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為何不能像外國一樣取消防疫#
截至3月21日,許多國家都取消了防疫措施和疫情的管控,對此就有許多網友表示,為什么中國不能采取跟別的國家相同的策略呢?那到底是哪些原因導致了我們不能想其他國家一樣取消防疫措施呢?
梁萬年表示:各國所采取的防護策略和具體措施,是基于它的防控理念。中國的防控理念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自從疫情爆發以來,我國對于疫情的態度就是極為重視,一直采用的是動態清零的策略來減緩疫情的蔓延,這也就讓我們都習慣了那些每天一位數,兩位數的增長,以至于看到什么時候出現1000+本土新增時都會感到驚訝。
要知道,我國的人口可是有14億的,四位數的本土新增所占的比例極低,但是仍然引發不少關注。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于疫情的態度就逐漸松懈了下來,甚至還有些人說:奧密克戎就像感冒一樣,要知道這都取決于我國絕對強硬的疫情監管態度下才能讓我們這么放心地說出這句話。
那為什么我們不能取消防疫措施呢?
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國的人口基數很大,而且老年人口比例也比較高,截至去年,老年人口占到了總人口的13.5%,人口老齡化比較嚴重。
也就是說,如果放開管控,那會如何呢?我們以美國作為參考,累計確診7973萬例,死亡97萬例,美國人口總數為3.24億,老年人口占比為16.63%,與我國較為接近。
如果采取的是放開管控的策略,估算一下就知道我國會有3.36億人會感染新冠,死亡將會達到403萬人,這是多么恐怖的數據,看到這你覺得我們能輕易放開管控嗎?
這時候有人就會說,都打了疫苗了感染率應該會少很多,那我們再算一次,疫苗的保護率一般都在90左右,也就是說,即使注射了疫苗,仍然會有3千萬的人會感染,仍然是一個恐怖的數據,現有的醫療體系都有可能難以應對。
感染新冠的治療費用平均一下大概是每個人十幾萬,如果放開管制,這會對財政造成多大的負擔。在巨大的人口基數面前采取群體免疫比較難行得通,因為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變異,誰知道下一個變異種是什么。
所以,還是要堅持防疫措施,采取動態清零的策略應對疫情。各位看官老爺依舊得堅持防疫,勤洗手,多通風,出門戴好口罩,相信國家總有一天會讓疫情離我們更遠的!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如果覺得寫得還行的就點點關注,你們的每一個點贊,評論,轉發,都是對我最大的鼓勵,答應我,不要下次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