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1、了解地震的形成、地震發生前兆等知識,明確地震等知識,明確地震的危害;提高防震、避震的安全意識。
2、初步掌握在家庭、學校等公共場所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防震***,做到防患于未然。
3、初步掌握地震發生時的自我保護和求助及逃生的簡單技能,以及遭遇地震傷害后的救治***
二、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有關地震的圖文或視頻資料;地震發生后正確自救、自護或逃生的***視頻;進行逃生、自救演習的相關工具和用品。學生準備:收集一些地震前兆的資料;配合模擬及演練活動進行道具和材料的準備。
三、教材分析教材用地震發生后的巨大危害警惕人們要正確認識地震災害,重視地震危害對人的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脅。培養學生形成初步的防震意識,教育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就要隨時做好防震準備,掌握在地震發生后的自矯與自護技能與***,學生在地震災害中保護生命安全
第一課時
一、感受地震危害
1、視頻播放1976年我國的唐山大地震實況,并結合教材資料介紹這次大地震給人們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唐山大地震毀了整個城市,當時估算損失達30億美元(當時美元與人民幣匯率1:1、76),人員死亡24萬重傷十六萬。間接損失難以計算
2、教師引導:“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在我國四川汶川發生了8級大地震,造成重大損失,截止6月13號為止,遇難69107人,失蹤18230人,受傷373577人,。受災4569人。“同時并播放汶川地震時的視頻。
3、讓學生談談自己聽后、看后對汶川地震的認識和自己的感受。
4、教師小結地震是一種毀滅性的自然災害,在地震面前我們應如何面對,怎樣更好的保護自己呢?通過本課的學習將幫助你解決這些問題。
二、了解地震或災害來臨的征兆
1、利用課件出示唐山大地震賈師傅劫后余生的回憶:“7月27下午,地磁報警器響個不停,就在那個下午,我發現魚缸里的魚一個勁的往上跳;在地下挖坑飼養的兔子也跑了;公雞不進窩,哪里高就往那呆;貓不讓我們進屋,站在我們的腳面上毛聳起來,給東西也不吃,叫聲也很難聽。這一連串的現象,引起了我的注意覺得有可能發生地震。我告訴別人,人們都不相信,只好自己做了預防地震的準備,在床頭架起了東西,房梁也用棍子頂住了。發生地震時,我們全家5口人外加2個客人,都沒有傷亡。而我們住的大院,有50口人,竟震亡20多人……”
2、提示引導:“聽完賈師傅的話,你受到什么啟發?”學生:“地震是有征兆的。了解這些征兆可以幫助我們做好預防地震的危害。”
3、教師:“地震來臨前會有什么征兆呢?結合教材的材料和你課外收集到的資料介紹一下。”
4、教師根據學生介紹進行提煉。
(1)地下水異常。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異常有發渾、冒泡、翻花、升溫、變色、變味、突升、突降、井孔變形、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
(2)生物異常。一些感覺十分靈敏的動物,在感觸到地震的波動時,便會驚恐萬狀,以致出現冬蛇出洞,魚躍水面,豬牛跳圈,狗哭狼吼等異常現象。動物異常的種類很多,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動物、冬眠動物、魚類等等。
(3)氣象物理異常變化。大地會出現地聲,地光;天空會出現電閃雷鳴或傾盆大雨等。
(4)除了上面的異常現象,有些植物在震前也有異常反應,如不適季節的發芽、開花、結果或大面積枯萎與異常繁茂等。
三、地震中的自救
1、教師引導:“當地震來臨時,我們該怎樣保護自己呢?”
