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下午5點,大阪·關西世博會吉祥物的投票正式截止。
吐槽了好幾天的日本網友們,終于艱難地、不忍地、咬牙切齒地,從3個候選方案中作出決策。
這場以丑出圈的全民吉祥物評選,已經從「比誰更好看」變成了「比誰勉強沒那么丑」。
畫風詭異,病毒變異,這都是什么「丑東西」?事情還得從一堆長滿眼球的紅色細胞說起。
2025年將是大阪第二次舉辦世界博覽會,這次主題是「構建未來社會,想象明日生活」。早前還邀請了皮卡丘和HelloKitty擔任宣傳大使,畫風就是一整個萌萌噠。
2020年8月,為了選出能「凸顯生命光輝與未來」的logo,大阪·關西世博會組委會公開征集了5894份設計方案,并從中選出5個候選,邀請網友參與票選,提出建議和意見。
最終,讓人一言難盡的方案E獲選世博會主視覺。
設計一經公布,就遭到了網友的瘋狂吐槽。
有人稱它「像長了眼球的癌變大腸」「詭異」「惡心」「克蘇魯」「像寄生獸」。在中國網友眼里,這甚至有點像是新浪微博logo「大眼仔」的疊疊樂。
官方稱,這個logo其實是舞蹈著、跳躍著、興奮著、充滿活力的細胞,它對1970年大阪世博會圓形櫻花花瓣的設計進行了很好的傳承,能表現出「生命的光輝」。甚至有支持者將它稱為「光輝君」。
2025世博會VS1970世博會,能看出明顯的致敬
而最近的世博會吉祥物候選方案,就是從「光輝君」衍生而來的。
3月2日,組委會從1898件作品中選出了「脫穎而出」的3個候選方案,邀請日本網友選出最終吉祥物,投票截止時間為3月10日。
方案A看起來像是一個歐巴桑。創意解釋稱,它在1970年世博會現場收到地球人送的一塊糖果,由于對大阪的「糖果文化」感興趣,所以決定在關西地區生活。日常會用喜歡的藍色袋子裝滿糖果,到處交朋友。
方案B中間的藍色球寓意著地球、人類和各種生命形式,也代表著各種價值觀和觀點的共生共創。嘴巴「O」的形狀是大阪(Osaka)的首字母,眼睛正是主視覺的logo。
左:方案A。右:方案B。
而方案C則取了大阪「水之城」的形象寓意,將吉祥物設計成能像水一樣流動的、可隨意改變形態的,希望通過這種無限可能來反映世界的多元和美好。
方案C的多種形態變化
任官方怎么解釋,對大部分網友來說,這仍然是一道無從下手的難題,因為每一個看起來都是差不多的奇怪生物,「毛骨悚然」「讓人看起來非常不快」。
Twitter網友@hoppedango這么說:
為什么全都是怪物?如果你在城市里貼上這樣的海報,每一個孩子路過看到都會嚇哭的。
網友@sontyo1114指出,這3個方案的顏色和設計方向幾乎一模一樣,甚至看起來就像是一家人,根本選不出來。
中國網友的吐槽還要更狠一些:SAN值狂掉!邪神再臨!能不能整點陽間的東西?這是福島變異的魚嗎?還是新冠病毒和它的變種好朋友?
距離冰墩墩在日本「萌」出圈過去沒多久,如今,網友們面對這些讓人煩心的「丑東西」只能罵咧咧。
網友的二次創作,爸爸+媽媽+倒霉孩子
這一趟投票下來,3個奇怪生物誰勝算比較大?
在意見征集開始2天后,J-CASTNews對Twitter的網友投票進行過一項抽樣統計(樣本量為4000條推文)。
數據顯示,大概57.5%的網友支持方案C,理由大多是「可愛」。第二位是方案B,支持者占比約30%,都在夸他圓圓的身型很可愛。而方案A的歐巴桑支持率僅有12.5%,網友表示它「跟大阪的關系最緊密」「像阿姨一樣友善」。
大阪高齡女團Obachaaan,成員年齡在60歲上下
但大阪世博會官方表示,這次意見征集,是希望給大家一起創造和思考未來的機會。投票數據僅會作為參考,最終當選的吉祥物方案,有可能會根據意見進行調整。結果預計會在3月底公布。
接下來只能耐心等待,看哪個「丑東西」即將C位出道,看官方會不會把網友的瘋狂吐槽聽進去了。
從「丑絕」到「有點上頭」,精神污染也是一種出圈的方式從大阪世博會主視覺logo到吉祥物評選,有一個問題最讓網友感到不解——
建筑家安藤忠雄、平面設計師原研哉、著名導演河瀨直美……評審委員會里明明有好些響當當的大師人物,怎么還能選出這些「讓人無從下手」的候選方案?
難道,是荒木老賊把大家畫風帶跑偏了?
