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多久,沒有去看演出了?
你多久,沒有進電影院了?
你多久,沒有摘下口罩肆無忌憚地笑了?
受疫情影響
預計至3月底全國取消或延期的場次約9000場,占一季度***劇場、新空間演出總場次的30%
截至3月18日,2022年全國***劇場、新空間演出場次2.47萬場,票房收入13.16億元。預計一季度演出場次較2021年同期降低25%以上,票房收入降低35%以上。
受疫情的影響,各行各業發生了變化,甚至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看到受疫情影響的演出取消或無限延期的場次、消息之后,不少網友發出感慨,19年的那個夏天,我們至今還沒能回去。
明星直播帶貨:
疫情之下的娛樂業,明星、藝人紛紛直播帶貨,受疫情影響,影視行業開工項目減少,甚至一些項目就此流產。對于許多藝人而言,直播帶貨成為了當下他們變現的最快途徑。藝人、明星,紛紛入駐各大短視頻平臺,此前被瞧不起的直播帶貨儼然成為了搶手貨。明星和網紅的關系瞬間拉近,不少明星跟著網紅學口頭禪、直播帶貨。
當然,開拓職業途徑的同時,網友們不忘結合時事,紛紛在明星、愛豆的評論區留言,希望明星能夠積極交稅,千萬不要重蹈“前輩們”的覆轍。
院線電影:
受疫情影響,各大院線的電影票房收益受到了嚴重影響。一些院線電影紛紛撤檔,擇期上映。也有一部分影片改為在平臺播出。
國內的電影人相較于流媒體,更傾向于院線。除卻大***保底需要,一部分小成本電影依然舍不得從院線的陣營撤掉。不同于,國外大***電影在流媒體發布,院線對于部分電影人而言,那是資質和榮耀。
相較于國外,國內平臺大多以網劇為主。短視頻平臺的優勢,在徐崢當年玩轉《囧媽》之后,大導演大***的影片,并未將主陣地從院線轉到線上。
權衡利弊的角度不同,院線依然有著其獨有的魅力和便捷,但疫情的沖擊,讓電影方不得不考慮延期上檔。
大眾娛樂:
受疫情影響,大眾娛樂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各地層出不窮的增長數字,各地不同的措施舉措,改變了大眾的娛樂方式。大眾活躍在互聯網的人數和次數明顯增多,網絡和大眾消費娛樂建立了更為密切的聯系。
不少網友感慨,疫情這幾年,完全占據了自己的青春。對于一部分大學生而言,上學不是在家上網課就是在校上網課等。不少大學生感慨,大學只有三四年,而疫情耗光了原本明媚的青春時光。
對此,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