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單元
單元說明
本單元圍繞探索自然奧秘編排了《我們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地平線》三篇精讀課文。另包括“口語交際”內容是如何正確的勸說同學不坐在樓梯的把手上往下滑。
“習作”是學會整合信息介紹國寶大熊貓。本組課文以問號帶領學生了解更加奇妙的世界,讓學生了解大自然的美,在普通的事物中發現美,并學會帶著問題在天地間遨游。
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了解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把事情寫清楚的。《我們奇妙的世界》
采用總分總的結構方式,從顏色、形狀、尺寸等幾方面介紹了存在于天空和地球的寶藏、財富。天空的寶藏以一天的時間為順序,介紹了日出、云彩、雨、落日、繁星等。地球
的財富以四季的順序介紹了植物、季節色彩、冰雪等。啟發讀者從極普通的事物中發現美。《海底世界》圍繞景色奇異、物產豐富兩方面介紹了海底世界。2—6自然段從海底的光線、海底的聲音、海底的動物、海底的植物和海底的礦產資源五個方面來分別介紹偶爾海底世界。相關自然段圍繞中心句把海底世界的相關方面介紹清楚。《地平線》是賈平凹的一篇哲理散文,含義較為深刻,要讓學生初步領會地平線的含義,并讀好老人和“我”的對話,想象對話時的神態和動作。邊讀邊啟發學生想象畫面。
本單元的另一個教學重點是學會初步整合信息,介紹一種事物。在《我們奇妙的世界》和《海底世界》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明白如何圍繞中心句介紹事物的特點。如:《海底世界》中第三自然段圍繞聲音作者寫了哪些聲音,怎樣描述這些聲音的,明白***后進行說話練習。并在習作中根據查找的資料了介紹大熊貓,學以致用。
教學要點和課時安排
分類內容課時教學要點
課文
我們奇妙的世界2
1.認識“藏、呈、模、型”等27個生字,會寫“秦、
莊、稼”等3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三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把握單元主題“帶著問號在天地間遨游”。
4.了解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把事物寫清楚的。
2.學會要求初步學會整合信息,介紹一種事物。
海底世界2
地平線2
口語交際
怎樣進行勸說1
1.勸說別人時要注意說話的語氣。
2.學會從別人的角度著想,讓人更愿接受你的勸說。
習作介紹國寶大熊貓2
1.借助給出的信息并查找資料了解大熊貓。
2.能根據所得信息把大熊貓介紹清楚。
3.圍繞中心把大熊貓的特點寫具體。
語文園地七
交流平臺2
1.培養積累好詞好句的習慣,并學會運用。
2.培養學生仿寫句段的能力。
3.學寫尋物啟事,注意內容和格式。
4.觀察字的結構,練習書寫。
5.背誦經典句子。
詞句段運用
書寫提示
日積月累
22我們奇妙的世界
教學目標:
1.認識藏、呈等11個生字,學寫寸、呈、幻等13個生字。指導寫好蠟、燭、幼等左右結構的字,幻書寫時注意“幺”和“纟”的區別。
2.能讀準字音,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世界的奇妙。
3.了解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寫出了世界的奇妙。
4.初步學習整合信息,學習怎樣介紹奇妙的世界。
教學重點: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熱愛世界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感悟世界的奇妙,學習把事物寫具體。
教學準備:教師:***課件。學生:課前觀察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可以是玩具、花草、
石頭、玻璃等等),生字卡片。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圖片導入,引起興趣
1.課件播放地球,蔚藍的天空、各種形狀的云彩,日出日落,四季的森林等圖片,觀看圖片后,大家用詞語來形容你看到的世界吧。
課件出示()的世界
同學們自由說出自己的引起答案。世界是多彩的,世界是神奇的,世界上有各種顏色,各種形狀,有無數的寶藏和財富。
2.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奇妙的世界,看看奇妙的世界有哪些吸引你的美麗。
(板書:22、我們奇妙的世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運用色彩豐富的視頻讓學生對世界有直觀認識,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調動學生情緒。】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請你打開課本,結合注音,借助課后生字表,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請9位同學接讀課文,每人兩段,隨機正音。
3.小組內互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4.默讀課文,圈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并思考作者從那兩方面寫出了世界的奇妙?
預設:學生答案會包括天空、清晨、云彩、水洼、雨后、黑夜、地球、夏日、秋天、冬天等。把學生的答案引導分析總結,得出是從“天空”“地球”兩方面寫了世界的奇妙。
【設計意圖:學生已經有了初步概括課文的能力,但大部分孩子對于課文所描述的事物的從屬關系不太明確,在孩子們找出所有的有趣奇妙的事物后引導學生總結出來天空和地球兩方面。】
三、復習生字,指導寫字
4.課件出示生字,自由練讀。
5.生字組詞,鞏固識字。
6.指導書寫“燭”。提示火字旁做偏旁最后一筆捺變為點,書寫時左窄右寬;提示“幻、蠟、誘、潤、模”都是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右寬。“劍”書寫時左寬右窄。指導書寫“乘”
要注意筆順。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鞏固識字
1.聽寫生詞。
2.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了世界的奇妙?
(板書:天空地球)
二、品讀感悟,體會感情
1.自由讀課文,思考:
(1)全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全文按總——分——總的順序寫。
(2)找出文中概括寫世界奇妙的句子。文章開頭一段概括寫世界奇妙。
(3)讀讀課文的開頭和結尾,看看二者有什么關系?文章開頭和結尾呼應。
2.自由讀課文第2—8自然段,思考:
(1)2—8自然段是圍繞哪個自然段來寫的?
(2)天空展示的哪些寶藏讓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畫出相關的語句。
(3)作者從哪幾方面寫的這些寶藏?(顏色形狀)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讀出熱愛之情。
(5)說話練習
有時,云彩在藍色的天空中飛行,如同經過雕飾一樣,呈現出個只能夠奇妙的形狀,告訴我們許多奇妙的故事??
你能想象出哪些形狀?它們會有什么故事呢?
【設計意圖:通過反復朗讀來理解天空的奇妙,以學生的批注閱讀為主,反復朗讀,讀出世界的奇妙之美。說話練習啟發學生豐富的想象,更能體會出天空的奇妙。】
3.自由讀課文第9—16自然段,思考:
(1)找出這部分圍繞那個自然段來寫的?(第9自然段)
(2)這一部分中,哪些地方讓你覺得奇妙有趣?劃出相關語句并簡單寫一寫你的感受。
(3)仔細讀讀這些語句,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5)練習。
讀下列句子,說說從中體會到什么。
冬天,我們看到了冰雪,它們有時像一把把鋒利的刀劍,在陽光下閃耀。雪融化時,
房檐上落下的每一滴水,都像一個閃光的水晶球。
預設:從極普通的事物中發現美。
3.學習17、18自然段。
(1)指導朗讀
(2)讀這兩段你有什么想法?(生活處處都有美,我們要善于發現)
三、小練筆
作者寫的天空和地球都是按照一定的時間順序寫出了奇妙之美,你能學習作者的寫作***寫一個片段,把你課前觀察的事物按照一定的順序寫具體嗎?試著在其中表達出自己的感情。
四、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課后再去發現大自然中奇妙的事物。
板書設計:
22、這個奇妙的世界
天空
奇妙總—分—總
地球
23海底世界
教學目標: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海底
世界的,感受“竊竊私語”“免費的長途旅行”在表情達意方面的效果。
知識目標:會寫本課12個生字,兩條橫內的8個字只識不寫。明確“波濤澎湃”的讀音,會用“竊竊私語”“景色奇異”造句。
情感目標:通過朗讀品味語言文字,了解海底的景色奇異、物產豐富,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通過朗讀品位語言文字,了解課文從哪幾個方面描寫海底世界的。感受海底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興趣。
教學難點:體會關鍵句子的表達效果。
教學準備:教師***課件
教學時數:兩課時
教學課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見過)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你所看到的大海嗎?
