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間,一些群眾會接到有關疫情的***隨訪。但此時,不法分子也蠢蠢欲動,以開展疫情流調溯源為由實施詐騙。揚州警方今天(3.18)發布了近期接報的一起疫情流調類通訊網絡詐騙,所幸民警及時出警、成功止付,保住了被騙群眾的十余萬元人民幣。
“警察同志!你們快幫幫忙,我懷疑我兒媳婦被人騙了!”近日,揚州景區***分局城北***接到群眾報警,稱其兒媳婦接了一通疫情流調***后,帶上銀行卡就匆忙離開了家,擔心是被騙子騙了。***值班民警迅速趕赴現場。
民警通過***緊急幫助止詐
民警在了解基本情況后,第一時間撥打了大媽兒媳婦黃女士的***,但***并未接通,民警又嘗試撥打了黃女士丈夫的***,得知夫妻二人現正在一起。
“我們在史可法路這邊的銀行,剛才我老婆把三張銀行卡號和密碼都告訴了對方……”黃女士丈夫話語中滿是無奈與焦慮。他表示已請銀行工作人員幫忙凍結了其中一張銀行卡,但很擔心另外兩張還來不及去相關銀行凍結,錢就會被騙子取走。民警立刻在***中指導他以最快速的方式凍結銀行卡:“現在立刻到ATM機,插入銀行卡,輸入3次錯誤密碼即可凍結賬號!”
民警趕到時,黃女士丈夫已按照警方提供的方式凍結了銀行卡,萬幸的是,銀行卡中的十幾萬元分文未少。民警隨后對夫妻二人進行了反詐宣傳,并推薦其下載了“國家反詐中心”APP。
不法分子冒充警方上演“攻心計”
黃女士稍稍平復心情后,將被騙經過告訴了警方。原來,當天下午,黃女士收到一則***好友申請,對方備注是“長沙市***局疫情流調人員”,黃女士雖感到疑惑,但還是通過了申請。隨即該***號就向黃女士發起了一通語音***,接通后,對方詢問黃女士是否去過長沙,得到否定的答案后,對方告知黃女士因刻意隱瞞行程,將對其采取強制措施,并稱要凍結黃女士名下賬戶資產。
聽到對方報出了自己的身份信息并傳送了“***部全國人口信息庫”“刑事逮捕凍結命令”等圖片后,黃女士一下子慌了神,詢問對方是否可以不凍結,對方告知其可以將錢放至“***機關的安全賬戶”。驚慌失措的黃女士按照對方的指示,帶著筆記本電腦來到一個涼亭開始操作,根據對方提供的“案件編號查詢網址”,錄入了自己的銀行賬號和密碼。
根據黃女士的回憶,詐騙分子實屬狡猾,在誘騙黃女士操作前,特地讓黃女士對手機來電進行了屏蔽設置,所以黃女士才未能及時接到***機關的預警***。
警方提示:當前有不法分子利用疫情防控數據流調工作實施通訊網絡詐騙,更有甚者冒充***機關行騙。值得注意的是,以下這7件事,真正的流調員絕對不會問:
1、詢問財產等與疾病傳播不相關問題;
2、以任何理由發送二維碼讓你掃描;
3、找你索要銀行卡號密碼或驗證碼;
4、以任何理由發送鏈接讓你點擊;
5、推銷任何產品或以任何理由要求你付費;
6、以任何理由要求你加入***群、微信群;
7、以任何理由讓你轉賬和進行“資金核查”。
如果出現以上情況,對方可能并不是真正的流調員,一定要提高警惕!
(荔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