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是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學習積累的綜合結果,所以當每一次考試、小測驗結束之后,跟隨老師的復盤,很多學生發現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的分數,是“不該丟”的分數,只要稍微再用心一點或者是仔細一點,那么就可以拿到這部分的分數;還有一部分是因為學習知識系統不夠完善,導致學習的時候遇到了許多的阻力,所以總而言之,仍然有一定的上升空間。
作為一名語文老教師,喬迪直言,在升入初一之后,語文這一門課增加了文言文的相關內容,其他板塊的學習內容不僅增加了學習難度,并且作文也從之前的300字拓展了600字然后是800字,這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也高了一個臺階。事實上,在喬迪看來,在初中階段,語文考試不及格的學生,大多都存在3個學習問題。
第一個:字詞框架不成系統事實上,無論是學習語文的哪一部分知識點,字詞都是學習最基礎的內容之一,如果無法積累足夠多的生字、生詞,那么不僅無法在閱讀理解中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也無法根據要求寫出內容飽滿的文章。
在積累字詞的時候,不僅要堅持每天都花一定量的時間去學習,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一定的字詞框架,比如按照詞性:近義詞、反義詞;多音字、同音字等等不同的分類,來進行對比記憶,形成系統的知識框架,在喬迪看來是提高語文成績的重要基礎。
第二個:閱讀數量還不足夠語文是一門很難在短時間里提升成績的學科,是需要在長時間的學習時間里、足量的學習內容的積累下,然后才會在考試卷子中反映出來的最終結果。
對于一個平時閱讀數量還遠遠不夠的學生來說,要想學好語文的難度十分大,并且即便是有再多的學習***,也很難彌補因為閱讀量不足而導致的成績短板,喬迪直言,這也是學生們之所以考試不及格的主要原因。
第三個:錯題利用率不足喬迪直言,很多學生都存在一個刻板的誤解,那就是語文是不需要用到錯題的,只有數學、物理這些理科才需要用錯題來提升成績。
但是事實上,語文的錯題恰恰是需要重視的重要學習資料,無論是平時積累的錯題,還是碰到認為需要著重學習的內容,學會去利用錯題來鞏固學習基礎,在喬迪看來,是必不可少的一點。
往期精彩內容回顧:高考理綜滿分,清華學長自述:提升短板,從平時的3點細節入手
清華學姐:2個月的暑假,比起上補習班,嘗試解答3個問題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