2.你們看,這就是大海!時而波濤洶涌,時而平靜如鏡,時而波光粼粼,時而驚濤拍岸。那大海深處又是怎樣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神奇的海底世界吧!(板書:海底世界)提醒“底”字下面有個點。請大家齊讀題。
【設計意圖:學生從較為熟悉的海面出發,順勢激發學生對海底的好奇,讓學生帶著好奇心,帶著探究的欲望去學文。】
3.(放錄像)欣賞海底世界。看完錄像,你們想說些什么?
二、初讀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標出自然段。
2.(出示課件)這些字你們會認嗎?誰來試一試?現在讓我們一起借助拼音讀一讀.
波濤澎湃竊竊私語多種多樣景色奇異物產豐富海藻嗡嗡啾啾
寧靜閃爍肌肉峽谷細胞蘊藏儲藏打鼾波濤澎湃竊竊私語
【設計意圖:檢查預習情況,指導字音學習,為學習文章掃清文字障礙。】
3.默讀課文,找一找,想一想哪句話回答了第一自然段的問題?(板書:景色奇異、物產豐富)提醒“異”的書寫。
三、略知大義。
同學們,海底對我們來說,一直是非常神秘的世界,大家想不想化身為潛水員,到海洋深處去看一看啊?請大家自由讀課文,說一說,課文圍繞海底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特點,講了那幾個方面的內容?
根據學生回答進行概括,第一段:黑中有光;第二段:靜中有聲;第三段:動物的活動***多;第四段:植物差異大;第五段:礦產資源豐富。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借助每段的中心句梳理文章脈絡,了解文章是從哪及各方面描寫海底世界的。這也符合本科教學目標要求。】
四、總結:大家要學會利用每個自然段中的中心句來梳理文章脈絡。下節課,我們一起細細品讀文章,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知
文章從哪幾個方面介紹海底世界的?海底世界這么豐富,你想去看看,去聽聽嗎?
那么就請同學們再一次朗讀課文,把你感興趣的地方畫下來,多讀幾遍,全班交流。
二、順學而教,感受語言
1.黑中有光
(1)“海面上波濤澎湃的時候,海底依然很寧靜。”
課堂討論:“依然”是什么意思?(仍然)原來海底并不像海面那樣波濤澎湃,也不像海面那樣光線十足,越往下越黑。
(2)海底有光嗎?你來讀讀相關句子。同學們,看,這就是深海里的光點,多么像布滿星星的夜空啊。出示發光器官的魚。播放發光水母。
師總結:同學們,深深的海底,寧靜,黑暗,卻有著點點星光,這多么神秘,多么奇異啊!讓我們不由的發出贊嘆,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的世界啊!
2.靜中有聲。
“海底是否沒有一點兒聲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你用水中聽音器一聽,就能聽到各種聲音:有的像蜜蜂一樣嗡嗡,有的像小鳥一樣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樣汪汪,有的還好像在打鼾。”
(1)海底有什么聲音?三個同學讀。
(2)師順勢引導:“誰能夠對他們的朗讀提出建議和批評?”感受“竊竊私語”。
預設:應該輕聲讀,因為他們在竊竊私語。
①什么是“竊竊私語”?
(“竊竊”形容聲音細小。“竊竊私語”指背著人輕輕地交談。本課是比喻海底動物發出輕微的聲音。)
②讓學生用動作演示“竊竊私語”。
③句子對比:海底的動物常常發出輕微的聲音。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
(作者用這個詞語賦予動物以人的行為,好像他們在說悄悄話,使它們更加可愛、動人。)
④是啊,小動物在“竊竊私語”呢?我想再讀這句話,你會讀的更好。
(3)海底的動物只有這幾種聲音嗎?省略號在這里表示什么?
除了這幾種聲音,還會有什么聲音?你能繼續說一說嗎?
師總結:同學們,深深的海底一片安靜,而當我們帶上水中聽音器,卻能感受到各種格樣的聲音,這多么奇妙啊,不得不說,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的世界。
3.動物活動***
(1)思考這段寫了什么?圍繞哪句話寫的?中心句
(2)這段話圍繞中心句寫了哪幾種動物的活動***?
(3)他們的活動***是什么樣子的?
小海參:慢,哪里看出來的?只能,4米,太慢了,真替她著急,你再來讀讀。
梭子魚:快,幾十公里,比火車還快,你來讀讀,把他速度快的特點表達出來。
章魚與烏賊:利用反推力
貝類:“還有些貝類自己不動,卻能巴在輪船地下做免費的長途旅行。”抓住這句話,談談自己的體會。一個“巴”字,讓我們仿佛看到這些貝類緊緊地抓住船底,生怕自己被落下,多么可愛啊!“免費”字,形象生動寫出了貝類的運動狀態,感受貝類的聰明,怡然自得。
(4)你還知道海底那些動物的活動***嗎?出示龍蝦,吸盤魚的圖片。
師總結:說的真好,海底的動物種類上萬種,他們的活動方式也是千姿百態,置身其中,我們不由得發出贊嘆,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4.植物差異
請學生說一說海底的植物有哪些差異。
從顏色;大小兩個方面進行比較。
師總結:多種多樣的植物,把海底點綴成了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5.礦產資源
出示段落。有哪些資源。
師總結:現在海上建立了很多石油鉆井平臺,而人類開采的資源卻是海洋礦產中及其微小的一部分,我們不得不說,海底真是個物產豐富的世界。
【設計意圖:順學而教,體會語言文字中感受海底世界景色奇異,物產豐富。】
三、圖片欣賞,感受奇異
海底世界,物產豐富,景色奇異,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一組海底圖片吧。(出示圖片)
四、美讀小詩,拓展提升
學了這篇課文,想不想去去海底世界看看?雖然我們現在去不了,但是我們可以把自己的愿望化作一首小詩,我們一起來讀讀吧
我多想去看看
看看海底閃亮的星星
如同童話一般,感受它的神奇、靜謐
我多想去聽聽
偷聽他們的竊竊私語
嗡嗡,啾啾,汪汪,呼呼。。。。。。
聽他們講自己的故事,感受他們的悲喜
我多想去親親
親親海底的小海參
和他們一起慵懶的蠕動
我多想去摸摸
摸摸那長長的海藻
從根摸到頭,和它一起隨海水輕搖自己柔軟的腰肢
我多想去
啊,美麗的海底世界,
我愛你的奇異,
愛你的富饒!
師總結:是啊,“海底世界真是一個景色奇特,物產豐富的世界!”
【設計意圖:小詩的設計,幫助學生梳理課文內容,讓學生續寫詩歌,說一說,你想去做什么,為學生抒發自己的感情提供了一個平臺,也培養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
五、課外延伸,推薦書目
介紹推薦《海底兩萬里》
板書設計:
海底世界
景色奇異靜中有聲
物產豐富動物活動方式多樣
植物差異大
礦產資源豐富
山東省德州市北園小學朱萌萌
24地平線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正確書寫9個生字,正確認讀“秦嶺、無拘無束、飛馳、空曠、低矮、起伏、胸前、謎語”等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初步體會文章蘊含的哲理。
教學重點:感悟并想象作者所描寫有關地平線的的畫面。
教學難點:初步體會文章蘊含的哲理,初步感知“地平線”的內涵。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圖片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見過“地平線”嗎?談談自己對地平線的了解。
2.出示課件(從各個場景拍攝的地平線圖片)
教師解說:清晨,一輪紅日從地平線噴薄而出,傍晚,夕陽從地平線緩緩墜落,廣闊的
大漠,遼闊的草原,浩瀚的海洋??都能看到美麗的地平線,這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3.揭示課題。這節課,讓我們跟隨作者走進關中大平原,去欣賞那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三年級學生對地平線的認知比較模糊,通過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地平線
的放映,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地平線,從而感受它的美。】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再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哪些內容?讀出的問題是什么、自己是如何理解的?
