候在經過腫瘤的一側變成了溝。
?扁大便的成因:如果腫瘤長得大到只給長了留了一條細縫,那么大便經過之后就自然而然變成了扁的。
總之就是如果在腸道里長了腫瘤,就會影響到便便的形狀了。
★注意:大家也不要矯枉過正了,并不是所有的大便的形狀變化都和腫瘤的形狀有關,如果是離***比較遠的腫瘤,大便的形狀和腫瘤的形狀大小關系就沒有那么明顯了。
3
腸癌的危險信號2:大便顏色!
很多人有這樣一個誤區,大便顏色越深,肯定就是身體的問題越嚴重。
其實呢,大便的顏色很容易受到我們飲食的影響,比如綠色蔬菜吃多了,大便可能就偏深色,而總是喝清淡的湯啊、粥啊,大便顏色就可能相對較淺。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我們應該注意的呢?
葉教授和大家分享到,便血才應該是大家關注的問題!實際上只要有血都應該引起高度的重視,大便里邊血的顏色的深淺和血的量的多少都代表著不同的疾病,甚至代表著疾病的重的程度!
大家可以根據圖片中的色卡來對應便血帶來的疾病:
下面就給大家講一些可以幫助大家自行觀察和衡量的知識:
?鮮紅色量少:如果這個顏色是鮮紅的大便上有這個血,而且量不太多,那可能就考慮是***直腸的疾病,比如肛裂之類離***比較近的疾病了。
?鮮紅色量多:如果說這個鮮紅色的并且量比較多,十毫升,二十毫升,大概一茶杯的血量,這個呢就有可能是內痔了。
?膿血便:但如果你發現分布在大便上的血不是均勻的,還有膿的時候,就要考慮是否有腸道的感染或者結腸病變的可能了,比如說結腸炎癥之類的病變或者是肛瘺、感染性的肛瘺膿腫***的病變。
?黑紫色血便:假如你的大便顏色開始偏向黑紫或者黑的發亮的時候,通常是出血的地方離***比較遠了,比如胃、小腸等上消化道的出血了。
大家發現沒有,雖然說我們叫這個叫血便或者便血,但其實血便的顏色不一定是鮮紅的,而往往是深色的,更多的是黑色的!
這是因為,我們的腸子出血后,根據出血的位置的不同,大便會在我們體內停留和“走過的路程”不一樣,導致顏色會有不同。
大多時候并不是馬上直接的被我們排出,更多的時候會在腸道內停留一段時間,而腸道內的消化液會對其進行分解,使得他們失去鮮紅的顏色,轉變為黑色。
?果醬色血便:這類大便大部分會是黑色,但又不會像上消化道出血那樣黑亮黑亮的,可能提示和腸癌有關了!
★注意:如果你近期的飲食沒有鴨血、動物血、中藥等富含鐵的食物而出現了黑便、血便的問題。而你有沒有肛裂痔瘡等可以解釋出血原因的疾病,那么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
4
腸癌危險信號3:息肉!
結腸息肉是生長于結腸粘膜并突出于結腸腔內的病變,源于我們體內上皮細胞的過度生長,一般是良性的病變。
但隨著年齡增長,息肉越來越容易發生,而且部分息肉會癌變。
尤其是腺瘤***肉,可以被認為是一種癌前病變,并且與患者年齡和腺瘤大小有關,年齡越大、腺瘤越大,越容易癌變。
這類“叛變”了的息肉在內鏡下一般都有以下的特點:
葉穎江【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胃腸外科主任】
一個是這息肉比較大
大約一公分
一公分就是它的這個
絨毛狀腺瘤大于一公分
它的癌變率
就達到10%了
如果說大于兩公分以上的
它癌變率達到50%了
還有的息肉是廣積的
有的是趴在這個腸黏膜的
內壁上長
有的是豎起一個很窄的
一個T
那這兩個相比較
趴在黏膜上長的
機理比較寬的
就容易癌變
但是,息肉患者往往沒有特別明顯的外部癥狀,因此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很容易漏診,結果延誤了治療時機。
我國文獻當中報道的最年幼的結腸癌患者,年僅9個月。10歲左右的患者也偶見報道。
因此,Emma提醒大家:對適齡人群,一定要進行結腸鏡的篩查,對于有腹部癥狀的患者,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發現息肉,及早治療。
5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腸鏡檢查?
