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在我看來,無非就是找一批對的人干一件對的事。
什么是對的人?
按照我的判斷標準,可能優先級是價值觀、意愿度、同頻率以及***度。
為什么價值觀是首位?
不得不說,價值觀太重要了。
價值觀絕對不是天天掛嘴邊,遇事甩一邊的東西。
它可能是一種默契,通過這種默契打贏了一些戰役,得到了一些符合預期的戰果,最終形成的一個希望傳遞給其他戰友的觀念,或思維,或行動。
有了價值觀的一致性,對于多變的競爭環境,才會做出更為高效的決策,不然就會變成重復且無效的低價值溝通。
意愿度怎么看?
意愿度再高,但畢竟是個人意愿,難以從根上辨別真假。
即便是表面上的高意愿度,但真遇到事了,骨子里的意愿度也會幫助你分清楚哪些是真正的戰友,哪些僅僅只是拉拉隊而已。
怎么辨別意愿度?
我當前的判斷是看他是否愿意以他相對基礎的保障來投入到團隊里。
這個理解因人而異,也不一定適合所有人。
比如,我們制定了一個戰略方向,且得到團隊的認可,其中有一個環節可能需要犧牲大家一個月的獎金來修正戰略的方向,但未來半年的獎金會有增長的。
此刻,我們再看看多少人是真愿意按長期主義干成這個事,哪些人可能是拿一個短期結果就行。
這個***比較極端,不建議管理者輕易使用。
同頻率是什么?
簡單理解,就是溝通效率的問題。
你有沒有這種一種感覺,跟某一個人說一個事,哪怕只說一個詞,對方就能立馬get到你的意思。
這樣的溝通是非常高效的。
還有一類人是屬于你好說歹說都很難get到你的意思,這樣的人就顯然不是【對的人】。
***度就不用過多闡述了,畢竟大家在一起是要干活拿結果的,要產糧食的,不是簡單的扎堆組團。
那什么是對的事?
同樣一個業務,有的人能夠把業務帶偏正軌,有的人卻能夠殺出一條血路。
所謂對的事,就是一群價值觀一致,意愿度很高,溝通同頻,***在線的人做出的一個團隊認可的戰略方向。
很多人衡量對錯,往往只看短期利益。
采取飲鴆止渴的方式,快速拿到老板們當下想要的結果,但3個月或者半年后就一地雞毛。
在我看來,一切對的事都是真正的長期主義,而非掛在嘴邊的長期主義。
可能短期內無法拿到規模效應的結果,但至少戰略方向是對的,剩下的無非就是時間的問題。
在對的路上,想盡辦法加快時間是好事。
但在錯的路上,想盡辦法加快時間往往是致命的。
所以,管理者對于戰略方向的篤定就變得特別重要。
有一部分人曾經也很篤定,但那是表面的篤定,遇到困難了該退縮就退縮,該逃跑就逃跑。
《決戰中途島》中,男主從一個技術高超的飛行員升職為飛行隊隊長,在出發中途島的前夜跟妻子說:這場戰役如果輸了,美國的西海岸就會被占領,西雅圖、舊金山和洛杉磯都會淪陷,這場戰爭會延續數十年。
妻子說:我從未見過你如此擔心。
男主說:以前我是一個人一架飛機,但現在我率領著一個團隊,我該如何去做。
妻子說:只需要坦誠,告訴他們發生的一切。
第二天在出發前的餐桌上,男主一掃心中的擔憂,非常篤定地告訴下屬:沒人覺得我們會贏,但我覺得我們終將贏得勝利,因為我覺得你們已經準備好了,也因為我見識過你們的本事!
雖然最終的結果是慘勝,但其中不乏男主的篤定給下屬帶來的精神鼓舞及個人表率。
篤定不僅是給自己看,也是給團隊看。
眼里有神,心中有光,胸中有才,行動有效,團隊有情,員工有錢,這些都需要管理者的篤定來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