3.交流所得、所獲。
三、熟讀課文,識記字詞,
1.課件出示詞語,多形式認讀。
秦嶺無拘無束飛馳空曠低矮起伏胸前謎語莊稼收割稀稀落落隱隱約約
2.結合語境理解詞語:無拘無束稀稀落落隱隱約約
四、鞏固識記,指導寫字。
1.課件出示生字,自由練讀。
2.生字組詞,鞏固識字。
3.指導書寫““秦”、稼”、“稀”,提示禾字旁做部首最后一筆捺變為點。
4.提示“矮、伏、騙、折、胡”,左右結構的字,注意左窄右寬。
5.學生練寫。
第二課時
一、初識“地平線”。
1.朗讀第1自然段。
出示自學提示:讀一讀并畫出描寫地平線的語句,看一看課本上的彩圖,伸出手指畫一畫地平線。這道地平線在你腦海中留下是什么印象?
2.匯報交流,以讀代講,想象畫面。
(1)出示句子。
天和地相接了,在相接處有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線,隱隱約約看見一些樹叢在那里伏著。
(2)師生減字對比讀。
師:天和地相接了,在相接處有線,
生:天和地相接了,在相接處有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線,
師:看見樹叢在那里伏著。
生:隱隱約約看見一些樹叢在那里伏著。
(3)通過對比讀,你腦海中浮想出什么畫面?
3.我們看不到這樣的線,為什么作者能看到?在書上找找答案。
(1)出示句子:莊稼收割了,又沒有多少行人,空曠的原野上低矮的樹叢和房屋稀稀落落的。
(2)讀句子,想象畫面。
總結:正因為空曠的原野,低矮的樹叢,稀稀落落的房屋,童年的作者才視野開闊,一抬頭看見遠遠的地方,天和地也不再平行,能清楚地看到那道很亮的灰白的線。
【設計意圖:讓學生大象想象,語言文字似乎變成多彩的畫面,變得趣味無窮。】
二、感悟第一次追尋。
1.朗讀第二自然段。看到這道線,作者會想些什么?會怎么做呢?
出示句子:“啊,天到盡頭了!”我拼命向那樹叢騎去。
2.總結:是啊,作者該多么激動、興奮呀!指導朗讀,體會心情。
3.出示自學提示:帶著對這道很亮的灰白色線的遐想,作者開始了第一次的追尋。畫出作者第一次追尋地平線的經過和結果,并想象畫面。
4.交流匯報。讀著作者追尋地平線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樣的畫面?
三、感悟第二次追尋。
1.就在作者呆呆地望著遠方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線時,一位老人走進了作者的視野中。
分角色朗讀3—10自然段,思考:從“我”與老人的對話中,你對地平線有了哪些了解?
2.全班交流。
(1)分角色朗讀。思考:從作者與老人的對話中,想象他們各自的神態和動作。
(2)試著給對話填上表示心情的提示語。
出示句子:
“老爺子,你是從天邊來的嗎?”我---------地問。
“天邊?”老人------地說。
“就是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地方。去哪兒還遠嗎?”我------問。
“孩子,那是永遠走不到的地平線呢。”老人------地說。
“地平線是什么?”我---------地問。
“是個謎吧。”老人------地說。
(3)分角色有感情朗讀3-10自然段。
3.作者帶著幾分疑惑,開始了第二次追尋。畫出作者第二次追尋地平線的經過、結果。
四、想象地平線之謎。
1.自學提示:兩次追尋失敗了,作者想這地平線,還真是個謎了。它總是在前邊吸引著
你,永遠去追尋,去解這個謎。想象這個謎到底是什么?
2.交流之謎
3.總結:追尋的過程是充滿新鮮和樂趣的,即使是失敗了,失敗的也是這樣有滋有味的。
對未知事物的一種執著的探索精神。樂在其中,樂就樂在追尋這個謎一樣的地平線的過程。
4.多形式朗讀11自然段。
【設計意圖:課文的最后作者升華了“地平線”的內涵,賦予了它厚重的人生啟示。教學中以讀代講,想象之謎,模糊感悟會更適合三年級學生。】
五、布置作業。
完成課后第三題,想象畫面并畫下來。
板書設計:
24地平線
初識亮灰白色
追尋兩次失敗
謎啟示
口語交際·勸說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運用得體的語言進行表達的能力
2.了解和感悟勸告語言的特點和技巧,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教學重點:了解和感悟勸告語言的特點和技巧,能進行得體的勸告。
教學難點:體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重要性,在勸說他人的同時,自己也受到良好的
啟迪和教育。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設計一組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巧設情境,導入話題。
1.情境創設:我校三年級學生李大剛同學特別活潑好動,一下課就在樓道里跑來跑去,不是撞倒了這個同學,就是自己摔破了腿。同學們,你看到了會對他說些什么?
2.勸說導課。大家都想勸勸她,這節課,我們就來爭當小小勸說家。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常見的生活場景來創設口語交際的話題,以此引發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熱情。】
二、討論勸說的藝術
1.小組討論。
還有一個同學叫王大明,他的教室在三樓,下樓時別的同學都能做到輕聲慢步靠右行,唯獨他喜歡坐在樓梯的把手上往下滑。同學們,你看到了會怎么辦?是啊,王小明的行為太危險了,老師和同學看見了,都對他進行了勸說,他會聽誰的呢?為什么?
課件出示:小紅:你怎么不遵守學校紀律呢?太不應該了!
小明:你這樣做太危險了,有可能會撞到別人的。
老師:小同學,別這么玩!扶手很滑,如果沒抓穩的話,你會摔傷的。
2.匯報交流,明確勸說的藝術。
(1)小紅的勸說:指責的口吻,對方不易接受。
(2)小明的勸說:指出他的錯誤行為,但只從別人的角度勸說。
(3)老師的勸說:不光指出錯誤的行為,還從他自己的角度勸說,這樣更容易讓人接受!因此更能打動人!看來勸說還真是一門學問,總結:那么勸說時要注意什么呢?
出示課件:1.注意說話的語氣,要友好和善,不要用指責的口吻。
2.多從別人的角度著想,要以理服人,以情動人。
3.角色扮演,體驗勸說的藝術。
【設計意圖: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探討勸說的藝術,讓學生在交流中感悟勸告語言的特點和技巧,在勸說他人的同時,自己也受到良好的啟迪和教育。】
三、小組合作練勸說
1.其實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人需要我們勸慰,大家看一看:
課件出示:
情景一
有同學違反交通規則,橫穿馬路。我想對她說??
情景二
表哥喜歡玩電腦游戲,一玩就是一整天。
情景三
爸爸特別愛抽煙,每天家里煙霧彌漫,他自己的身體抽壞了,我和媽媽也跟著“吸毒”。
我想對他說??
2.分組練習,每組練習一個。
3.全班展示
其他同學認真看,認真聽,要做文明聽眾。
四、總結下課。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勸說、練勸說最后會勸說,大家的表現都很精彩,老師相信
同學們都能成為小小勸說家。
板書設計:
勸說
注意說話語氣
學會換位思考
習作·介紹國寶大熊貓
教學目標:
1.針對教材提出的問題,搜集國寶大熊貓的相關資料信息。
2初步學習整合信息,從不同方面介紹國寶大熊貓。
3.語句要通順,調理要清晰,內容要清楚明白。能適當的用上一些說明***。
教學重點:初步學習整合大熊貓的信息,從不同方面介紹大熊貓。
教學難點:能恰當的用上一定的說明***,文從字順,條理清晰地寫作。
教具準備:課件學生搜集大熊貓的資料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大熊貓的圖片,交流搜集的大熊貓的信息。
1.同學們見過真的大熊貓嗎?在哪見過?你對它有哪些了解?
【設計意圖:出示大熊貓圖片,讓學生再現生活場景,便于學生思維的激活,激起表達
的欲望。為后面的話題交流創設了輕松地氛圍。】
2.教師講述,明確任務: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節課我們從不同方面來介紹大熊貓,讓我們通過交流多一些對它的了解認識。
3.出示交流的問題
(1)大熊貓是貓嗎?
(2)大熊貓吃什么?
(3)大熊貓生活在什么地方?
(4)大熊貓身上哪些地方是白的?哪些地方是黑的?
