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結果不能互認,一直是很多患者苦惱的問題。
每去一家不同的醫院,就需要重復做檢查,化驗單、檢查單越攢越多,不僅多花錢、耗費精力,看病的時間也被拖長。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多個部門聯合印發《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管理辦法》,明確醫療機構應按照相關原則,開展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
這意味著,從今年3月1日起,看病換醫院時,一段時間內有效的檢查無需重復再做。
哪些檢查結果可以被“互認”?《生命時報》采訪專家解讀,教你為每一次就醫做好準備。
受訪專家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體檢中心副主任姚海延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唐文彬
哪些檢查結果可以被「互認」《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管理辦法》,對檢查結果和檢驗結果都給出了具體解釋。
◎檢查結果
通過超聲、X線、核磁共振成像、電生理、核醫學等手段對人體進行檢查,所得到的圖像或數據信息。
◎檢驗結果
對來自人體的材料進行生物學、微生物學、免疫學、化學、血液免疫學、血液學、生物物理學、細胞學等檢驗,所得到的數據信息。
檢查檢驗結果不包括醫師出具的診斷結論。
同時,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標志統一為HR。檢查檢驗項目參加各級質控組織開展的質量評價并合格的,醫療機構應當標注其相應的互認范圍+互認標識。
如:“全國HR”“京津冀HR”“北京市西城區HR”等。未按要求參加質量評價或質量評價不合格的檢查檢驗項目,不得標注。
6種情況可以重新檢查出現以下情況,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可以對相關項目進行重新檢查。
1.因病情變化,檢查檢驗結果與患者臨床表現、疾病診斷不符,難以滿足臨床診療需求的。
2.檢查檢驗結果在疾病發展演變過程中變化較快的。
3.檢查檢驗項目對于疾病診療意義重大的(如手術、輸血等重大醫療措施前)。
4.患者處于急診、急救等緊急狀態下的。
5.涉及司法、傷殘及病退等鑒定的。
6.其他情形確需復查的。
7個因素悄悄影響檢查結果人體每分每秒都處于動態運轉中,一天中不同時刻的檢測結果也不同,以下任何一項細微變化都可能干擾檢查結果的準確性。
01飲食
很多血液生化檢驗都要求空腹,這是因為飲食中的一些成分可直接影響驗血結果。
進食、喝水這會對血液有一定稀釋作用,紅細胞數量和血紅蛋白數量會有所下降。
高蛋白、高脂肪飲食可使血尿素、尿酸、血氨、血肌酐、甘油三酯升高。
禁食時間過長可使血漿蛋白質、膽固醇、甘油三酯、載脂蛋白、尿素等降低。
做胃腸鏡檢查時,如果前兩天吃的東西不易消化,食物殘渣容易黏連腸道內壁,影響內鏡清晰度。
02藥物
藥物不僅可改變某些物質的代謝,也能干擾測定過程。
例如,一般會要求測空腹血糖的前幾天停用維生素C,以防它與化驗血糖、糖尿的試劑發生化學反應,使化驗結果偏低。
一些抗生素可與堿性苦味酸反應,引起肌酐增高。口服避孕藥和雌激素類藥物,可使轉鐵蛋白及甘油三酯增高。
03煙酒
飲酒可能影響甘油三酯、轉氨酶、尿酸等的檢查結果,還會促使血壓改變,降低心電圖、經顱多普勒超聲、腦血管功能檢查的準確性。
長期吸煙者,白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濃度、碳氧血紅蛋白、癌胚抗原等會增高。
04運動
即使是輕度活動,也會引起生理性血糖升高、內分泌激素水平含量改變,從而影響化驗結果。
劇烈運動后血液會濃縮,出現一過性的白細胞總數增高。劇烈運動還會導致谷丙轉氨酶、肌酸激酶改變,運動后可增加1倍以上,在停止運動1小時后測定,谷丙轉氨酶仍可偏高30%~50%。
05情緒
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勞累,可使兒茶酚胺、皮質醇、血糖、白細胞、中性粒細胞等增高。
有的受檢者在測血壓時容易出現“白大衣高血壓”,即一見到醫生就緊張,導致血壓升高。檢查前一定要控制情緒,化驗前最好休息半小時,保持情緒穩定。
06睡眠
熬夜對身體基本指標,如血壓、心率、呼吸等會產生影響,也會干擾血液指標準確性。
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皮質醇在清晨6~7點最高,深夜0~2點最低,如果沒有一個好的睡眠,對于檢查結果有較大的影響。
07操作
尿檢時,如果取的不是中段尿,容易導致尿液酸堿度偏高或偏低,其他數據也可能出現輕微偏差。
檢查前盡量做好4件事
除了檢驗人員要注意規范操作、降低人為因素帶來的誤差外,就醫者也要提前做好充分準備。
選對時間
體內有些成分的濃度具有周期性變化,血清物質水平的參考范圍是以早上8點為基線來定義的。
建議上午7點半至8點半采空腹血,最遲不宜超過11點。采血前不要劇烈運動,也不宜做散步等輕度活動。
飲食準備
檢查前兩天要飲食清淡,抽血測血脂前一天晚上,不要大吃大喝,特別是不要喝酒或進食油膩、太咸、太甜的食物。
抽血化驗空腹血糖前不宜飲酒、咖啡、濃茶等***性飲料。
若第二天一早要抽血,晚上8點后就不要進食了,但可以適當喝白開水,體檢當天起床后應禁食、禁水,如果口干,可以喝一小杯白開水,總量不宜超過100毫升。
如果上午做胃腸鏡檢查,前一天晚飯吃少渣易消化的食物,晚上8點后就不要進食或喝飲料了;如果是下午做胃鏡,早餐、午餐都不應該吃了。
用藥準備
采血前,可咨詢醫生檢查前用藥事項。例如停用維生素補充劑,不吃或少吃水果,尤其是冬棗等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水果。
做碳13、碳14檢查前的一個月內,最好不要服用抗生素類藥品。對于慢性病人,例如“三高”患者,應照常服完降壓藥、降糖藥等后再體檢,否則容易出現低血糖或血壓波動,導致危險。
糖尿病患者建議先做抽血和需要空腹的項目,隨身攜帶降糖藥,空腹項目結束后立即吃早餐并按常規服藥。
衣著準備
檢查時最好穿不帶金屬扣的內衣,不要戴手表、首飾等。
另外,檢查前一晚應保證充足睡眠,女性經期不宜做血常規檢查、肝功能檢查、婦科檢查等,要等月經干凈后1周再做。
檢查時別忘陳述病史,檢查中出現細微的誤差不可避免,是否為假陽性/陰性,需要第一時間跟醫生溝通,分析檢查結果、及時復查,有針對性地開出健康處方和診療方案。▲
本期編輯:徐夢蓮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