?普通人:普通人3到5年做一次腸鏡檢查,國外的標準是40歲以上,我們國內的是45歲以上都應該去定期的做腸鏡的檢查。
?高危人群:如果你有了消化道癥狀,或者有家族史,或者做過腫瘤手術,或是有很多的息肉等高危因素的話,那你要1年到2年或者更短的時間做一次腸鏡。
★注意:第一次做完腸鏡,可以問一下醫生,看到底最適合自己的腸鏡頻率是什么。
6
愛吃肉和腸癌有關系嗎?
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吃紅肉會增加結腸癌的風險,使得大家想吃紅肉又不敢肆無忌憚的吃,不吃吧,又十分饞紅肉,總是保佑僥幸心理,那么吃肉到底跟腸癌是什么關系呢?
2018年,英國UniversityofLeeds的Dr.DiegoRadaFernandez花了17年跟蹤了32147名英國女性發現五分之一的腸癌和吃紅肉有關系
2015年InternationalAgencyforResearchonCancer發表了一個根據多個實驗研究的總和,也是說紅肉和腸癌是有關聯的。
葉教授和大家分享到,其實世界上各種關于紅肉和結腸癌的研究中是有兩種不同看法:
?40%的研究表明吃紅肉和結腸癌的沒有那么必然的聯系
?60%的研究表明吃紅肉可以增大結腸癌的幾率
而且還有研究發現燒烤烹炸等烹飪方式使肉類里的蛋白質變性產生的致癌物還可以導致結腸癌!
但是,癌癥的產生并不像我們想的那么簡單,是一個多因素導致的疾病,我們不能夠單一的說哪一種食物吃了就一定會導致腸癌。
舉個例子,有些人可能身上有某種抗腫瘤的因素和機制,或者基因等等,他天天吃燒烤,也不一定會得腸癌;而另一些人只吃素,也可能因為某些原因患上腸癌!
因此,沒必要為了一個不太確定的結果就戒掉肉,某些食物或者行為存在使我們得癌癥的風險,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要貪多,要有節制的吃!最大程度的降低這種風險和可能性。
7
健康腸道餐
Emma檢索到,富含橄欖油的地中海飲食與降低結腸直腸癌風險相關。地中海飲食模式還可能會減少結腸直腸腺瘤的復發。
在歐洲的一項大型干預實驗中發現膳食結構和結腸癌的有明顯相關性,富含橄欖油的地中海飲食與降低結腸直腸癌風險相關,相關風險評估值小于1,并且地中海飲食模式可能會減少結腸直腸腺瘤的復發。
那么地中海飲食是什么樣的呢?請點擊下方藍色字查看我們已經發布的文章中有詳細介紹
保衛腸道!《鳳凰大健康》為您定制地中海膳食食譜!
另外,王國瑋院長還想和大家推薦兩道能保護腸道的健康粥!
食材:粳米、山藥、紅棗
做法:山藥切成小段,水開后放入粳米,再次水開后放入淮山藥、紅棗,蓋好外鍋蓋,30分鐘后就可以吃了。
功效:山藥是用于健脾補腎的,有“實大便”的作用;適合拉稀但大便并不臭,體內濕氣不重的情況
食材:粳米、薏米
做法:將薏米洗凈,置于砂鍋內,加水適量,再將砂鍋置武火上燒沸,后用文火煨熬,待薏苡仁熟爛后即成,隨意飲食。
功效:薏米是用于健脾利濕的,有除濕氣的作用;適合拉稀且大便粘膩酸臭,體內濕氣重的情況
編輯:陸小鳳、巴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