(5)大熊貓為什么被視為中國的國寶?
??
4.組內交流,推選代表全班交流
教師相機板書:
樣子門類分布食物數量??
【設計意圖:引領學生學習抓住關鍵詞提取信息的學習意識,為接下來的寫作梳理提綱。】
5.明確寫作要求
(1)整合信息,確定從幾個不同的方面進行介紹。
(2)信息要準確,語句要通順,內容要清楚,結構要完整。
(3)會使用恰當的說明***。
6.整合資料,自主寫作。
第二課時
一、展示作品,評價交流
1.教師隨機抽取小組學生作品展示,師生共同點評。
展示學生作品,先學生評價,老師再補充評價,點撥指導。
【設計意圖:作品展示,更能彰顯學生的成就,提升寫作的興趣,尊重學生的個性認知,提升了學生的欣賞水平。】
二、組內互評,互改,教師巡視,相機關注指導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便于學生相互取長補短,互相促進,相互提升。】
三、整理謄寫
板書設計:
介紹國寶大熊貓
整理信息
學會使用說明***
語文園地七
教學目標:
1.培養積累好詞好句的習慣,并學會運用。
2.培養學生仿寫句段的能力。
3.學寫尋物啟事,注意內容和格式。
4.觀察字的結構,練習書寫。
5.背誦經典句子。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仿寫句段的能力。
教學難點:學寫尋物啟事,注意內容和格式。
教學準備:積累本,ppt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平臺
1.導入: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說的是人的記性再好,也不如時常拿筆記錄你認為有用的東西。所以我們要學會經常從文章中摘錄有用的好詞佳句并積累下來。
好詞和佳句是兩個概念。好詞就是優美的詞語,佳句就是對某種事物的描寫和表達生動準確的句子。
積累詞語能更好地幫助以后寫作文,在腦海中形成一個詞語小倉庫,寫起文章就不愁詞句貧乏,還可以擴展知識面。咱們一起來看看課本上的小朋友積累了什么詞語,并怎樣運用的吧?
【設計意圖:通過俗語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明白積累語言的重要性,并初步對好詞佳句有所了解,有助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時做好篩選。】
2.生讀第一個句子,并說說“竊竊私語”的意思,同桌之間表演一下什么是竊竊私語。小組內點評運用是否恰當,再全班交流。
3.拿出積累本,在本單元的語文學習中你積累了什么好詞佳句,和同學們一起交流吧。
(小組內交流記錄的好詞佳句,并推選出積累最豐厚的同學進行全班交流。)
4.你能運用你積累的好詞語寫個句子嗎?
(學生口頭造句,同桌互相點評。)
5.下邊還有兩個句子,是根據第一個句子仿寫了第二個句子。
(1)大家看看第二個句子模仿了第一個句子的哪些方面?
(修辭手法)
(2)出示句子:清晨,小鳥在枝頭放聲歌唱,梳理自己美麗的羽毛,迎接新的一天。
你能仿寫嗎?
生練習仿寫句子。
【設計意圖:修辭手法從二年級就開始講解,一直貫穿于小學語文學習,隨時隨地練習
擬人等修辭手法為學生的說話寫作打下基礎。】
二、詞句段運用:
1.過渡:交流平臺中我們聯系了句子的仿寫,現在我們來看看句段的仿寫。
出示“語句段運用”要求。
2.老師適當點撥。(要找出規律,明確仿寫什么。每次模仿解決一個問題,不要貪多。
或學習一種組句成段的方式,或者學習某一片段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段的運用。)
3.小組討論交流寫什么。
4.學生動筆練習。
5.討論交流展評仿寫句段。
【設計意圖:仿寫是寫作的起始階段,尤其是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學會仿寫進而有所感
悟并逐漸有自己的收獲。讓學生明確仿寫的重要性,并初步了解怎樣仿寫。】
三、本課小結
主要學習了積累和仿寫,這對大家的語文學習有許多的好處,希望大家重視。
第二課時
一、尋物啟事
1.復習導入
上節課學習了積累和運用詞句段,今天我們首先來學習一種應用文體。
大家知道,我們丟了東西都很著急,想快點找回自己丟失的物品,怎樣找回自己丟失的物品,并能夠讓見到你丟失物品的人聯系到你呢,這就需要用到“尋物啟事”。即便現在有多種信息發布平臺,尋物啟事的基本構成要素依然是我們要掌握的根本。
2.同學們自己看課本例文,想一想尋物啟事要有哪些構成要素。
3.小組交流討論尋物啟事的構成要素。
4.全班交流尋物啟事的構成要素。
(標題、時間、地點、物品名稱外觀、失主)
5.假設你丟了自己的書包,請寫一則尋物啟事。
學生練習。小組交流批改。全班展示。
【設計意圖:作為應用文體,必須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以日常學校廣播為引領讓學生思考尋物啟事的構成要素,更容易讓學生學會運用。】
二、書寫提示
1.看看你的尋物啟事,對自己的字滿意嗎?想不想把字寫得更好一些。咱們接下來就進入書寫提示,再多學幾個把字寫漂亮的小妙招。
2.根據泡泡提示觀察課本上的兩組字,說說你的發現。
3.“光說不練假把式”咱們就把你的發現實踐一下。生練習寫字,師巡視指導。
4.書寫展示,同學點評。
三、日積月累:
1.導語
大家對成語都很熟悉了,一般是四個字的成語,今天我們來學習幾個八字成語。
2.小組討論交流成語的意思,可借助工具書。
3.全班討論交流,師適時點撥。
4.成語意思大概明白了,咱們來看看這些句子可以用上哪個成語吧。
(1)交朋友是很重要的,你周圍的人什么樣子你就容易變成什么樣子,這就是()。
(2)依我看這事用不著發愁,()到時候自有對付的辦法。
(3)當臥底的警員都是抱著()的決心,深入犯罪組織內部探查。
(4)任何事情不能別人說什么你就信什么,要知道()。
類似的成語還有很多,希望大家課下可以多積累成語,了解每個成語背后的故事,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
【設計意圖:本環節關鍵在理解之后的運用。成語離學生的生活越來越遠,并且三年級學生理解能力有限,成語意思了解后未必能準確運用,把成語放在相應的語境中,更有助于學生理解。】
四、本課小結。
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
積累詞句學寫尋物啟事
第八單元
單元說明
本單元圍繞“有趣的故事”這個專題編寫。有單元導讀、兩篇精讀課文和兩篇略讀課文、口語交際、習作和語文園地5部分內容組成。單元導讀明示了本單元以故事為專題,明確了本單元的兩個學習目標: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復述故事;根據提示,展開想象,嘗試編童話故事。四篇課文四個故事,有的以對話的形式展開,有的以心理描寫的形式展開。其中有兩篇是根據民間故事整理的,但它們都有三個共同的特點:題目的閱讀期待性很高,故事的趣味性很強,兒童化的色彩濃厚。
《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通過急性子顧客與慢性子裁縫對服裝的四次不同要求及反應,為我們呈現了一個結果令人意想不到的有趣的故事。《方帽子店》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大人們堅守的“從不改變的方帽子店”被孩子們創新的“各式各樣的帽子店”取代的故事。《漏》則圍繞老夫婦雨夜說“漏”,老虎和賊怕“漏”為線索,為我們呈現了一個想象奇妙、情節奇特、趣味十足的民間故事。《棗核》則講述了棗核借助自己特殊的身材和聰明才智挽救了鄉親們的財產,懲處了縣官的故事。
口語交際“講一個有趣的故事”,對講述人和聽者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習作則要求根據文字信息結合畫面,選一種動物,大膽想象其相反的特征,編一個童話故事。
語文園地既有單元知識的整理與鞏固,又有知識的拓展運用與積累。
整組教材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教學時,要注意創設學生積極參與體驗的教學活動,充分感受故事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力,整理和積累復述的***。將兩個單元目標落到實處。
建議本組教學可用12—14課時。
教學要點和課時安排
分類內容課時教學要點
課文
慢性子裁縫和
急性子顧客2
1.認識29個生字,會寫25個生字,正確讀寫生詞。
2.分角色朗讀課文,通過不同的語氣、神態來體現人物不同的性格特點及內心情感。
3.借助表格或示意圖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會復述故事。
4.感受故事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方帽子店1
漏2
棗核1
口語
交際
講一個有趣的
故事1
1.講故事要自然、大方,表達要清楚。
2.聽故事要認真,能清楚地交流和表達。
習作
這樣想象真有趣
2
1.選取一種熟悉的動物,抓住它的反向特征,大膽想象,編一個童話故事。
2.通過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等細節描寫突出故事的趣味性。
語文園地
交流平臺2
1.整理復述故事的***。
2.通過字旁表意的功能,積累“口”字旁和“言”識字加油站
詞句段運用字旁的生字。
3.體會修飾語在表情大意方面的作用,并學以致用。
4.通過標點和人稱轉換,掌握轉述的***并加以運用。
5.繼續積累描寫春天的詩.