《JOJO的奇妙冒險》漫畫家荒木飛呂彥也在評審名單之中
安藤忠雄是這屆世博會主視覺評選委員會的主席,他認為「光輝君」有一種不對稱、不協調的美感。
以往的logo通常是對稱且穩定的,但方案E做出了改變,它朝著不同的方向變化,顯得更有活力。
實際上,公布「光輝君」當選大阪世博會主視覺的一刻,設計團隊TeamInari感到意外和不敢相信。團隊代表人島田保表示,「沒有一家企業會通過這樣的logo」,并透露這個作品的靈感也來自一座古怪藝術作品:太陽塔。
小時候,我就在世博會上見識了令人震撼的太陽塔。我也想像岡本太郎一樣,創作出這么有沖擊力的作品。
在1970年大阪世博會主場館中心,立著一座高約70米、畫風詭異的太陽塔。
這座高塔由日本現代藝術家岡本太郎設計,它一共有3張臉——頂部的「黃金臉」預示著未來,正前方的「太陽臉」是現在,而正后方的「黑臉」則象征著過去。它張開雙臂,在當年迎接了超過6000萬游客。
雖然奇怪的設計引起爭議和惡評,但當年的大阪世博會仍然花了6.3億日元將太陽塔建成。如今,太陽塔保留在萬博紀念公園接受公開參觀,已經成了大阪的標志性建筑物。
回過頭來細品5個最終入圍的logo設計方案。A和C端莊大方但保守,缺乏新意;B和D讓人摸不著頭腦;相比之下,瞪著眼睛的「光輝君」像是這里邊唯一的活物。
在一些網友看來,這個截然不同的方案E開朗又活潑,很好地表達了生命的概念,能讓人感受到力量,延續了當年大阪那種「離經叛道」的探索精神。
精神污染成了一種出圈的方式。而隨著越來越多網友對「光輝君」進行二次創作,互聯網對這個眼球怪物的態度,也漸漸從壓倒性的「丑絕」轉向「有點上頭挺可愛」。
有人把它變成二次元小姐姐:
有人做出了同款面包和發圈:
甚至編出了漫畫劇情:
公眾號「未來預想圖」分析認為,主辦方選擇標新立異的logo或吉祥物,或許還跟世博會吸引力減弱、不被廣泛看好的現實有關。據官方預測,2025年世博會估計能吸引約2800萬名游客——這個數字連1970年的一半都不到。
50多年前的大阪世博會,是好奇的人們「看世界」的窗口。然而今天,越來越多信息可以從互聯網獲取,外國事物也不那么新鮮了,2025年的世博會,很可能無法成為同樣熱鬧、大排長龍的景點。
大阪市長松井一郎,談及爭議十足的「光輝君」時說:
讓人們感興趣是很重要的。僅僅是這一點,就提高了世博會的知名度。
從這個角度來說,3個形似病毒變異的吉祥物方案被瘋狂吐槽,再一次為大阪世博會成功博眼球,贏得了人們寶貴的「注意力」。
吉祥物IP的走紅,不只是形象設計雖然設計不討喜,但大阪歐巴桑、地球俠或百變病毒也能有翻紅的機會嗎?
機會當然有。畢竟,吉祥物或IP的走紅不只是形象設計,背后還有很大的營銷和造勢學問。
圖自公眾號「設計便利店」
以北京冬奧會的頂流冰墩墩為例。冰糖外殼的可愛大熊貓,身上還帶有冰雪和科幻未來元素,這些偏中性的設計首先注定它不會像「光輝君」一樣自帶噱頭。
而冰墩墩出圈的背后,更離不開本身人設的憨態調皮、日本電視臺主播「義墩墩」和運動員們的帶貨、官方傳播、互聯網的二次創作——當然,還有讓人搶破頭的周邊。
冰墩墩走紅的原因分析,圖自公眾號「設計便利店」
像迪士尼「女明星」玲娜貝兒的爆紅,也不僅是因為形象可愛。
差異化的人設(不是公主是騎士),官方和粉絲流量加持(短視頻和表情包傳播),以及一直缺貨買不到、把縫紉機踩著火的周邊需求(稀缺的社交資本),背后是一整套的組合拳。
日本實際上是一個遍地吉祥物,卷到不能再卷的國度。
而熊本熊之所以能從地方吉祥物,到火遍全球、相關商品銷售額累計達到9891億日元(約人民幣592億元),靠的也并不是純純的可愛。它日復一日干著蠢事,腮紅失蹤、減肥失敗、電車跌倒……每一個賤萌搞怪行為都豐富且鞏固了IP人設。
對大阪世博會這些長滿眼珠的奇怪生物來說,現在反倒有一個很適合的新趨勢。
近年來,在日本衍生出了一種新的審美叫kimokawaii,意為又惡心又可愛。這種感覺,大概就跟我們忍不住圍觀淘寶丑東西大賽一樣。而網友對「光輝君」的喜愛或改觀,也正是切中了這樣的時下潮流。
目前,不少網友已經對3個吉祥物候選方案進行了動漫化的二次創作,大家都在等待最終的結果公布。
如何為這些「丑東西」賦予靈魂,讓它們變身成為「有點上頭挺可愛」的吉祥物,接下來還得看官方的運營能力(當然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心理學上有一個多看效應(Mere-exposureeffect,也叫曝光效應),人們會單純因為熟悉某個事物而產生好感。
搞不好這幾個「丑東西」,看著看著到2025年就有人瘋狂愛上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