2、教師提供以下幾種地震時所在的場所:(1)正在學校上課;(2)正在五樓自己的家中(3)正在平房屋子中;(4)正在郊外游玩;(5)正在行駛的電汽車內;(6)正在電影院;(7)在人多擁擠處;(8)在地鐵中;(9)在地下室。
3、課件出示幾種錯誤和正確的逃生***,讓學生判斷。
4、教師教導學生進行交流:(1)不能慌張,保持冷靜是安全逃生的前提。(2)住在高樓可不能從高樓往下跳,找個重心較低而且結識的桌子躲避,最好能用坐墊、枕頭等物品保護頭部。(3)在家中要先關掉煤氣,切斷電源,以免引起火災。(4)在人多的地方,要聽從警衛人員或大人的統一指揮。(5)發生地震和火災時,千萬不能使用電梯。(6)在路上遇到地震要遠離高壓電線塔或電線桿,因為地震可能導致高壓電塔傾倒,使人受傷或觸電;另外,還要盡量遠離加油站、液化氣站的、等場所。加油站的汽油和液化氣站的液化氣一旦泄露,容易燃燒、爆炸。
5、教給學生一些地震防護口訣:大震來時有預兆,地聲地光地顫搖,雖然短短幾十秒,做出判斷最重要。高層樓撤下,電梯不可搭,萬一斷電力,欲速則不達。平房避震有講究,是跑是留兩可求,因地制宜做決斷,錯過時機諸事休。次生災害危害大,需要盡量預防它,電源燃氣是隱患,震時及時關關上閘。強震簸箕站立難,就近躲避最明見,床下桌下小開間,伏而待定保安全。震時火災易發生,伏在地上要鎮靜,沾濕毛巾口鼻捂,彎腰匍匐逆風行。震時開車太可怕,感覺有震快停下,趕緊就地來躲避,千萬別在高橋下。震后別急往家跑,余震發生不可少,萬一趕上強余震,加重傷害受不了。
6、要求學生記住口訣并與家人和朋友分享
第二課時
一、逃生模擬演
1、教師引言:“上節課我們交流了地震中自救自護的知識和***,接下來我們就來演習一下。當地震來臨時,如果我們正在教室上課,應該怎樣正確、迅速地逃生呢?大家一起商量一個逃生方案演下。”
2、教師播放有關地震逃生步驟的視頻,供學生學習和參考。
3、學生分組制定逃生方案,然后在全班進行交流統一。
4、模擬演習。(1)當地震發生時,應在第一時間迅速離開教室,在老師的安排下,第一、二組前門出,左邊樓梯下,三、四組后出門,有樓梯下,注意秩序,千萬不能堵住教室門口。(2)
5、來不及出門的學生應當躲到桌子底下抱緊桌子腿或用書包保護自己的頭部。,演習結束,學生交流演習的收獲和體會。
二、自救與自護
1、教師承接上面的演練,引導學生思考:“剛才同學們都注意迅速有序地逃生,可是不幸我們班里的小剛同學由于沒有及時逃生被埋在廢墟中,他應該怎么自救?”
2、請學生回答,教師結合教材內容補充歸納。應先設法清除壓在頭部和胸部的物體,用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煙塵影響呼吸。設法找到食品和水,創造生存條件,等待救援。如果找不到脫離險境的通道,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出求救信號,盡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或閉目休息,保存體力,等待救援人員到來。如果受傷,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過多。教師:“知道小剛為什么被困在廢墟中了嗎?是因為他本來已逃出房間,但是想到自己心愛的學習機沒有拿就立即***室去取,結果困在里面了。大家說說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怎么辦。”學生交流認識,教師總結“災難面前,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千萬不要因貪戀財務而危及生命。”
3.教師繼續引導:“地震結束,很多同學都逃到安全的地方了,可是還有一部分人被困在廢墟中,我們這些已經安全的同學可以做什么?”在交流過程中教師利用汶川地震勇救他人的小英雄的故事,鼓勵學生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積極協助救援工作。
三.震后注意事項1.教師提示:“地震發生過后,經常會帶來一些次生災害,所以當地震災害平息過后,我們可千萬不要掉以輕心,一定要配合相關部門積極預防其他災害或疾病等的危害。”
2.補充介紹地震次生災害的知識,引導學生共同探討教材關于地震災后的注意事項的內容。四.課堂小結地震災害威脅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只有我們了解了這些自然災害,懂得在自然災害中如何保護自己,才可以減少損失,避免更大的傷害。另外,大家齊心協力共同抗震救災也大大減輕了災難給我們造成的創傷,比如在這次四川大地震中,全世界人們都向四川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我們的同學也獻出了自己的愛心,真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啊!