日積月累
25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
教學目標:
1.認識會意字“承””泄”等9個生字,會寫“夾、襯”等12個生字,正確讀寫“襯衫、
負責、手藝”等詞語,積累“衣“字旁的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抓住關鍵詞句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
3.了解故事的內容,復述故事。
4.感知想象的趣味性,激發想象的興趣。
教學重點: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關鍵詞句體會人物的個性特點。
教學難點:感知故事的趣味性,激發想象的興趣,會復述故事。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激趣
1.同學們喜歡讀什么樣的故事?這節課我們學習的故事名字為“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
顧客”,板書課題并齊讀課題。
2.知道“裁縫”是做什么的嗎?顧客呢?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發現和想說的嗎?
3.指導兩讀課題:齊讀課題,請突出人物的性格;齊讀課題,請突出人物的身份。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旨在訓練學生的語感,也是提升學生對題目的多元理解。】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故事的內容。
1.借助注音讀準生字詞,讀通句子。
2.思考:故事按什么順序講述了一件關于什么的事情?
三、交流反饋
1.檢查詞語認讀。
手藝交貨負責短袖服務一卷夾起(注意兩個多音字的正確讀音)
憑著襯衫承認惱怒夸獎歪頭泄氣
2.書寫生字:重點指導“卷”和“衫”,“卷”強調兩橫,“衫”強調衣字旁的正確寫法,規范寫好三撇。
3.交流問題2,相機板書(生成課后的表格)。
【設計意圖:降低了學生概括故事內容的難度,同時梳理出故事的內容結構,為后面的復述做好鋪墊準備。】
你覺得故事有趣嗎?趣在哪里?(從“變”——與“不變”感受體會。)
四、熟讀對話,抓住關鍵詞句做閱讀批注,體會人物性格特點。
【設計意圖:給學生足夠的閱讀思考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后面的品讀交流做好鋪墊。】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回顧故事內容:誰能按衣服的變換或時間的變化來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
二、品讀對話,感受故事的趣味
(一)小組練習,分角色朗讀,根據關鍵詞及標點的提示,讀出裁縫和顧客的語氣。
(二)指導朗讀,通過神態、動作及標點符號的提示,體會人物性格。
1.交流急性子顧客的急:文中的哪些語句讓你感受到了急性子顧客的急?
預設:
(1)請問師傅,您準備讓我什么時候來取衣服——秋天?夏天?春天???
(三個問號,三個季節讀出一次比一次急切;一個省略號,讓學生想象省略的時間,再次感受急性子的急。)
(2)顧客噌的一下子跳起來:“這么慢啊!”(創設對比句加以體會“顧客站起來”哪種寫法好,為什么?)
(3)不料,這位顧客第二天又跑到裁縫店來,說:“我不做棉襖了!”(“跑”用得好嗎?)
??
4.遷移上面的學法,小組自主交流學習慢性子裁縫的。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體現了學生學些***的遷移運用,提升了語文的素養,更好地體現了“教是為了不教”的升本理念。】
自學提示:
標點符號的提示語氣、動作、每次的表現等
3.小組分角色朗讀展示,評選優秀小組
4.面對這樣的結果,如果你是那位顧客,你會說些什么呢?
三、學習復述
這個故事多么有趣呀,你能回家后給家長講講嗎?只有會復述了,才能講給家長聽。借助板書練習復述。
(提示:為了突出故事的趣味,可以通過不同的神態或語氣來講述,也可以加上適當的動作來表現。)
組內練習復述.推選代表全班展示復述,評選優勝小組。
四、課堂小結
借助板書,課堂小結。
四天的時間,顧客的服裝要求接連發生四次變化,多么有意思的創編啊。同學們,大膽發揮你的想象,你也能創編出有趣的故事。
五、拓展閱讀
《大個子老鼠小個子貓》
1.先讓學生看題目展開想象,編一個有趣的故事情節。
【設計意圖:用學生熟知的小動物,加上顛覆的形象,更能激起學生想象表達的欲望。
為單元的寫作教學做好鋪墊。】
2.推薦閱讀周銳的童書《大個子老鼠小個子貓》。
板書設計:
25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
第一天做上能穿冬棉襖
第二天沒說的秋夾襖
第三天沒問題夏短袖
第四天沒裁料春長袖
26*方帽子店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認識“蕉、叩”等4個生字。
2.默讀課文,說說故事中的哪部分是你最意想不到的,再用自己的話復述這個部分。
3.懂得世界一天天在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也應該隨著改變的道理。
教學重點:懂得世界一天天在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也應該隨著改變的道理。
教學準備:教師:搜集圖片,***課件。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2.啟發談話:同學們,我們現在戴的帽子各種各樣,可是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都是圓帽子。非常奇怪的是,從前有一家帽子店只做方帽子,從來沒有做過別的帽子。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26課《方帽子店》。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藏在課文里,請你打開課本,結合注音,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檢查生字詞:
香蕉形、扣子、人山人海、密密麻麻、一溜煙、圓筒形、櫥窗、古董
3.想一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事?這篇課文講了從前有一家帽子店只做(),從來沒有做過(),方帽子戴著又()又()。小孩子們不喜歡(),他們喜歡(),戴著又()又()。后來,方帽子店對面又開了一家賣()的帽子的商店,顧客們最后都進了()。那些不舒服的(),慢慢地成為()。
【設計意圖:因三年級學生的概括能力還不是很高,所以利用填空法可以降低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難度,讓孩子們有法可循,降低學習的難度。】
三、再讀課文,感悟理解
1.出示自學提示一:
自由讀課文1—6自然段,想一想:
(1)這家帽子店為什么只做方帽子,從來沒有做過別的帽子?用直線畫出相關的語句。
(2)人們戴著方帽子舒服嗎?為什么還要戴呢?用曲線畫出相關的語句。
2.匯報交流。
出示相關句子:
(1)我們從來都是做方帽子,方帽子才是好帽子,不能改的。
(2)它們圓圓的腦袋藏在方帽子里,緊的地方太緊,寬的地方太寬,冬天戴著不太暖,夏天戴著卻熱得滿頭汗。舒服嗎?真不舒服!
大人們總是這樣回答:“因為一直以來都是這樣的。”
抓住關鍵詞來理解課文內“從來”“真不舒服”“一直”等詞進行理解人們的思想保守、不愿改變。
【設計意圖:一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往往是通過各段落中的重點詞句來體現的,抓住了反映課文內容的重點詞句,引導學生分析和理解課文,就能達到啟發學生思考,發展學生思
維,理解課文內容的目的。】
四、深入體驗、深入理解
1.出示自學提示二:
小組合作學習7—10自然段,想一想:
小孩子們喜歡戴方帽子嗎?他們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
2.匯報交流。
出示相關句子:
小孩子們可不喜歡戴方方的帽子,他們喜歡用紙做出圓的、尖的、香蕉形的帽子,戴在頭上,又舒服又漂亮。
“假如我們用布做成真的帽子??”
“那戴在頭上就更舒服了。”
他們設法找到一些布,試著做了幾頂圓帽子,像碗一樣扣在頭上,很舒服。
孩子們慢慢地長大了,想出了許多帽子的式樣,圓的、香蕉形的、圓筒形的??
(1)學生讀相關句子,通過重點讀“可不喜歡”、“喜歡”“又舒服又漂亮”“假如”
等詞語來理解孩子們不愿默守陳規,喜歡創新。
(2)說一說,除了圓的、香蕉形的、圓筒形的帽子,你還能想出什么式樣的帽子?
3.出示自學提示三:
自由讀課文17—20自然段,想一想:后來的人們還喜歡方帽子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4.默讀課文,說說故事中的哪部分是你最意想不到的,再用自己的話復述這個部分。
【設計意圖:復述,是在積累詞語,也是在練習運用詞語,是提高識字能力的有效***。】
5.讀了這一篇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世界一天天在改變,我們的思想觀念也應該跟著轉變。
五、課后作業:
如果讓你設計一種帽子,你會設計什么樣的帽子呢?
板書設計:
方帽子店
方帽子又奇怪又不舒服
圓帽子(其他式樣)又漂亮又舒服
27漏
教學目標:
1.認識脊、顛、旋等9個生字,學寫漏、喂、胖等13個生字。指導寫好喂、賊兩個字,
喂不要都加一撇,賊不要漏掉一撇。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故事的趣味性。
3.能借助示意圖復述故事。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故事的趣味。
教學難點:借助示意圖復述故事。
教學準備:教師:搜集圖片,***課件。學生:預習故事。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題解題
1.同學們喜歡讀故事嗎?為什么喜歡?
【設計意圖:學生都喜歡讀故事,引導他們回憶曾經讀過的故事,發現故事的特點,比
如故事里的動物會說話,故事里的人物很可愛,故事的情節很有趣等等,喚起學生讀故
事的興趣。】
2.出示課題。(漏),老師要跟大家一起學一篇有趣的故事——《漏》,這個故事的
題目很特別,只有一個字,但是這篇故事卻很長,需要我們慢慢讀,請看預習提示:
(1)借助注音讀課文,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2)認讀思考:老爺爺和老婆婆說的漏,是指——;老虎和賊認為“漏”是——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小組合作認讀詞語。
出示詞語:脊背胸脯窟窿翻山越嶺走南闖北旋風
預設點:
(1)“脊背”的“脊”應讀三聲。
(2)“窟窿”第二個字讀輕聲。
(3)“顛”這個字的讀音要注意,應讀diān,不要讀錯。
3.默讀課文,并思考課文寫了件什么事?
【設計意圖:學生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對文章有一個大概的印象,能用自己的話概括
文章的主要內容,訓練學生概括文章的技巧。】
三、復習生字,指導寫字
7.課件出示生字,自由練讀。
8.生字組詞,鞏固識字。
9.指導書寫“喂”。提示口字旁占左上半格,不宜寫大,右下部分不是“衣”,注意不
要多加筆畫。提示“漏、喂、賊、狼、抱、膠、偏”都是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右寬,“胖、
驢、粘”也是左右結構的字,但這幾個字左右相當,“莫、架”是上下結構,下面的橫
要寫得長一些,能夠托住上面的部分。“厲”是半包圍結構,寫得時候要注意里面是“萬”
而不是“力”。
第二課時
一、回顧內容,再讀故事
1.老爺爺和老婆婆說的漏,是怕(漏雨)
2.老虎和賊認為“漏”是一種特殊的東西,怪物、可怕的動物等,所以用引號引起來。
3.師提問:同是漏,因為理解不同,所以有了這個有趣的故事,那回憶一下,
這個故事里除了有老爺爺、老婆婆、老虎、賊、還有誰?(小胖驢)誰能看著黑板,給
大家講講這個有趣的故事。
老爺爺、老婆婆養了一頭(),老虎、賊啊都惦記。
老虎和賊正在(),卻聽老婆婆說怕()。
它們聽見趕緊(),一直到了()。
賊下樹,虎回走,它倆樹下(),嚇得大喊()啊!
驢圈里,()在吃草,老婆婆的屋頂()啦!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理清人物關系,嘗試回憶文章,將主要內容補全,為后面的復述
故事做準備。】
二、理清層次,梳理文意
同學們小小年紀卻這么厲害,老師給大家省掉了那么多的內容,大家都能把主要內容補
全,真是太會讀書啦!
1.學習1-2段,感受小胖驢的誘人
老師對小胖驢很感興趣,特別想知道小胖驢長什么樣,誰能給老師講講?(生講)
文:從前,有一戶人家:一個老爺爺,一個老婆婆,還喂著一頭黑脊背、白胸脯的小胖驢。
師:除了這黑黑的脊背,白白的胸脯,這小毛驢的哪個部位最誘人?(肚子圓圓的)
師:看看這胖胖的小毛驢,這么誘人,老虎想肉很好吃??;賊想賣個好價錢??
【設計意圖:欣賞圖片,直觀感受小胖驢的誘人,想象老虎和賊的垂涎欲滴。】
2.學習3-5段,“偷”
所以他們都要去偷,終于有一天,他們要行動了,誰接著講?(2生講)
它們好厲害,一會兒就挖了個窟窿,小毛驢危險了,很快就要成為老虎的盤中餐,成為
賊的搖錢樹了,關鍵時刻,誰接著講?(兩生講)
就這樣,幾句對話就讓小胖驢轉危為安。
文:老爺爺說:“好像有什么聲音在響?”老婆婆說:“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
么都不怕,就怕漏!”(師范讀)
賊蹲在屋頂上想:走南闖北我什么都聽過。就是沒聽過‘漏’,莫非‘漏’比我還厲害?
(師范讀)
老虎趴在驢圈里想:翻山越嶺我什么都見過。就是沒見過‘漏’,莫非‘漏’比我還厲害?(師范讀)
我們來分角色讀讀,誰來當老爺爺?誰來當老婆婆?老虎呢?賊呢?老師來當旁白。
你看看,賊和老虎本事好大,賊走南闖北什么都聽過,老虎翻山越嶺,什么都見過,他們卻不知道漏是什么,你覺得在老虎和賊眼里這厲害的“漏”是什么樣的?有什么樣的
眼睛、什么樣的牙齒??
【設計意圖:感受老婆婆這句話的重要及老虎和賊的反應,想象老虎和賊眼中“漏”的可怕,帶學生更深層次的走入情景。】
3.學習6-12段,“逃”
他們越想越害怕,就想趕緊逃,可別讓“漏”捉到,誰來講講他們是怎么逃的?(兩生講)
文:老虎馱著賊,賊騎著老虎,跑哇,跑哇,累得老虎筋都快斷了,顛得賊骨頭架都快散了。
它們為什么這么遠拼命的跑?(它們覺得漏可怕的漏就在后面追著呢)而且,賊覺得這個漏跑得真快,跟旋風一樣,一刻也不停;老虎覺得這個漏抓的真緊,就像粘膠一樣,
怎么甩都甩不掉,越想越怕,越怕越跑,它們跑過??跳過??穿過??
它們就這樣一直跑到了歪脖樹,誰來講講這幅圖(“砰”一聲,老虎撞到樹上;“嗵”一
聲,賊跳上樹,還掉了一只鞋子。)這一幅呢?(好險吶)
文:老虎一邊往前跑一邊想:“終于甩掉‘漏’了!”賊一邊往上爬一邊想:“終于甩掉‘漏’了!”
【設計意圖:圖片欣賞,想象老虎和賊奔跑時的驚慌失措,解脫時的如釋重負,用恰當的語言描述圖片,鍛煉口語表達。】
4.學習13-18段,“遇”
他們就這樣放棄了嗎?沒有,誰接著講
說的真好,老虎還想吃小胖驢,就往回走,賊還想偷小胖驢去賣錢,就要下樹,結果他們又在樹下相遇了,(圖片,小偷一回頭,老虎一抬頭,都嚇得大喊“哎呀,漏又來啦!”
小偷手一松,老虎腿一軟,咕嚕咕嚕滾下山)
你瞧瞧,這一晚上,他們冒著雨,跑啊跑,跑過山,跑過河,還撞過樹,賊成什么樣了?
老虎呢?(描述圖片)
你們把自己當成老虎和賊??大喊一聲“漏啊!”然后都嚇昏了過去。
【設計意圖:經過一晚上的折騰,老虎和賊都疲憊不堪,賊衣衫破爛,老虎也沒了往日
的威風,如此這般都是因為“漏”。】
5.學習19-20段,小胖驢
文:天快亮了,小胖驢在驢圈里安安穩穩地吃著干草。(師范讀)
老爺爺和老婆婆從炕頭上坐了起來。滴答,滴答—他們抬頭看看屋頂—唉,說怕漏,偏又漏雨了!
總結:同學們,看看黑板,老爺爺和老婆婆說漏,是怕屋頂漏雨,結果卻嚇跑了老虎和賊,這叫做“歪打正著”;老虎和賊聽到‘漏’,嚇得到處跑,這叫“作賊心虛”,整整
一個晚上,小毛驢都在驢圈里安安穩穩地待著,這樣“安然無恙”
【設計意圖:老虎和賊的狼狽與小胖驢的悠閑形成對比,可怕的“漏”與屋頂漏雨形成對比,感受老虎和賊的可笑。】
三、整理思路,復述文章
1.復述:讀完這篇故事,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個場景,誰能根據老師的提示,試著講講這個故事,可以加上自己的語言、動作、表情的等等(部分或全篇)
2.續寫:你想對老爺爺和老婆婆、老虎和賊、小胖驢說些什么?
【設計意圖:鍛煉學生復述故事的能力,從有趣的故事中獲取一定的知識,發揮故事的教育作用。】
板書設計:
27漏
老爺爺老婆婆漏歪打正著
小胖驢安然無恙
老虎賊“漏”作賊心虛
28核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認識爹、勤等7個生字,重點指導讀好“衙”字。
2.默讀課文,用自己的話復述這個故事。
3.試著續編這個故事。
教學重點:體會棗核的機智和勇敢。
教學準備:教師:搜集圖片,***課件。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題解題
1.讀了課題,你能想到什么?
(棗核就是棗的核。)
2.啟發談話: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叫棗核的孩子的故事。
大家想知道這個孩子為什么叫棗核,這個孩子身上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接下來我
們一起來學習28課《棗核》
【設計意圖:通過設疑,激發學生對故事的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146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字詞。
爹娘勤快扶犁衙役牲口官府
(1)指名讀,齊讀。
(2)重點指導“衙”的讀音,讀yá,舊時官署的稱呼。
3.指名讀課文,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棗核是一個像()一般大小的孩子。他既()又(),比正常的孩子還()。但有
一次,他幫鄉親們將縣官()奪了回來,可闖下()了,被官府()。最后,棗核憑
著自己的()和()成功地離開官府。
【設計意圖:由于三年級的學生的概括能力還不夠強,采取填空法可降低概括課文主要
內容的難度,降低學習的難度。】
三、再讀課文,感悟理解
1.默讀課文,想一想:棗核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畫出相
關語句。
2.小組討論。
【設計意圖:這篇課文生動有趣,但是篇幅較長,適合小組合作學習。小組討論時,每
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學習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獨立思維的作用,培養學生
獨立學習的能力。】
3.匯報交流:
(1)棗核是一個勤勞能干的孩子,從哪里能看出來?
出示相關句子:
棗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學了很多的本領。他能扶犁,能趕驢,柴比別人打得多,因為
別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
(2)棗核是一個機智、勇敢的孩子,從哪些事情中能看出來?
(從幫鄉親們奪回牲口和機智脫險兩件事情中可以看出來。)
(3)棗核是怎樣幫鄉親們奪回牲口的?找出相關句子讀一讀。
a.等衙役們睡著了,棗核解開韁繩,又一蹦蹦到驢耳朵里,“哦喝!哦喝!”大聲吆喝
著趕驢。
b.鬧騰了一陣,衙役們什么也沒搜著,剛剛躺下,又聽到了吆喝聲:“哦喝!哦喝!”
c.折騰了大半夜,衙役們困得很,有一個衙役頭子說:“不用管它,不知是個什么東西
在作怪,咱們睡咱們的覺吧。”這時候棗核從驢耳朵里跳了出來,把門開開,趕著牲口
回到了村子。
(4)棗核是怎樣機智脫險的?找出相關句子讀一讀。
147
a.衙役們拿出鐵鏈來綁棗核,噗的一聲,棗核從鐵鏈縫里蹦了出來,站在那里哈哈大笑。
b.衙役們打這面,棗核蹦到那面去,打那面,棗核蹦到這面來,怎么也打不著。
c.棗核這次不往別處蹦,一蹦蹦到了縣官的胡子上,抓著胡子蕩秋千。縣官直喊:“快
打!快打!”衙役一棍打下去,沒打著棗核,卻打著縣官的下巴骨啦,把縣官的牙都打
了下來。滿堂的人都慌了起來,跑上前去照顧縣官去,棗核大搖大擺地走了。
四、深入體驗,深入理解
1.你喜歡棗核嗎?為什么?
2.讀了這一篇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啟發?
五、梳理內容,復述故事
1.這個故事非常有趣,你能根據板書提示,加上自己的想象講一講這個故事嗎?
2.學生復述故事。
六、回顧課文,續編故事
1.棗核大搖大擺地走了之后,還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你能接著往下講嗎?
2.學生練習,續編故事。
板書設計:
28棗核
名字來歷
勤快能干
救出牲口
順利脫險
口語交際·講一個有趣的故事
教學目標:
1.通過舉辦“趣味故事會”,激發學生講童話故事的興趣。
2.培養學生認真聽別人說話的習慣。
3.提高學生講故事的能力。
教學重點:提高學生講故事的能力。
教學難點:抓住故事的主要內容,繪聲繪色地講童話故事。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課件。課前指導學生選擇有趣的童話故事,讀熟并記住故事的主要
情節。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今天我們舉行一場趣味故事會,誰講的故事最好,將被評選為“故事大王”。
二、小組故事選拔賽
1.明確比賽規則;請各參賽組員先在小組內交流童話故事,然后各小組推選出一名
組員參加比賽,注意:有趣的內容想想如何突出趣味性,如:注意語氣、表情的變化,
加上適當的手勢。
2.小組交流,推選代表。
3.代表參加全班交流。
4.自主探究評說。讓學生當裁判,評價哪一組講得最好?為什么?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既創設了一個語言溝通的環境,
學生間相互啟發,相互交際,又進一步鍛煉了學生積極思維的能力,發展了學生口語交
際的能力。】
三、評價反饋,表揚總結
1.表揚優勝小組,頒發“故事大王”獎。
2.請優勝小組或個人總結獲獎原因。
四、課外延伸,強化交際
請大家把自己所講的或聽人講的有趣的童話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并讓他們評一評。
板書設計:
講一個有趣的故事
注意語氣
加上手勢
習作·這樣想象真有趣
教學目標:
1.選取一種動物為主角,大膽想象,編一個童話故事。
2.引導學生想象小動物失去原來的主要特征,生活產生的變化,構思創作有趣的童話。
教學重點:想象小動物失去原來的主要特征,生活產生的變化或發生的奇異的事情。
教學難點:想象小動物失去了原來的主要特征,生活產生的變化或發生的奇異的事情,
編一個奇異的故事。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了解特點。
1.喜歡小動物嗎?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個小動物,說說他們各自的特點?
2.出示動物圖片:母雞螞蟻老鷹蝸牛。
歸納板書:母雞下蛋不會飛
螞蟻弱小團結勤奮
老鷹高飛勇敢
蝸牛爬得慢
3.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的特點?
公雞打鳴
小貓捉老鼠
????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在現學生熟悉的動物并回顧它們各自的特點,旨在引起學生的興
趣,并為本節課學生的奇思妙想做好鋪墊。】
二、奇思妙想,大膽想象
1.看到這些小動物,它們的特點或本性就會浮現在我們的腦海中。假如這些小動物失去
了它們各自的本性,或是變得和原來完全相反這些小動物會是什么樣呢:
2.課件出示:
母雞:展翅高飛
螞蟻:個頭賽樹
老鷹:膽小如鼠
蝸牛:健步如飛
3.那么他們的生活會有什么變化?又會發生哪些奇異的事情呢?
4.小組討論。每個小隊選取一個動物展開討論。
5.匯報交流,述說“奇異”。
三、習作指導寫“奇異”。
1.請從以上四個動物中任選一個,假如它失去了本性,會發生什么奇異的事?把你的奇思妙想寫下來。
(如果認為一定的困難,也可以自己任選其他的動物,公雞下蛋。)
【設計意圖:課標要求三年級習作起始年級尤其重視段的訓練,因此要求學生圍繞本次
習作的重點首先訓練寫一段語句通順、想象合理的一段話。】
2.交流匯報,指導寫法。
歸納板書:大膽合理想象
3.自我修改,突出“奇異”。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豐滿故事。
上節課大家寫了故事的“奇異”這一片段,這個奇異的情節發生在什么時間、什么
地方,怎樣的環境呢?請大家繼續展開豐富大膽的想象,編成一個有趣的完整的故事。
二、指導寫法,學生習作。
1.突出故事的完整性。
梳理歸納:時間地點環境起因經過結果
2.把故事的經過寫具體
梳理歸納:按一定的順序:用上“先??再??然后??最后”
3.把故事的經過寫生動。
梳理歸納:巧用修辭:比喻擬人夸張
【設計意圖:當今作文缺乏教師的細致指導,尤其是習作過程的指導,尤其是三年級學
生習作的起始階段,更需要教師對習作過程有層次有梯度的分部指導。】
三、交流展示,教師評價。
四、再次修改,謄抄習作。
板書設計:
這樣想象真有趣
寫完整
寫具體
寫生動
語文園地八
教學目標:
1.總結復述故事的***,學會復述故事。
2.歸類識字,并體會漢字形旁表意的特點。
3.學會寫生動形象的句子,積累古詩。
4.學會轉述別人的話。
教學重點:寫出生動形象的句子,積累古詩。
教學難點:學會轉述別人的話。
教學準備:教師:搜集圖片,***課件。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平臺
1.直接導入:同學們,第八單元為我們提供了幾個有趣的故事,在與故事中人物嬉笑
開懷的同時,我們也學會了如何講故事,下面我們就來交流一下你的收獲吧!
2.學生交流:
(1)通過這個單元的學習,我知道了復述故事不是背誦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話把故事
內容講出來。
(2)我會借助表格、示意圖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內容,這樣就能按順序復述,重要情
節也不會遺漏。
(3)以后,我也要用這些***復述故事。
學生在交流收獲時不止于這三條,只要是他們的點滴收獲,老師就要鼓勵學生,并讓學
生說一說在課文那部分得到這樣的收獲。
二、識字加油站
1.出示兩組詞語,請學生自由讀這兩組詞語,讀準字音。
咳嗽嘔吐嘮叨嘀咕
諺語謠言告誡辯論
2.請學生讀一遍,師隨機正音。
預設點:
咳嗽、嘮叨、嘀咕這三個詞語中的第二個字應讀輕聲。
3.再讀這兩組詞語,讀后說說你有什么發現。
4.學生交流發現
預設點:
(1)第一行的字都是口字旁,第二行的字除了“言”其他都是讠字旁。
(2)第一行的詞語都和嘴有關,第二行的詞語都和語言有關。
5.總結:形聲字的特點形旁表示字的意義,同一個形旁和不同的聲旁會構成的意義相關
的字。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了解形聲字的特點,根據形旁判斷形聲字的意思,學會一種識字
***,提高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
三、日積月累
1.導入:四月,當平地上花兒都凋謝,很多人都為春的逝去而感到惋惜時,高山古寺之
中的桃花竟剛剛盛開。今天,我們就來讀一首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感受春的天真
可愛。
2.學生自讀古詩,讀準字音,讀出韻律。
3.短短四句話二十八個字,詩人把春光描寫得生動具體、天真可愛、活靈活現。你能讀
出其中的韻味嗎?
10.再讀古詩,理解詩意,可以提出不明白的地方討論交流。
152
5.朗讀古詩,并試著背誦古詩。(可以采用比賽的方式進行)
第二課時
一、運用象聲詞
1.對比句子,談體會
出示兩組句子
(1)顧客跳起來:“這么慢啊!”
顧客噌的一下子跳起來:“這么慢啊!”
(2)石頭落在地上。
石頭梆的一聲落在地上。
對比讀兩組句子,你感覺每組句子的哪一句寫得好,談談你的理由。
預設點:
學生們會說每組句子中第二句比第一句寫得好,但是在談談理由時可能就不知道怎么說
了,這時老師可以這樣引導學生:讀第二句你看到一個怎樣的畫面?從而幫助學生體會
加點詞語表現的情景。
2.體會情景,做總結
大家交流一下你體會到的情景。(學生交流自己的體會)是的,加上像“噌的一下子”“梆
的一聲”這樣的詞匯,句子就給人一種畫面感,像這樣表示聲音的詞就叫做象聲詞,一
個句子加上象聲詞就會讓人覺得事物動了起來。
3.根據總結,寫句子
(1)創設情境:一只貓跑出了屋子。
請學生們體會當時的情景,加上一個象聲詞讓句子更形象。
(2)你能自己說一句帶有象聲詞的句子來嗎?
學生說出自己的句子,老師及時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學生們知道加上象聲詞的句子比沒有象聲詞的句子更形象,通過
想象畫面,學生可以體會象聲詞所表現的情景。并學會自己寫帶有象聲詞的句子。】
二、編寫有趣題目
1.對比題目,找不同
(1)裁縫和顧客
(2)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
出示這樣一組題目,請學生說說哪個好,為什么?
預設點:學生們會說第二個題目好,為主人公加上一個形容詞,而且是一對相反的詞,
人們看到題目就會覺得很有趣,想繼續去讀文章。
2.小組合作,說規律
組內交流其他三個題目的有趣性,并思考寫出這樣有趣題目要怎么做,試著總結有趣題
153
目的特點。(可以采用減字對比的***)
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總結題目要寫得有趣要在主人公前面加上一對相反的形容詞,讓
題目形成一對看上去就是充滿矛盾的對立體。這樣人們才會被吸引到文本中去。
3.小試牛刀,編題目
試著用我們學過的***說幾個這樣的題目,比一比誰說得更有趣!
三、轉述別人的話
1.引入:生活中,我們有時需要把一個人的話轉述給另一個人聽,如何轉述呢?今天老
師就教給大家轉述別人話的技巧。出示例子:
裁縫說:“我和別的裁縫不一樣,我是個性子最慢的裁縫啊。”
裁縫說,他和別的裁縫不一樣,他是個性子最慢的裁縫。
對比這兩句,你有什么發現?
預設點:
(1)這兩句意思沒變,都是說裁縫是個性子最慢的裁縫。
(2)這兩句的標點不一樣,第一句有冒號引號,而第二句把冒號改成了逗號。
(3)這兩句中的人稱代詞不一樣,第一句用的是“我”,第二句用的是“他”。
【設計意圖:在對比中,學生找到句式上的變化;在表演中,學生理順人物之間的關系;在練習中,學生運用所學知識。】
2.表演:請三個學生上臺表演著說一說這兩句話。甲是裁縫,乙是“我”,丙是另外一
個人。甲對乙直接說第一句話,丙沒有聽見,乙再把甲的話轉述給丙,說的是第二句話。
3.練習:小組內練習改一改,下面這兩句話,注意意思不變,標點和人稱要變。
(1)裁縫又補充一句:“不過,我指的是明年冬天。”
裁縫又補充一句,他指的是明年冬天。
(2)老婆婆說:“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老婆婆說,管他狼哩,管他虎哩,她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最后全班交流展示,老師再根據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糾正。
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
復述故事
人稱轉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